田宁朝
(宁陕县天然林保护站,陕西 宁陕,711600)
陕西宁陕县地处秦岭南坡中段,向北以秦岭主脊为界。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岭梁纵横,地形复杂,生境多样,物种资源丰富。地处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东洋界与古北界的交汇地带,是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及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良好的植被及自然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尤其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地质演化历史造就了丰富的鸟类物种多样性。秦岭地区鸟类区系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郑作新等、王廷正分别对秦巴山地的鸟类区系进行报导[1-2]。《秦岭鸟类志》对秦岭地区鸟类的区系组成进行了全面总结[3]。然而关于陕西宁陕县鸟类区系分布的研究报告不多,其中《秦岭鸟类志》记载宁陕分布鸟类66种[3];袁伟等记载宁陕林区分布各种鸟类125种[4];陕西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区拥有鸟类126种[5]。此外宁陕境内平河梁、天华山和皇冠山三个自然保护区分别拥有鸟类163种、138种和158种[6-8]。
20年来,随着国家天保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宁陕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类种群数量增多,分布扩大,鸟类新纪录种时有出现,为了科学准确地掌握鸟类资源的变化情况,充分发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的作用,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亟需对该县鸟类资源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笔者根据多年宁陕县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经验和20多年野外观鸟调查、鸟类图片拍摄种类鉴定、分析、整理结果,基本查明了该县的鸟类资源状况,以本文进行详细报导,为野生动物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区以及从事鸟类研究的专业人员深入了解和有效保护秦岭鸟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宁陕县地处陕西省南部、安康市北端,西安、汉中、商洛、安康四地市交汇点。坐标东经108°2′33″~108°56′48″,北纬33°7′11″~33°50′38″,秦岭主脊横亘于北境,平河梁横贯于境中,这两大主要山脉构成了本县地形地貌的主要骨架。地势北高南低,山高沟深,最高点海拔秦岭东梁2 965 m,最低处龙王镇磨石湾海拔540 m,相对高差2 425 m,分高山、中山、低山河谷三种地形。总面积3 678 km2,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陕西五个大熊猫分布县之一,有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国家首个朱鹮野化放飞基地在此建成。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垂直差异大,年均气温12.2 ℃,7月份最热,极端最高温度37.4 ℃,1月份最冷,极端最低温度-16.4 ℃,平均日照1 540.9 h,全年无霜期210 d,年均降水量873.2 mm,集中在7、8月份,年均降雪日19 d,年均蒸发量1 260.3 mm,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较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被景观由5个垂直分布带组成。(1)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不,位于海拔540~900 m的低山丘陵地区。常绿阔叶乔木有匙叶栎、岩栎、尖叶栎、橿子栎、巴东栎、青冈栎、小叶椆等壳斗科常绿树种和半常绿树种,落叶阔叶乔木主要有栓皮栎、麻栎、短柄抱树、化香、板栗等。(2)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位于海拔800~1 800 m的低山、中山区。落叶阔叶乔木以栓皮栎、麻栎、锐齿栎为主。(3)中山针阔叶混交林带,位于海拔1 800~2 300 m之间的中山区。本带又可明显分为两个亚带;下部为华山松、铁杉、阔叶混交林亚带,上部为红桦、冷杉混交林亚带。(4)亚高山针叶林带,位于海拔2 300~2 450 m之间的亚高山区,代表植被类型巴山冷杉林。(5)亚高山灌丛,位于海拔2 450~2 965 m之间的亚高山区,由于山头风大,原本有巴山冷杉分布的地区已无森林分布,退化演替为灌丛,灌木主要种类有太白杜鹃、矮柳、光果柳、金腊梅等[9]。
野外调查主要采用样线法,根据该区的地形地貌、植被、土地利用以及道路交通等情况,共布设11条调查样线,分别为铁炉坝(海拔540~700 m)、太山庙(海拔900~1 100 m)、城关(海拔650~850 m)、上坝河(海拔1 000~1 300 m)、皇冠(海拔1 100~1 300 m)、新场(海拔1 150~1 350 m)、江口(海拔700~900 m)、四亩地(海拔750~900 m)、筒车湾(海拔600~800 m)、平河梁(海拔2 000~2 500 m)、秦岭梁(海拔2 500~2 800 m)。基本代表了该区不同植被地带。样线长度5~10 km,宽度50~100 m,调查速度2~3 km·h-1,用Nikon35×10望远镜观察样线两侧或前方鸟类种类及数量,观察记录生境类型、海拔等信息,每条样线2~3人,调查季节为春冬季,每年一次,调查时间7∶00-18∶00。鸟类的分类系统和野外识别参考《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国鸟类志》《中国鸟类图志》《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和《中国鸟类特有种》等[10 - 16]。
据统计,该县拥有鸟类15目56科249种(表1)。其中非雀形目鸟类14目19科79种,雀形目37科170种,分别各占总科数的31.7%和68.3%,从目内组成情况看,雀形目包括的科属种最多,以小型雀形目鸟类为主,充分体现了森林鸟类生态类群占绝对优势的特点。说明地处秦岭南坡的宁陕县的鸟类物种组成与秦岭地区类似[17]。
如表1所示,宁陕县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5种,分属于6目6科,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鹈形目鹮科的朱鹮(Nipponianippon)和鹰形目鹰科的金雕(Aquilachrysaeto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3种,分别是鸡形目雉科的血雉(Ithaginiscruentus)、红腹角雉(Tragopantemminckii)、勺鸡(Pucrasiamacrolopha)、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reevesii)和红腹锦鸡(Chrysolophuspictus);雁形目鸭科的大天鹅(Cygnuscygnus)和鸳鸯(Aixgalericulata); 鹰形目鹰科的凤头蜂鹰(Pernisptilorhyncus)、秃鹫(Aegypiusmonachus)、黑冠鹃隼(Avicedaleuphotes)、鹰雕(Spizaetusnipalensis)、凤头鹰(Accipitertrivirgatus)、赤腹鹰(A.soloensis)、苍鹰(A.gentilis)、雀鹰(A.nisus)、松雀鹰(A.virgatus)、日本松雀鹰(A.gularis)、黑鸢(Milvusmigrans)、大鵟(Buteohemilasius)和普通鵟(Buteobuteo);鸮形目鸱鸮科的红角鸮(Otussunia)、领角鸮(O.lettia)、雕鸮(Bubobubo)、领鸺鹠(Glaucidiumbrodiei) 、斑头鸺鹠 (G.cuculoides)、 鹰鸮(Ninoxscutulata)、纵纹腹小鸮(Athenenoctua)和灰林鸮(Strixaluco);隼形目隼科的燕隼(Falcosubbuteo)、游隼(F.peregrinus)、灰背隼(F.columbarius)、红隼(F.tinnunculus)和红脚隼(F.amurensis)。中国特有鸟类19种,分属于3目11科,其中鹳形目1种,鸡形目4种,雀形目14种。陕西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18];国家三有保护鸟类139种。
表1 陕西宁陕县鸟类名录
续表1-1
续表1-2
续表1-3
续表1-4
续表1-5
续表1-6
续表1-7
本次调查及野外拍摄图片记录鸟类249种,隶属15目56科,从居留类型上看,留鸟128种,夏候鸟69种,冬候鸟17种,旅鸟33种,迷鸟2种。其中在当地繁殖的共有197种(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占到该县鸟类总数的79.1%,而非繁殖鸟52种,只占20.9%。可见该县繁殖鸟类构成了其总体成分的基本类群,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从区系成分上看,古北型65种,东洋型99种,广布型33种,分别占该鸟类区系的33.0%,50.3%,16.7%,本研究区域地处秦岭南坡,在中国动物地理划分上属于东洋界西南区西南山地亚区[19]。由于秦岭山地的对物种分布的阻隔作用,本研究区域内的东洋型种类数量最多,占其总数的一半,在区系组成上占绝对优势。而古北型的种类被限制分布于秦岭北坡,种类相对较少(65种,占33.0%)。然而可能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秦岭山地对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的阻隔作用有弱化趋势,因此研究区内古北界种类所占比例高于以前的研究结果[3]。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和其他自然条件的变化,鸟类的种类数量逐渐减少,呈现递减式分布(表2)。
表2 宁陕县鸟类区系成分在不同垂直高度的分布
从区系组成看,鸟类区系也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东洋型种类递减式,而古北型的鸟在低山区数量最多,中山最少,高山次之;古北型鸟在高山区有增多趋势,即在低山带以具东洋型亲缘关系的鸟为主,也有少数古北型种类及我国西部特有种类鸟分布;中山带具有过渡性质;亚高山针叶林带鸟类贫乏,且多为典型的高山种,以喜马拉雅山系种及古北型种为主,东洋型种类甚少。动物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变化模式类似于其纬度分布格局,海拔(纬度)越高,物种种类数量越少,宁陕县地处秦岭南坡腹地的中高山区,最高海拔2 965 m。其鸟类垂直分布梯度变化与太白山鸟类垂直分布变化格式类似[20]。
从居留型鸟的生态分布来看(表3),随着海拔升高,从低山到高山的三个垂直带中,留鸟、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的比例减少。夏候鸟在各垂直分布带中所占比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说明海拔高度变化引起的生活环境改变,尤其气候条件的主导作用较大地影响了夏候鸟的迁移高度,对留鸟而言,虽然所占比例也成递减趋势,但环境因子所构成的持续性选择性压力则相对微弱而已。留鸟为各垂直带的主体,说明留鸟是该县鸟类区系的主要构成成分,这反映了秦岭山地生态环境相对持续稳定。
表3 宁陕县境内鸟类居留型在不同垂直高度范围内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