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东 | Wang Dong
刘 恒 | Liu Heng
社区微更新“是一种基于地方性和个体诉求的微观建筑方略,强调城市建设应当注意人的基本需要和符合人的尺度”[1]。通过对国外城乡更新发展的梳理,城乡更新经历了“政府主导下的推翻重建,邻里修复”、“市场主导下的城市开发”、“多方参与下的复兴再生”、“公众参与下的社区微更新”[2]四个阶段。微更新是当下国外城乡更新的最佳选择之一,然而微更新设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集中于发达城市。我国在乡村集中开展微更新实践也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集中出现的,但主要限于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个案实践,而在实践方法归纳总结层面则较为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指导实践的需求 。本文以云山屯为例,分析“3-3系统”在微更新实践中的应用效应,为国内相类似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云山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明初云山屯为苗疆走廊西段[3]上重要的军屯聚落,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清末民国年间,社会动荡,云山屯的防御性吸引了大量的富户、手工业者到此避难和经商,尤其是鸦片贸易的盛行,使得云山屯成为苗疆走廊上最富裕的聚落之一,兴建了大批高质量的建筑,基本奠定了今天云山屯的风貌格局。
云山屯在城镇化进程中,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空心化危机凸显,传统建筑坍塌,曾经引以为傲的屯堡文化面临消失,传统匠师失去用武之地。实际上传统文化式微,地区发展失力是整个屯堡传统村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云山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效规避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频频出现的“推倒重建”、“建设性破坏”等现象,使得屯堡风貌、屯堡生活方式较好保留。但由于经济落后,村民陆续搬离,云山屯走向了衰落。然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云山屯带来了契机。
据村民介绍,在屯堡工作营到来之前也有一些组织、个人来此考察,并在当地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制定了相关规划文本,但少有实施。究其原因在于规划文本的“城市化”特征,以及延续新农村“大建设”思维。近年来社会各界在对乡村持续深入的研究及实践中逐渐意识到早年的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思维并不太适应欠发达地区乡村实际。对于中西部欠发达的乡村规划设计既要考虑文脉的延续,又要兼顾村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还要尽可能地节约建设成本。因此一种“小手术”式、渐进式的微更新设计成为最优选择方式之一,微更新的实践思想逐渐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得到乡建实践者的认可。微更新首先面临的难题是工作如何开展,一方面政府需要专业人士与村民进行沟通,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另一方面研究者或设计师需要得到政府的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云山屯也面临这样的窘境。这种窘境直到2014年8月屯堡工作营成立才得以扭转。
表1 第二次屯堡论坛确立的工作营基本理论与行动准则①
表2 屯堡工作营凝练的“3-3体系”
屯堡工作营在开展微更新实践的同时,还举办具有一定学术深度的“屯堡论坛”,目前已经举办了3次。其主题分别为“守望乡愁”“修复传习”“活化共享”。在首次屯堡论坛“守望乡愁”中,专家齐聚为云山屯把脉,以金家院子的修复设计为例明确了屯堡工作营的修复理念,即秉承“修旧如故”的方针,以国际标准为行动指南,严格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活动,并充分运用如摄影、展览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宣传,期望人们关注屯堡的乡土文化,彰显的是本次论坛的乡土情怀。第二次屯堡论坛“修复传习”[4]则定位为如何将乡土情怀落地。主要方式是本土工匠指导志愿者修复金家铺子,通过这样具体的方式传承屯堡匠艺和匠人精神。在这次论坛中,“屯堡工作营”的负责人越剑强调了屯堡工作营的3点基本立场和4点行动准则(表1),为屯堡工作营明确了方向。第三次屯堡论坛“活化共享”是在第二次论坛主题“修复传习”的基础上探讨老建筑修复后如何利用,为满足新的功能需求,业态如何转换,强调修复后的建筑不是静态的“标本”,应是动态的活化共享,以及创意如何活化乡村产业等主题。“活化共享”最终目标是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屯堡工作营在实践层面主要是对老建筑的微更新,理论层面则是举办学术论坛。举办论坛是对实践成果的及时提炼和升华,使之能够更好地指导微更新实践活动。从最终成效来看,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互为促进的微更新实践与研究是乡村振兴可资借鉴的模式。
在微更新实践活动中,屯堡工作营总结出“3-3体系”的工作营模式。“3-3体系”中第一层级的“3”指社会教育、村寨活化、村寨文创。第二层级的“3”指每一个第一层级下又包括“3”个内容,即社会教育主要涉及人、事、物3个子内容;村寨活化包括吃、住、行3个子内容;村寨文创包括创、乐、秀三个子内容(表2)。“3-3体系”是基于云山屯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后的理论提炼,突破了乡愁情怀阶段,也不是单纯的建筑修复,而是对云山屯全面考量的学术成果。这一成果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屯堡工作营在在实践中总结出“3-3体系”,又反过来指导云山屯微更新实践的深化。微更新不局限于物质空间,更关注村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原有生活气息、文脉的延续。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云山屯逐渐实现振兴的良好效应。
屯堡村落源于明初的军屯聚落,军屯最大的特征就是军事化组织,因此屯堡人历来重组织建设。屯堡军事特征的自组织急剧消解也是近十年才出现的现象。屯堡人共同体意识是屯堡村落形成自我治理的基础,也是乡村自组织振兴的关键。屯堡工作营在微更新实践中有意识地促进共同体意识地重构。
首先是村落遗产价值的认可。屯堡工作营的乡村实践,尤其是屯堡论坛的召开,吸引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到此交流,通过国内外相关成功案例的介绍,让村民深刻认识到古村的价值,也意识到对古村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云山屯村民未来发展的资源。
其次是积极参与修复传习实践。屯堡工作营从开营之际,就注意与村民的互动性,不但征询村民意见,还积极邀请他们参与,这样使得微更新方案符合村民的实际需求。通过这样的参与,村民与志愿者组成了临时共同体,志愿者的微更新实践也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之间也借助此平台加强了联系,为重构新的共同体提供了可能。志愿者每期工作营只有15天,这期间来自国内外的志愿者与村民携手共同修建老屋。工作营时间总是短暂的,但对村民,尤其是本土工匠重返老屋修复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工作营结束后,老屋的修复并没有停止。这些行为让我们看到村民的态度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村民修复老村的热情正在被一点点的燃起。屯堡人固有的军事性共同体意识将在这样修复传习过程中逐渐重构。
①屯堡工作营通过举办第一次屯堡论坛——“守望乡愁”的主题,唤醒人们对屯堡文化的关注。工作营的宗旨之一即是唤醒村民的自觉保护意识。作为首次屯堡论坛参与主体之一,村民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为村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屯堡文化遗产保护中提供了思想准备,为屯堡文化的全面复兴提供了可能。
②屯堡论坛“修复传习”有效地促进了传统匠作文化的传承。传统村落的营建主体是本土工匠,他们是传统匠作文化的直接携带者,未来传统村落及建筑的修复也主要依赖本土匠师,工作营只起到引导作用。屯堡工作营将本土匠师确定为传统村落修复的核心。例如在金家院子、金家铺子的材料筛选、清理,对门、窗、墙体、屋顶、木结构的修复,院落景观的再设计,以及装饰细部的加工学习等环节都是在经验丰富的匠师指导下进行的。这个过程既让传统匠艺在现代语境下得以回归,也让参与者学习了传统匠作文化。
③屯堡文化的全面整理研究。工作营入住后开展的系列活动,使云山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不同研究机构或个体将云山屯作为典型的案例展开调研并分析。如关于屯堡建筑营建特征的总结、屯堡文化保护利用调查、屯堡建筑地域适应性研究、旅游发展规划研究等。这些研究深入挖掘了云山屯传统文化,有效推进了屯堡文化振兴的进程。
④屯堡文化展演与传播交流。屯堡工作营期间不仅是修房子,还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志愿者通过展览、论坛、影像等各种媒体形式展示屯堡文化。通过邀请当地地戏的非遗传承人到工作营表演,并让志愿者参与学习,这些国内外的志愿者在工作营结束后就将这个地方的文化传播到各地。
在云山屯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的同时,也吸引了外来乡建人士的介入。在他们的引导下,一批本土人士逐渐成为“精英村民”。这些外来志愿者与精英村民共同组成了乡建的“新乡贤”。
屯堡人的后代——越剑即是新乡贤的代表。他对屯堡文化充满了感情,既是屯堡文化的研究者,也是屯堡建设的实践者,因此他被称为“乡愁修复师”。屯堡工作营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屯堡工作营的建立成为吸引了国内外乡建人士的有益平台。至今工作营已经开办五期,中法两国志愿者与村民一道展开云山屯的微更新设计实践。屯堡论坛的召开更是吸引学界、政界、商界人士参与,他们为乡建筹谋划策。然而屯堡工作营的“新乡贤”具有“侯鸟型”特征,每年定期举办一期,每期仅有15天。为了让乡建在工作营撤走后仍然能够运转,工作营特别注重村民,尤其是本土工匠的引导,如村中的王福林、金守顺等就是典型代表。作为“精英村民”的他们,是屯堡工作营的积极支持者与参与者。屯堡工作营的实践不仅改变了云山屯的面貌,而且影响着村民思想,一些村民开始主动维护老屋,甚至一些迁出去的村民又迁回来。加之国内外游客、各大高校师生等社会主体到此旅游、写生,使得云山屯逐渐恢复了生机。
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普遍存在保护与发展的二元问题。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云山屯虽然有着丰富的遗产资源,但由于农业产业的单一性以及文化遗产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致使村民并没有因为身处国家级文化遗产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村民的生活水平依然清贫。
云山屯作为4A景区云峰屯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但长期以来云山屯的旅游配套设施落后,没有吃、住、游、乐等系统的服务设施,游客到此走一圈后就离开,没有游客的停留也就很难拉动消费。屯堡工作营入住后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并进行活化利用,构建多元经济业态。首推的是研学度假的新业态。屯堡工作营本身属于建筑学教育实践课,参与的志愿者大多数是国内外各大高校建筑院校师生,他们暑假就到此修复老建筑。这种研学度假的形式具有多方共赢的效果,建筑学师生得到了锻炼,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引导了村民,促进了宣传,其所开展的活动直接加强了云山屯的影响力,工作营的消费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随着云山屯名气渐增,艺术类、设计类、建筑类的师生经常在假期到此写生。为了适应研学度假新业态的发展,工作营与村民合作,将老建筑活化改为咖啡室、餐馆、厨房、茶室等。初期主要考虑志愿者基本需求的满足,后随着写生“大军”以及游客的到来,促进了民宿、餐饮的进一步升级。现在很多村民计划将闲置的民宅改造为待客民宿,许多村民开始制作米粉、米豆腐、豆干、小裹卷等传统小吃,并在主街两侧兜售。工作营的持续微更新实践促进了多元业态结构的形成,既充分调动了闲置劳动力,又吸引了外出劳动力的回归,逐渐盘活了云山屯的经济活力。
乡村建设需要理论指导,但乡村理论一定是来自乡村实践。正如“乡建院孙君工作室”发表的《乡建·论道(二)》所说“理论乡建,解读乡建,教育乡建,论坛乡建越来越多,这种乡建永远都是正确的。”因为没有实践检验,也就无所对错。屯堡工作营选择走实践与理论结合之路。通过在云山屯微更新实践,并举办“论坛”总结理论,形成了“3-3体系”的工作营模式。“3-3体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在云山屯微更新实践中深化应用。“3-3体系”在遏制云山屯衰败中产生了积极效应,逐渐开启了包括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在内的振兴之路。“3-3体系”的工作营模式还在探索并完善过程中,但却是对当下盛行“理论乡建”的回应,为我国乡建实践方法探索、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注释
① 刘若水. 屯堡论坛“修复传习”活动汇报(内部资料),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