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大后方棉业改良
——以四川为中心

2021-04-16 12:33
兰台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植棉棉花试验

李 俊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经济部于1938年6月发布了《抗战建国之经济建设工作报告》,指出“农业建设以食粮衣料力求自给,出口农产尽量增加为主旨,语其实施,则需农业技术、农业金融与农业组织协调并进”,而“改良农业技术,应以中央农业实验所为倡导机关,同时督促各省农事机关,共同致力于改良种子推广种植”[1]4,并要求后方各省建立农业改进机构和农业推广机关,从而在大后方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改良运动。四川作为抗战的后方重地,担负着大部分军需民食,农林建设尤显重要,各种亟待改良的农作物品种也相当多,改良工作千头万绪,而过去改良推广基础薄弱,各种农作物改良进程又不一致。因此,省政府为响应国家号召,改进农林管理方法,发挥农业技术效能,即健全农业推广机构,以开展全省农林建设,特于1938年9月成立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以下简称省农改所),统筹办理全川农林改进事业。省农改所成立后,奉经济部关于既可作工业原料兼可外销之农产品棉花应积极改良、推广种植的命令,力事川省棉业改良,极大地提高了棉花产量,为国家提供了军需民用之棉花,为棉纺织工业提供了原材料,为数千万大后方人民提供了衣被供给,稳定了大后方社会,保存和发展了抗战力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它也使四川棉花栽培走向现代化,为战后川省棉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史界对它的关注无多,尚无专题论文和论著,本文拟对省农改所在抗战时期对川省棉业的改良进行梳理,以求教方家。

一、棉业改良的迫切性

战前,以全国而论,棉花的供给已不甚成问题,全国棉花的产量,1937年已达15526000市担,种植面积达62590000市亩[2]203。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12个重要产棉区沦陷已过半数,于是衣被供给渐成问题。而欲长期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不能不设法增加后方各省棉花产量。然后方棉纱、棉布的供给,随抗战的进行已日渐困难,尤以川、滇、黔、桂诸省原棉生产及棉纺织工业两俱缺乏之地为最甚。自1938年6月以来,西南诸省棉纱、棉布价格均较战前高涨至三倍以上。就四川而言,其产棉原属不多,据中华棉产统计会之调查,川省棉田面积,1935年为190万亩、1936年为390万亩、1937年为230万亩;皮棉产额,1935年为44万担、1936年为57万担、1937年为26万担,平均每年约产40万担[3]15。但川省人口众多,需棉浩繁,每年棉花不足之数,约70到80万担,兼之棉纺织工业全付缺如,因此,川省战前每年棉、纱、布三项输入即达3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巨[4]。抗战爆发后,战区人民移往川境者甚众,全川战时总人口大体约在5000万人左右,非农业人口达780多万[5]54,川省不仅面临着解决全川如此多人口的衣被问题,而且还要尽可能解决全国军民的衣被问题,兼以军用之救伤纱布、绷带亦需一部分供给,然汉、沪来源又因战争断绝,故战时川省棉业遂成最严重问题。

川省棉业问题主要包括纱布制造及原料供给两个方面。关于纱布制造问题,由于政府的督促、辅助,豫、鄂等省纱厂迁川,手工纺织以及社会人士的赞助,经过相当时日,川省棉纱、棉布自给,将不甚成问题。但原料自给方面,战前,川省每年就需从外地运入七八十万担棉花;战时,农本局虽然于1938年秋从陕西、鄂北购运50万担棉花入川[6]23,即使全部运入,仍需三四十万担,且只能解决当年的棉花所需。而川省棉纺织工业之基础既已创立,若年年从外省输入原料,实难以为继。因此,在川省推广种植棉花,实为解决问题之关键。省农改所成立后,即将原有之棉作试验场归并到本所工艺作物组,并积极加以增扩,以期改良川省棉业,以应抗建之需。

二、棉业调查

为明了全省棉产状况,以便开展工作,省棉业试验场在1936—1944年间多次由试验场主任和技术员对川省棉业进行全面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种植情况调查。凡种植面积达5000—10000亩者,均为调查区域。所调查的101县中,根据知道面积的73县统计,棉田总面积共2070243市亩,其中中棉为1672611市亩,占总面积的80.80%;美棉为397632市亩,占总面积的19.20%[7]。

2.棉花生产成本与粮棉比价调查。棉花生产成本之高低及粮棉比价之是否合理,对于棉农之生计、经济及植棉之推广有着莫大关系。为此,省农改所对棉花、水稻、小麦、大麦生产成本及其收益情况进行多次调查。结果表明,植棉纯收益超过种植水稻与小麦之和。但是,1944年8月的调查结果却与此相反,农民种植棉花比种植其他农作物如水稻、玉米等更为亏损。省农改所乃建议政府在制定棉花征购价时应顾及棉花生产成本及棉农收益,以便恢复原有产量。

3.改良棉与农家土种中棉百户产量调查。省农改所为明了改良棉种与农家土种中棉之产量差异,于1939年、1940年实地抽查种植改良棉种及当地土种中棉的百户农家,结果表明:改良德字棉每市亩平均产皮棉57斤,比当地退化美棉及中棉增产24.6斤;改良脱字棉每市亩平均产皮棉35斤,比同区域之退化美棉及中棉增产6.1斤;改良中棉每市亩平均产皮棉30.9斤,比同区域之当地中棉增产皮棉5.1斤[8]。

此外,省农改所还进行了棉花市价调查、棉市组织及棉花运销调查以及棉纺织业概况调查,掌握了四川整个棉业消长情形,以便在改良棉业时参考。

三、棉业改良

省农改所成立后,在工作上主要以农业推广为主、科研为副,对国内外已有农业科研成果大量引进,加以试验、利用,凡证明有效,即行推广。由于棉花是战略物资,需求量大,省农改所乃大量引进各种优良棉种进行试验,以期获得适合四川种植之良种,以便大量推广,从而提高本省棉花产量。其试验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驯化及自育良种试验。省棉业试验场自成立后,即在四川产棉县选种和向省内外征集良种,用科学方法选育,经过多年努力,获得十种适宜四川栽培之中、美棉优良品种。中棉方面,获得遂宁中棉、常紫一号、遂场28-507-47以及遂场28-337-21四个品种;美棉方面,主要获得德字棉24-424号、德字棉24-1099号、珂字棉1000号、鸡脚德字棉8207号、德字28-1053号以及德字28-1199号六个品种。

2.品种区域试验。自1939年起,省农改所将各区域试验场改为植棉指导区兼代作区域试验,并与大华纱厂广元分厂及仁寿、华阳、潼南等县合办棉花区域试验,对初引进和新育成之美棉良种,进行适应性及质量稳定性试验。

3.育种试验。主要包括纯系育种及杂交育种两个方面。纯系育种方面,省棉业试验场自1936年接收原刘湘建立的四川中心农事试验场之中、美棉纯系育种工作的全部试验材料以及河北定县平教促进会供给的中、美棉试验材料后,每年八九月份均在场内中、美棉繁殖区以及省内各产棉区大量采选单株,并从中分离纯系。经过多年选良淘劣,最终选出中棉遂场28-507-47、遂场28-337-21两个品种,美棉德字28-1053、德字28-1199、德字28-1233、脱字28-1294以及I.B22-725号五个品种。为获得丰产质优且适应力强之品种,省农改所还分别进行了中、美棉杂交育种试验。1939年开始,中棉杂交试验,即用孝感中棉与遂宁中棉进行杂交试验;同年,亦开始美棉杂交试验,即用美棉鸡脚爱字棉与德字棉531号杂交,以培育抗卷叶虫品种。

4.棉花栽培试验。主要包括中、美棉播种期试验及冬作行间播种中棉试验、小麦行间播种中棉时期试验、棉花前作试验、棉花混作试验、棉花留苗稀密试验、棉花平作与垅作试验、棉花摘心整枝之适期及其效果试验、美棉摘叶试验、耕耙试验、棉花移栽之效果试验等11项试验,以便获得最佳栽培方法,推广给棉农。

5.棉花肥料试验。为探求棉花所需肥料,省棉业试验场进行了各项肥料试验,如肥料氮磷钾三要素检定试验、肥效比较试验、氮肥种类及蒸骨粉用量比较试验、氮质肥料与棉花植株稀密比较试验以及油饼肥料肥效比较试验,以获得肥料施用量与棉花产量的最佳比例,同时也可验证棉农在种棉时施用肥料的习惯是否科学。此外,省农改所还进行了中美棉秋花结铃率之调查研究、棉花烂铃研究、棉花不孕籽研究等试验研究,以期提高棉花产量。

四、棉业推广

由于川省棉产不足,急需改进,省农改所遂采取试验研究与推广并举的办法,一面引进中美棉良种进行试验和选育,一面建立推广机构,开展推广工作。1939年,省农改所将原设于1936年的植棉指导所和区域试验场改为棉业推广区,重加充实,并根据各区工作范围大小、任务多少分配工作人员,且在推广区域内复设棉种改良社、棉花生产合作社以及棉花运销合作社等机构,作为推广的基层组织。其推广活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棉种推广。包括培训技术人员、广泛宣传、设立表证区、棉种贷放与收回以及举办植棉竞赛展览等。(1)培训技术人员。欲改进棉花栽培技术,首先需有大批植棉技术人员给农家作指导,而川省植棉技术人员向极缺乏。省农改所成立后,遂于1940年初在内江、遂宁等专区及三台私立象山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招选初、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各区部分指导人员共50人[9],训练两月,对其灌输农业推广及植棉技术知识,并派其分赴各区担任植棉指导工作。同时以遂宁、三台、射洪、蓬溪四县为中心,各招收高小毕业或同等学历之棉农50人[10],办理农民植棉讲习会,学习棉作栽培、棉病虫防治、轧花、棉花运销及其他有关技术。另外,省农改所还与遂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合作,增授植棉课程,为发展植棉事业培养人才。(2)宣传。省农改所在确定推广区域后,即广泛进行口头和文字宣传。口头宣传主要是利用赶集之日、庙会、群众娱乐场所及合作社会期,当众讲演植棉的重要意义、良种美棉的优点、栽培技术、贷种、登记办法等,并携带实物标本,以供实际观摩。文字宣传则是将上述内容以浅显的文字编为传单、标语,张贴于市镇及乡村要道之处,以便农民阅读。(3)设立表证区。主要在推广区域内选择适当地点以及热心地方事业且粗识文字的当地领袖作为负责人,设立改良棉种及其栽培方法、棉病虫害防治等表证区,以供棉农观摩。(4)棉种贷放与收回。省农改所的棉种贷放以集中推广为原则,采取地方纯种主义,不容混杂,各地配置既经确定,不得擅自变更。棉农将贷种手续办理完备,即按规定日期到指定地点领取棉种,双方之关系与义务照《贷种办法》规定办理。借种农户在棉花收获以后,按期归还棉种,或在棉花生产贷款内扣除棉种费,如因灾害无收,经棉场查明核准者,得觅人担保,另填棉种欠据,延期还籽。(5)举办植棉竞赛展览。为了提高农民植棉兴趣,省农改所于1938年开展了植棉竞赛工作,但仅在第一、二、三、四植棉指导所推广区域内进行。1939年,为扩大植棉宣传,省农改所特在射洪县和蓬溪县分别举办了“四川植棉竞赛会第一届给奖大会”,不仅发给获奖农民奖状、奖章、奖旗及农具等奖品,还举办了植棉竞赛展览会,展出各种棉作标本,以供观摩。观展者计有当地机关团体、士绅等数十人,各地棉农600余人,普通农民数百人。此外,大会还举行游艺会三日,举凡良种特性、植棉技术、病虫防治等均编入表演,藉资宣传。由于形象生动,深得农民欢迎,三日内参观者达万人次[11]。这些推广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棉农的植棉兴趣,也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植棉知识,从而提高了棉花产量,支援了抗战。

2.协放棉贷。四川农村,自耕农少,佃农与半自耕农多,经济贫困,活动资金缺乏,棉花生产所需经费支应困难。省农改所为此多方筹措,并积极与农本局、中国农民银行等协商,办理各项贷款。1939年,为筹集棉花加工贷款,省农改所与中国农民银行洽商,在遂乐、简华、潼绵三推广区,办理贷款各5000元[12],以购买轧花车及梳花机。同年,为帮助遂宁县棉花生产合作社联合运销办事处筹集棉花储押资金,省农改所又向中国农民银行办理贷款3500万元[13]。此外,省农改所还办理了多年肥料、药剂贷款。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四川省历年棉花肥料药剂贷款概况表

3.棉花弹纺织机械推广。省农改所为谋改良美棉出路,乃与川省棉纺织推广委员会合作,积极推广棉花弹纺织机械,以解决改良棉之弹纺问题,从而平衡美种脱字棉、德字棉与中棉之差价,促进改良美棉推广。1940年,省农改所自省棉纺织推广委员会征来锍蒙式弹花机和独轮式弹花机两种,在各地大量仿造并推广,同时向遂宁民丰机器厂定制弹花机50部,分发给射洪、三台等地棉农;1942年冬,又将省棉纺织推广委员会因合并而赠予的各式弹花机72部,分发到各县。此后,各式弹花机的生产和仿制历年均在增加,据1945年12月的调查数据显示,仅射洪县就有弹花机401部从事梳花业务,县城40部,乡镇361部[14]。这些机器对改良美种棉花的弹、松、手纺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大地提高了纺纱、织布效率,从而也有力地促进了改良美棉的推广。

五、棉病虫害防治

川省因气候温湿,故病虫害猖獗,这对棉花的危害特别严重。据1938年调查,川省棉病已发现者达18种,每年发生普遍而危害剧烈者达5种,每年全省棉花因病害所受损失达6万市担左右;害虫达40种,因虫害每年损失皮棉达18万市担左右,每年棉产因病虫害损失达500万元以上[15]。如不加以防治,则棉花增产前途实难乐观。省农改所成立后,与川省病虫害研究所合作,进行了各种棉病虫害及药剂防治成效区域试验,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得出针对不同棉病虫应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防治的结论,并将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病害办法在射洪、三台、中江、蓬溪四县进行示范、推广,使皮棉平均每市亩增产达3.647市担(详见表2)。同时,对川滇黔三省为害最巨之棉蚜的防治,亦得出结论:用烟筋水防治,每市亩产量可增产58.80%;用无患子棉油乳剂防治,可增产36.57%;用皂荚棉乳剂防治,可增产25.62%[16]。随后在全省开展了用烟草水、植物油乳剂防治蚜虫的示范推广工作。

表2 四川历年棉病防治示范推广面积及增产表

六、结论

战时,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业改进所,对全川棉业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改良了棉花品种,改进了植棉技术和方法,防治了棉病虫害,而且提高了棉花产量,生产出了优质棉花,缓解了大后方棉花紧缺状况,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改良了棉种,提高了棉质。川省棉种在1936年前,品种杂劣,棉花纤维粗短,仅有22公厘长,只能纺成10支粗纱。省农改所成立后,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并成功培育出各种优良品种,使部分川棉绒长由原来的22公厘增加到32公厘,且可纺42支以上的优质细纱[17]。

第二,改良了棉花栽培方法,保纯了改良棉种。省农改所对棉花播种期、播种量、株行距、平作、垅作等均进行了试验与探讨,对棉花混作、间作会造成减产,无经济价值作了定论。同时,由于四川是经济部贸易委员会指定的德字棉保纯区,须在3年内保纯德字棉种30万亩[18],以备战后复兴长江、黄河流域棉产推广材料之用,故省农改所作为指定的德字棉保纯机关,为保纯改良棉种,开创了良种繁殖管理区,以达到良种繁殖并保纯的效果。

第三,制造并推广了大量棉纺织机器,解决了棉纺难题。随着美棉栽培面积的扩大,长绒棉产量增加,与之相适应的轧、弹、纺长绒棉的机器,也在省农改所农具厂试制成功,从而解决了农民习惯使用中棉进行手工纺织而造成美棉价格低廉且卖不出去的难题,使二者相得益彰。

第四,推广了大量优质棉种,提高了棉花产量,缓解了大后方棉花紧张问题。省农改所成立后,通过艰苦努力,于1939年将棉花种植范围扩大至36县,棉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良种皮棉产量也占全川棉花总产量的8%。此后,年有增加(1941、1942年因受粮食价格上涨影响而有所减低),到1945年,植棉面积达到抗战时期的顶峰,占全省总面积的20%,良种皮棉产量亦占全川棉花总产量的28.7%[19]。棉花总产量极大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后方棉花紧张情形。具体情况详见表3。

表3 四川棉作良种推广成绩表

当然,作为川省唯一的农业改进机关,省农改所在改良本省棉业时,难免有不足之处。

首先,在试验研究方面,省农改所在棉业改良及其增产方面,尤其是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方面,贡献较大,但大部分成就系应用科学方法与田间试验获得。其不足之处在于:在育种方面未深入研究细胞遗传问题,品种选择系以平均产量为根据,未进一步分析产品成分;栽培试验未作生理研究;肥料试验不包括土壤养分状况及变化研究;杀虫药剂田间试验时未对害虫寄生关系加以研究等。

其次,在推广方面,省农改所与农业有关机关如地方政府、农村社会组织、银行及当地士绅等的沟通,尤其是获得他们的支持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从而使棉业推广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农村社会组织如农会、合作社等的不健全,使得推广人员只得直接向棉农推广,但普遍存在两重困难,一是推广人员人数不足,又缺乏交通工具,无法常去农村。二是农村民意为地主所操纵,凡与其无利之措施,均不热心赞助。佃农如花钱购买肥料农药,增产部分,一半须交地主,如有天灾,则须负担全部损失。因此,尽管已有施肥标准、病虫害防治方法与各种改良棉种,但仅改良棉种发生作用,施肥与喷药则难普遍。

总之,抗战时期,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作为大后方乃至全国最重要最大的农业改进所,在改良本省棉业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提高了棉花产量,保障了大后方棉花的军需民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植棉棉花试验
2021 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棉花是花吗?
棉花
新疆棉农植棉决策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CS95
驭胜S330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全国植棉意向面积再降3.17个百分点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