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1-04-15 01:04:58王家兴郝毓业
大庆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庆市大庆文旅

王家兴,刘 楠,郝毓业

(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一、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是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红色沃土,拥有丰富的油气、湖泊、地热、湿地、草原、生物等资源。截至2019 年,大庆市已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 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3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2 家。除此之外,文化产业休闲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大庆联想科技城、大庆黑鱼湖国际艺术邨、大庆国际动漫城、百湖艺术群落等产业项目园区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大庆已经形成了“石油文化、远古文化、生态湿地、魅力冰雪、特色温泉”5 大旅游品牌。2019 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61 万人,实现旅游收入89.91 亿元。

通过对互联网资料的整合和数据筛选,目前关于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网络评价主要涵盖以下方面:一是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实践领域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二是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工作初见成效;三是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文艺活动逐步展开;四是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渐显;五是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打造效果不错。由此可以看出,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当前阶段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运作模式弊端凸显。传统运作模式下,大庆文化场馆和旅游景区基本还处于分散、隔离的状态,文化是文化,景区是景区,基本都是各自“单点”式发展,没有形成文化旅游方面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同时“门票经济”现象严重,门票收入仍旧是景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景区特色不突出,优势不明显,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亟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此外,民俗特色游内涵和民俗文化还未能与景区深度融合,博物馆游、文化馆游的游客体验性不强且互动效果差。

2.新媒体平台应用不足。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在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上存在一定差距,这与平台应用不足有关。例如,抖音平台“大庆旅游”创建以来,截至到2019 年12月13 日,发布作品只有12 个,粉丝仅为1136 个,获赞也只有171 个,相比其他文旅平台建设明显滞后,新媒体平台应用的不足直接导致80、90、00 后主力消费人群战场的丢失。

3.宣传内容主题性不强。在对互联网资源中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时发现,虽然调查涉及多个网站,但在宣传内容上存在主题不突出,大部分只是描述客观事实,无法吸引人的注意力,内容枯燥、苍白且缺乏活力。例如,通过搜寻驴妈妈、携程、去哪儿等大型网络旅游运营平台,对于大庆旅游的宣传、推广、评论、发帖、关注度等方面偏少,大庆旅游基本上是以旅游过境地而不是目的地出现,1—2 天的短途游偏多,没有形成经典特色旅游线路并转化为实际效益。同时,自建平台微博“文旅大庆”的发布内容中除了缺乏主题性外,还存在着无关内容发布的现象等。

4.内容更新持续性缓慢。调查期间发现,在各网站发布的有限内容中,对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持续性报道不多,不能形成连续可了解的脉络,报道存在间断性强、关联性差的现象。例如,大庆网、大庆市人民政府网曾先后发文,以“大庆市进一步拓宽文旅融合实践领域,重点文旅项目有序推进”为题,对大庆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概况进行介绍,然发文后4 个月里并无相关报道跟进,项目发展现状难以了解。此外,大庆市文体活动相关信息、大庆市文旅品牌打造效果等方面也存在类似现象,从而导致游客关注度持续下降。

5.文旅品牌和产品影响力有限。在2019 年10 月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排行榜(文旅榜)排名中,“文旅大庆”品牌影响力全省第三,仅次于佳木斯和伊春,然而其品牌影响力也仅局限于全省范围内,在全域旅游景区联盟公布的全国榜单上,并未看到大庆相关文旅品牌入围。大庆特色文旅产品相对匮乏,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只搜寻到一家大庆特色文旅产品商店,经营大庆特色文旅产品为一滴油、芦苇画和抽油机模型,点击线上购买,发现单品的销售情况并不是特别好。同时,大庆特色文旅产品普遍存在价格偏高、购买不便利、不方便携带、品种单一等情况,不符合普通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的追求属性和特点。

三、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文旅价值链的深入打造。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要提升到产业发展的视角,一是市委市政府要将大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同大庆城市品牌打造、产业发展相连接并重新审视大庆文旅。二是打造“红色旅游+”“特色风俗游+”“石油科普游+”等模式,完善旅游线路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等方面的标准化服务,注重质量、发挥优势,增强文化旅游方面的特色性、互动性、体验性等,打造大庆文化旅游的IP,深挖产业价值链,促进旅游资源从低端竞争走向相互协调、互相整合。

2.增加新媒体平台应用。在当今这个新媒体流行的时代,传统的宣传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消费主力群体为80、90、00 后的背景下,围绕其人群特点,应用好新媒体平台至关重要。为促进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网络渠道的宣传,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加强旅游平台的大庆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增加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拓展网络营销渠道,选拔或聘任专业人才建设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利用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借助形式多样的作品,传播文旅大庆的实时信息,真正意义上实现新媒体平台的营销效果。

3.增强宣传内容主题性。针对宣传内容应提前做好实施计划,并将宣传内容主题化,围绕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动态定期进行主题性内容宣传。例如,设置文旅项目、文旅活动、文旅产品等主题板块,便于游客在众多资讯中快速找到相关的主题内容,从而避免发布内容淹没于大量的信息中而不便获取。同时,可以选取主要网站进行长期合作,针对传播内容进行加工,加工时注意主题的新颖性、语言应用的灵活性等,从而改变当下宣传内容枯燥乏味的现状。对自建宣传平台的传播信息应进行严格筛选,严禁发布错误或无关内容,保持平台的舆论端正和专业化、主题化水平。

4.提高内容更新及时性、持续性。及时、持续更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相关信息应是当下紧急要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涉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关部门及人员,也涉及旅游消费人群,因为游客是促进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关于大庆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时动态是游客十分关注也是理应了解的部分。做好各类报道事件的及时、持续跟进,可以选定影响力较高的网站进行连续报道的合作,也可以利用现有宣传渠道进行互通互联的宣传效应叠加,比如,对大庆网、大庆日报、微博平台以及微信平台等进行相互宣传并保持定期同步更新产业发展信息,实现宣传的长期效应。

5.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后,文旅大庆品牌的打造仍处于初级阶段,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应看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庆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石油文化、远古文化、生态湿地、魅力冰雪、特色温泉”五大旅游品牌已经形成,这些都为打造“文旅大庆”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大庆应继续利用特色资源,推动全域旅游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策划新项目,设计新线路,加快数字产品研发,培育新兴业态,突出文旅融合主题,做好文旅产业升级,走好品牌塑造、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每一步。

猜你喜欢
大庆市大庆文旅
李大庆
西部学刊(2023年3期)2023-02-28 03:59:56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任大庆作品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 05:54:28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0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06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金桥(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文旅照明的兴起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