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师生角色成就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21-04-15 01:08:47刘云龙李玖祥
卷宗 2021年19期

刘云龙 陈 瑛 李玖祥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1 前言

传统的课堂教学工作被认为是师生之间的单向互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核心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并没有发挥自身学习的主体作用。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并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将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实现师生共同进步与发展。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有部分教师仍然存在以自身为核心的教学以及管理倾向,而且因为许多教师本身对学生身心发育状态并没有进行全面地了解,所以处理学生问题时比较简单,致使师生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影响了设计教学工作。

2 师生角色转变要求

1)教师的准备工作。首先在师生角色转变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于教师来讲所设计的导学案,教学工作目标应当拥有预设性,备课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对知识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学生状态进行全方位了解,然后进行教学环节设置。第一步是对知识进行准备,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讲书本上的知识内容准备好,同时还需要将知识内容放到整体的知识背景当中去进行拓展研究,所以教师要进行集体备课,将诸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整合,然后结合实际的学生情况做好问题设置。第二步则是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因为学生数量比较多,个体发展情况也具有一定差异,所以应当保证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方法应当是灵活多样而且多变的。其次,主要是要全方位驾驭课堂。对于高校课堂来讲,需要让学生的参与感得到提升,在民主以及平等的教学氛围下,使学生的情绪得到调动思维得到激发,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环节,所以教师需要努力营造好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过程,并分享学习体会。

2)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过去的课堂主角变为导演。在高校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宗旨就是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探究以及合作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讲甚至是不讲。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丧失,而是教师的角色出现了显著变化,由过去的教学主导者变为导演,构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情境以及课堂氛围,激发以及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从旁指导,使学生能够锻炼自身克服问题的解决能力。其次,则是需要由编剧角色变为参与者以及合作者。高中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考入更好以及更高等级的学府,相比较于小学以及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目标来讲,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具有更强的目的性,而且也更加直接。所以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编剧,也是组织者与策划者。开展课程教学时,需要根据导学案所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以及内容调动,并且调整课堂教学范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快速的投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同时通过分组讨论以及组间讨论等不同方法,对课堂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并且分配好这些时间,使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及空间进行探索及交流。

3)学生角色的转变。首先,学生需要由过去的被灌输者转变为小教师。在过去传统课堂教学中,因为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大多数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高校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实现身份的转变,由过去的固定观众变成演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演讲式以及辩论式和答辩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处于不同的教学情境当中,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工作的共鸣感。其次,转变学生固定学习角色。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讲授并传递什么教学内容,学生就学习什么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学习效果也并不理想。高校课堂则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拥有教学参与感,而且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构建教学内容以及选择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得到重视和发展。

3 师生角色转变构建高效课堂举措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因素,若是没有学习动机,那么学习过程也将不会变得积极而且主动。对于现如今取得学生来讲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而是需要由教师进行激发和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增设更加有新意的课堂教学情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而且还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转变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师生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并互相成长。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究性教学活动。

2)尊重学生人格。在新课程改革工作背景下,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核心地位,所以为了能够保证这一理念得以实现,教学工作中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在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中,有部分学生的基础并不扎实而且成绩也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师面对这些学生是要拥有更好的耐心去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不仅仅需要做到对学生尊重,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赞美,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拥有独立的个性以及独特的品质,教师应当发现并且去赞美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更强的自信心,而且通过这种交互活动可以让教师变成学生的学习伙伴。

3)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及沟通桥梁。在师生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应当构建起和谐沟通与平等融洽的沟通桥梁和师生关系。因为对于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自身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所以身心发展并不成熟,有些时候可能急于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所以也会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说是需要深入走进学生的内心,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了解,通过平等对话使学生能够更加亲近教师,教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师生之间的零距离沟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高校课堂构建工作来讲,是新课程改革工作背景下所提出的更高教育要求。在传统教学工作中,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而且乏味,学生的实际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新课程改革工作背景下,要求构建师生平等的教学课堂,转变师生角色让师生之间距离能够更加拉近,然后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