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路径分析

2021-04-15 01:08:47李琴琴
卷宗 2021年19期

李琴琴

(江苏省海润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减慢,企业间的竞争却越来越激烈。而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则更加艰难。再加上过剩的产能的制约,不能充足供应高端产品的局限,导致供需失衡加重,国企的生存空间更加有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加紧进行转型升级,牢牢抓住机遇,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

1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从宏观角度来说,是指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对产业、投资结构开源疏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标,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用高质量的供能来刺激消费需求,进而不断提高供给水平。我国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开始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对于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来输出,以减轻我国的经济压力,提升国家的增长率,进而支撑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进,并不断将落后的产能进行淘汰,有利于国企的变革,积极调整国企供给侧改革的策略,从而有效调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

2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落后的管理理念。当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思维还处于陈旧的阶段,其管理观念和思维模式固定于传统模式当中,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主要由于大多数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对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学习[2]。一些国有企业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突破落后管理观念的信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忽视对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学习,不能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不利于国企发展。另外,部分国企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制定详细的规划,这样就会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结合企业资源,也就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长期如此,就会降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还导致人力资源工作不能发挥其真正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忽视职业培训。国企相对来说待遇比较优厚,工作也稳定,所以也有很多人才被吸引,但是优秀人才往往流动性也比较强,企业考虑到这点,担心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失,所以就忽视人才培训。大部分国企即使开展培训,往往也只是一些基本技能操作或者规章制度的培训内容。不注重员工岗前培训,导致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能快速开展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忽视员工职业培训,不仅不利于员工个人专业技能的提升,也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3)不合理的人才结构。国企中中低层员工较多,相对来说素质没有很高。不合理的人员分配导致一些岗位人员超出需求,不仅上升了企业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国企缺乏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国企当下最关键的任务时如何培养或者引进高素质人才。另外,国企部分员工个人能力没有合理与岗位相匹配,不能挖掘出员工的潜力,这样不仅会使得国企的生产效率降低,也不利于企业实现自身战略目标[3]。

4)激励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薪酬变幅不是很大,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不能具有充分的工作热情。可以通过一定的薪资调整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更高的薪资在一定程度生能够激励员工全心全意的为企业付出。我国大多数国企缺乏对员工的激励手段,因此,也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

3 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

1)创新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国企要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积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变革企业思维与观念,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来促进整个供给系统的改革。国企要积极转变经营理念,科学合理的规划企业管理,以企业的需求为核心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成功达到企业人力资源转型的目的。另外,企业要对企业思维进行创新,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再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来创新管理体系。

2)健全国企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供给侧改革是以创新为驱动力,要求企业人才素质由低向高进行转变,要以人才为中心,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引进人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将人才引进企业,才能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要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清晰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开展明确的人才招聘活动,才能引进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其次,企业要注重将现有的人才留下来,国企人力资源要紧跟时代变化,创新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培养计划,重视新员工入职前的培训,向其介绍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帮助新职员尽快融入工作环境,熟悉工作内容,提高其技能操作和工作效率。同时,要深挖每一个员工的潜能,引导其合理进行职业规划,进一步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

3)优化国企人力资源结构。当前国企内部员工管理型人才较多,而缺乏技能操作型人才,结构比例失调。主要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建设完善的人才体制,企业不能尽快从市场上得到自己需要的人才[4]。因此,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配置时,要加强引进符合企业所需的新型人才,同时,要创新人才选拔方式,按照效率第一的原则,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国有企业要积极完善自身人才供给机制,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质量,并运用网络平台来寻找高素质人才,科学筛选人才,降低人才流动可能性,为企业稳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3)完善国企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新阶段国企要发展就必须具备多样的人才,要重视对现有员工潜能的深挖。国企要摒弃之前只注重员工专业知识技能的观念,要重点关注员工的内在,要了解每一位员工的特长,激发其深度潜能,开发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企业要对人才进行合理分配,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运作机制,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以及畅通的人才退出,促进企业员工合理流动。企业要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员工潜能,让企业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另外,企业还需建立内部奖惩机制,不断激励员工,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做好本职工作,人力资源部门要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确保其具有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并与员工的薪酬直接关联,从而使得人力资源发挥正确的职能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供给侧改革下国企发展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国企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抓住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不断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摒弃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变革管理理念,健全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优化企业结构,深挖内部员工潜力,引进大量新型综合性人才,实现国有企业良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