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波
(贵阳市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2)
阅读能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阅读习惯从童年开始培养。在长期的阅读推广实践活动中,发现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农村少年儿童的阅读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对他们的阅读需求,必须提供更多的帮助。
从家庭情况来看,农村大部分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有阅读习惯的也很少,大多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极少给孩子购买书籍,即便购买也多会购买一些教学辅导书、作文书。还有部分的家长外出打工,孩子长期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老一辈很多不识字[1],文化水平更低,忙于生活,更不可能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因为乡村老师的教学任务重,常常是担任多科甚至是全科教学,对课外阅读的关注度不够。学校里的图书馆,没有专人管理,利用率也不高。乡村学校的图书馆的书籍多是由有关部门配给,不是专业的阅读推广专家针对孩子们成长的年龄段,和兴趣爱好来购买,还有部分图书过分强调图书的教育作用,忽略了图书的趣味性,常常会出现孩子们觉得图书室的书不好看,图书室开放了也不愿意去看书。
针对农村少年儿童这种现状,贵阳市图书馆联合贵阳广播电视台,组织实施“和小朋友一起阅读”项目。招募志愿者进入乡村学校、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与小朋友一起面对面的分享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共同感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项目从2015年开始,在贵阳市内招募志愿者60人参与,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项目影响力逐渐增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到2020年已有志愿者159人。每一次活动,都精心组织有阅读推广经验的志愿者,进入乡村学校的每一个班级,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图书,进行阅读分享。用爱心热情、专业的方法带领同学阅读以及由阅读延伸的科学实验,音乐欣赏、美术创意、自我保护等内容,搭建孩子们和书的桥梁,播撒爱阅读的种子,同时为孩子们打开认识了解社会的窗户。项目通过宣传募集社会资金为孩子们购买图书,为学校捐赠不同年级孩子的认知兴趣的优质图书,建立爱心图书角。
从2015年到2020年共走进了81所学校的415个班级,为28000名学生讲故事,做阅读分享。每个学校捐赠100-200本图书,建立起81个爱心图书角,捐赠共约13000册优质图书,6年共组织1131人次志愿者参与及培训。活动除了对乡村小学和幼儿园的少年儿童做阅读分享之外,还对注重对乡村学校的教师少年儿童阅读推广方法的培训。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和父母、幼儿园、学校、流动人口儿童活动中心和其他相关群体、学校的老师等受益。
项目非常重视对志愿者的培训,和志愿者的自我学习,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掌握跟孩子交流的方法技巧[2],学习阅读分享的理论及经验,保证每一次阅读活动的质量效果。先后邀请海豚传媒的绘本讲师丛语童等为志愿者做线下阅读分享讲座。在志愿者微信群里,志愿者相互做线上分享,共同总结和进步。志愿者们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和自我总结对自身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互相学习,使得专业性不断提高。每一年都会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质量等,评出优秀志愿者给予奖励。
团队成员分散在各行各业,却有着非常的凝聚力,每一次都能深入到偏远乡村为孩子们带去故事和图书。通过5年多的实践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阅读喜好,有着充分的了解,能应对各种阅读分享活动,也能结合自己的专场做阅读延伸活动的策划执行,是一支充满爱心和热情的队伍。
每一次活动,项目负责人和乡村学校沟通之后,根据学校孩子的年龄,进行准备不同年龄成绩的书籍。然后在志愿者微信群里发布学校的情况,需要志愿者的数量等信息征集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志愿者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报名参加。每位志愿者根据自己所分到的班级准备分享的图书,设计阅读的延伸活动。活动刚开始的第一年,不时会出现志愿者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这时,活动的组织者图书馆和电视台就是坚强的后盾,工作人员随时顶上。经过这几年的项目持续推进,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每次活动都有不少志愿者遗憾没能报上名。现在,不仅仅是招募阅读志愿者,我们还有专业的摄影志愿者,对活动的记录分享也有很大的提高。下一步,我们还准备招募驾驶志愿者,将阅读活动送到更偏远的乡村。
组织志愿者撰写心得,分享到志愿者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互相学习,通过志愿者梳理思考每一期的经验,总结得失,志愿者越来越专业。通过官方平台上发布志愿项目,让更多的爱心人士找到可以出力的平台,扩充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也增加了志愿服务的公信力,增强了志愿者的荣誉感[3]。
阅读推广是活动的目的,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但是我们在志愿活动项目,在形式上不仅仅是看书,也因地制宜,准备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活动。1)在农家书屋开展故事会、音乐游戏、手工、水资源环保课程游戏,邀请乡村的家长一起参与。这是很多乡村家庭从来没有参加过的活动形式,让家庭受益,感受阅读的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在流动人口活动中心开展露天故事会。流动儿童是城市的新公民,但在教育资源上,家庭教育上远远落后于市区的孩子。利用晚上在小区空地架上投影仪,为孩子们讲故事,新鲜有趣,孩子们非常喜欢。3)赠送图书方式改变,由过去送到学校捐建爱心图书角到直接把书捐赠给孩子。乡村学校的图书室的实际使用效率不能保证,今年直接把书赠送给孩子,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一本书,这样孩子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换,提高图书的使用率。
1)志愿者团队是一个相对流动的团体,具有时间上的不准确性,我们分享的时间大多都是上班时间,志愿者常常会出现临时抽不开身。针对此我们会留出观摩等名额,及时补充。2)本活动很多都是在比较远的郊区和乡镇,交通不方便。组织好志愿者自驾车辆,为每一位志愿者购买保险,近距离的志愿者互相搭乘,保证了活动的正常进行。3)人数多的班级,志愿者上课讲故事声音吃力,影响分享效果。后来统一购买了小蜜蜂扩音器,让志愿者们分享阅读更轻松,也在开始尝试一个班级安排多名志愿者。
6年走来,项目进展顺利,效果良好。志愿者团队热情越来越高,越来越成熟,每次活动招募,短时间就能招满志愿者,对于新志愿者安排观摩学习,这也为未来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随着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反响越来越好,有捐赠意向的社会力量越来越多,捐赠图书的资金来源稳定,也为未来活动解除后顾之忧。
目前项目仍然是以“播种”的方式,播撒阅读的种子,缺乏对孩子们持续性地培养阅读习惯,未来考虑在增加人力物力的基础上,会选择在一个年度内多次走进同一学校、同一社区,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