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辰
(河北省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要越来越多;当今又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当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普及以来,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无比便捷。但是,就是在“爆炸”的信息中充斥着大量无效甚至错误的信息。如何在诸多信息中去伪存真,以更简洁的方式向民众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即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以被动方式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图书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另外,对于某些用户而言,单纯的信息提供并不能满足以需求,他们还需要将信息作用于实践的条件,这就为公共图书馆与创客空间的结合提供的内在机制。创客(maker),指热衷于设计,制造并坚持创新和分享的群体,创客空间是创客群体开展创新活动或合作交流的空间,移动创客空间则是创客空间在空间和服务范围上的延伸。移动创客空间借鉴与移动图书馆,但两者又相互影响彼此融合而形成了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这一构想。可以说,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是图书馆转型的内在要求,是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的全新信息服务形式。本文从原则、对象、模式、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所需建立的服务体系,以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构建的实践发展献计献策。
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要为民众提供信息服务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
1)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原则。图书馆的宗旨就是服务读者,建立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当然应该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原则,要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服务。
2)安全性原则。任何服务都应该以安全为第一原则,没有安全,服务就不能成立。恪守安全原则首先在于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可能存在一些机械电器设备及其他材料,对用户而言,这些设备和材料可能是陌生的,因此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的管理者应通过张贴操作指南或现场指导的方式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也要预先设计好急救方案。
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规划移动空间的过程中,应充分考量图书馆的已有资源,并对空间发展的前景进行科学评估,结合用户需求制定前瞻性计划,以保证移动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尽量选择能够重复使用的材料。
4)便捷性原则。人类就是在不断地追求便捷的过程中逐渐进步的。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也应该遵循便捷原则,这也是异动空间与传统图书馆的根本性差异所在,人们进入传统图书馆,往往目的性相对模糊,是为了借阅某一种书或某一类书,而进入创客空间,则是为了获取某一则精准的信息,所以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在提供服务时一定要强调便捷性。
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在构建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或建构不同类型的创客空间。大致来说,移动创客空间的用户有四种类型:
1)学习型用户。此类用户多为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兴趣广泛,探索欲极强,其参加创客空间一般是为了参与创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其利用创客空间往往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创客空间就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层次或专业为其提供定制式服务。
2)研究型用户。此群体一般为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等某一领域的专家,具备丰富的知识或专业技能,其利用创客空间一般是为了拓展新的知识领域或进行探索性尝试。这一群体的特点在于注重专业性和前沿性,即利用创客空间对某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探索。因此,针对研究型用户的创客空间往往要求较高,一般必需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创建。
3)实用型用户。实用型用户是以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知识或实用技能为目的的创客空间利用者。适应实用型用户的移动创客空间就应类似于职业学院,区别在于职业院校教学有一定的系统性,而移动创客空间则不必,可以仅指导用户做某一件事,比如学习炒某一道菜,维修家电中的某一种常见故障。其知识含量类似于“小贴士”、“小窍门”,创客空间则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小贴士”中的信息,还为用户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机会,并从旁指导操作。
4)娱乐型用户。娱乐型用户是为了满足自身兴趣爱好,同时丰富业余生活的创客空间利用者,一般来说,此类用户往往是年龄偏大的退休人员,利用移动空间从事某种文娱活动,相互交友,交流经验,比如学习书法,国画,器乐等,但用户也并非专业人员,需要一定的指导。构建娱乐型创客空间,一般应与社区合作进行。
针对上述不同类型的用户,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也应提供不同内容的服务,包括:
1)信息资源服务。用于参与公共图书馆移动创客空间,主要目的就是获得信息,所以提供信息服务就是创客空间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单纯的图书馆馆藏是不够的,还需尽量扩充信息资源量,比如网络资源,视频音频资源等等。
2)交流平台服务。用户参与创客空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与有相同需求,兴趣,目标的人进行交流,所以创客空间就应为用户提供交流平台,建立以同一目标为导向的现实或虚拟交流空间,充分调动用户的参与积极性。
3)设备服务。我们知道,某些创新创意的构思如果要落实往往需要一些专业型设备,其中某些设备可能比较昂贵,对于某些一时“突发奇想”的用户来说,为了一时之念就购置设备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利用创客空间的设备先行尝试,是比较务实的,这也是用户参与创客空间的目的之一。所以,创客空间应当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设备服务。
4)培训服务。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是创客空间必有的服务内容之一,前文中所述的四种类型的用户,只有研究型用户,对培训的要求相对较少,而学习型用户,实用型用户和娱乐型用户则都需要空间为其提供一定的培训和指导。创客空间可采取视频授课,专家演讲或现场指导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培训服务。
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创客空间一般可采取三种服务模式:
1)点对点服务模式。点对点服务即在某区域内设置一到多个空间站点,根据用户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将所需的图书设备运送到站点,开展创客活动。点对点服务灵活贴近用户,是最能吸引参与者的服务模式。
2)自助定制服务模式。顾名思义,自助定制服务就是创客空间根据用户需求,选取特定的设备材料,以约定时间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自助定制服务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用户参与度最高,也比较容易取得成果。
3)外联协同服务模式。外联协同服务模式即由公共图书馆联合学校,医院,企业等相关机构共同建设移动创客空间并开展相关服务,其特点是资源丰富,容易形成规模且针对性强,用户满意度较高。
要之,开展创客空间服务是实现图书馆转型创新的重要途径,借鉴“流动图书馆”构建的移动创客空间,可以扩大创客空间的服务范围;而要真正将移动创客空间落到实处,就必须在服务的内容和模式上做足功夫,要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开展用针对性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