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对老年读者服务探究

2021-04-15 01:08:47范晓靖
卷宗 2021年19期

范晓靖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00)

“文化养老”是基于“物质养老”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保障老年群体的物质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其自身价值。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应顺应时代要求,肩负社会责任,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精准化、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银龄阅读”不断发展壮大。

1 公共图书馆应承担为老年读者服务的责任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服务城市中不同年龄段读者的责任,对老龄化读者的服务工作在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打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人文化服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结合老年人特点以及特殊需求,多维度地开展对老年读者的文化服务工作,从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公共图书馆是为社会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免费学习、服务的,对老年人的服务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公共图书馆不仅承担着为大众文化生活提供便利的任务,还为科学研究服务提供专业性、技术性的参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读者来说,拥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老年人占据公共图书馆接待人员的比例较大,因此,公共图书馆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是图书馆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公共图书馆应该担负的责任。

2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对老年读者服务

1)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方法。第一,在公共图书馆的老年阅览室中为老年读者提供专用的暖水瓶、老花镜、放大镜以及用于记录用的纸笔等方便老年群体阅读的工具,为老年群体阅读提供相应的便利。第二,为了最大程度缓解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书籍数量不足的问题,可以合理增加流通率较高的书籍、报刊副本,以便多名老人能够同时阅读相同的书籍,避免老年读者因为抢夺阅读书籍而产生争执,甚至冲突。第三,积极进行不同类型的送书上门服务工作。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够满足有阅读兴趣或热爱阅读但个人身体状况不允许前往图书馆的老年读者的需求,可以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建议可采用送书上门的服务方式。另外,可以为公共图书馆专门配备流动书库,方便位置较偏远或是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落后区域,例如敬老院等区域。为老年读者送书上门,为其提供热情的服务,尽最大努力使老年读者能够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人性化服务。

2)完善服务工作体系。增加文献和硬件的丰富性,降低局限性。在进行老年人阅览室的文献采购中,需要考虑老年人的阅读习惯,满足不同老年读者对于文献的阅读要求。不仅要包括老年人感兴趣的领域比如老年学习、人体健康知识,以及天下要闻等方面,对于其他方面比如网络信息知识、书法、绘画、摄影、体育知识、社会热点以及历史性文献也应该有。除了对文献做到多样化和专业化,对于老年阅览室的硬件设施也要改良,由于老年人的年龄限制,视力听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配备影视资料或者有声书籍,以便使得特殊老年读者也能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同时,可以提升图书影像文献占据整体文献的比例,做到文献多样化,配置丰富化,这样才会让老年读者的精神层次得到提高。

3)完善硬件设施,提供优质服务。老年读者习惯在固定时间和地点阅读,因此可以设立老年人阅读专区,其硬件设施均从老年读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设计。例如,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阅览书架不宜过高或过低,并且合理设置扶手、防滑设施,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置轮椅专用电梯、方便洗手间等无障碍设施;考虑到老年人视力下降,可在阅览桌上配置老花眼镜、放大镜,老年阅览区内的提示文字字号应放大。此外,应配备专业化的老年读者服务队伍,为老年读者提供耐心细致的咨询服务,并且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帮助老年读者更好地使用馆内智能设备和数字资源,消弭代际间的“数字鸿沟”,使老年读者获得均等、便捷的文化服务。

4)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公共图书馆提升老年读者服务水平的基础。舒适的阅读环境可以提升老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公共图书馆应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考虑到老年读者的身体特点,在馆内较低楼层或电梯口附近设立老年读者阅览室、活动室;在人行通道和电梯旁设置醒目的引导和指示标牌,设置适合老年人的书架和桌椅;配备老花镜、放大镜、常用急救药品、助听器等老年人日常所需的物品。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和活动室应选用温和、明亮的照明设备,在室内摆放盆栽花草,为老年读者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

5)老年读者活动策划多元化。公共图书馆要以提高老年读者的参与感为服务要义,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结合老年人具体特点而定,形成多元化的读者服务活动模式。一是要充分考虑到老年读者的具体学习诉求,开展以老年读者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诸如书画品鉴、摄影展览、诗词欣赏、读书探讨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多开设开放性的课堂,尤其是为老年读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场合。二是要结合老年读者的学习特点和时事热点,定期举办辅助老年读者学习现代技术和了解时事的活动,比如以“助老网课”为主题的活动,积极帮助老年读者学习公共图书馆应用系统使用方法,以及日常手机、电脑等的技术应用等等,促进老年读者信息素养的提升。

6)活动平台优势。公共图书馆除了提供传统纸质书籍阅读以外,还组织丰富的线上线下阅读活动,线下活动包括讲座、展览、培训等,线上活动包括读书推荐、数字资源等。这些活动不仅满足老年读者的阅读需求,还提供了一个发挥老年读者自身价值的互动平台,例如老年读者可以凭借自身专业知识、生活阅历,交流读书心得、讲述珍贵回忆、分享生活知识等,老年读者从单向接受转换为双向互动,从而满足老年读者的社交和自我实现需求,充分发挥活动平台的优势。

3 结语

读者老龄化是公共图书馆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其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应贯彻“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通过优化馆内阅读环境、均衡阅读资源、创新读者服务模式等手段,不断优化和提升老年读者的阅读体验,为老年读者营造一个美好、舒适、温馨的人文阅读环境,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