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体系构建

2021-04-15 01:08:47
卷宗 2021年19期

张 进

(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周口 466001)

1 云计算服务的内涵

云计算服务简称云服务,其具体指的是所有能拿来为服务提供使用的云计算产品。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非常多见,比如网络邮箱、搜索引擎等,通过输入想要搜索的词汇,便能获得需要的资源。如今,手机、计算机、卫星定位系统均能和云计算技术进行结合,从而延伸出了更加先进的网络服务工具。未来的云计算服务技术,除了可以进行搜索和查找,同时还具有其他更多的功能[1]。在这样的情况下,云服务将所有先进的网络技术集中在一起,形成先进而实用的高校图书馆系统,实现资源的利用以及共享,促进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发展,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要。

2 基于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体系

1)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基础设施。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基础设施,需引进和采用先进的虚拟技术。比如可以对分布在图书馆网络里的一些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部分、其他资源进行分类,划分为和公共设施相似的可计量类型。同时也为云服务里的不同节点提供良好的服务接口,这种接口类似于可直接操作硬件资源的接口。在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后,图书馆能开展计算或者存储的工作,根据真实的资源使用情况来完成计价以及收费的工作。可采用L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这是一种基础架构服务模式,其可节约和减少图书馆的各种服务设备、硬件设备。根据其需要来提供服务,避免资金的浪费。Laas也能为图书馆系统管理员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图书馆用户提供调度、资源管理、资源监控、数据管理、计费监管、负载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所以在高校图书馆的云服务体系中,Laas属于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Laas也是云计算服务中的一种主要模式。

2)基于平台的图书馆云服务模式。基于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云服务模式,集设计应用、开发应用、测试应用、管控环境为一体,而且能提供多元化的开发平台以及API,其中涵盖了开发工具以及数据库。图书馆需要在CSP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软件体系,而且借助互联网传递给使用者。但在进行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平台的一些制度或者规则,比如框架模式、数据存储形式、编程语言等等。因为互联网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以及软件平台存在不兼容的现象,所以图书馆资源也无法进行共享。通过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简称PssS),可以为图书馆提供方便快捷的软件开发平台、应用环境,促使各种程序开发、测试的工作,都能在相同的平台和标准下开展。从而使各种软件的开发以及编程的语言都形成一定的规范,从而达到兼容和整合的目标。通过Paas,不需要管控底层的云基础设施,仅仅需要管控应用程序的环境即可。而且在配置图书馆的CSP时,除了要采用服务内容多、安全性高的Paas,也要充分利用其中的资源管控技术,实现对资源的全面监管[2]。通过采用符合标准的Paas平台,能形成适宜的系统接口,从而不断对paas平台进行改进。

3)基于软件云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通过软件云服务,CSP会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软件租赁使用模式。具体将Saas分为工具类、管理类两种类型,第一种所面对的是个体用户,其不必构建相应的数据库,而且还具有翻译和病毒查杀、网络资源搜索、软件服务等功能;第二种则是面向机构或者组织的,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而且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比如资源规划管理、费用管理、数据监管等等。在软件云服务中,可采用第一种Saas类型,将外部购买或者开发的软件放在图书馆服务器中,从而使得用户拥有更加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的软件服务系统。同时也对相应的软件进行监管、维护,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软件服务功能进行使用。这种Saas不但成本很低,同时风险也很小。图书馆不必注重软件的安装以及部署,更不用花费时间和精力对软件进行维护升级。借助Saas,能为高校图书馆提供诸多的服务功能,比如图书馆资源传递和下载、咨询、数据监管、自动升级维护等等,从而保证海量用户对图书馆的正常访问。

4)通过云服务解决图书馆资源共享问题。借助先进的云服务技术,可促使用户搜索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因为云技术能够从之前的一个图书馆为用户服务,转变为多个图书馆共同为用户服务。通过各种模块搜索到相关的资源,从而供用户观看或者下载。不仅如此,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还能为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撑。基于云海的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技术,除了能对数据进行深入加工处理,更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解决馆际资源的共享和传递问题。比如通过先进的CALls系统,便能完全的搜索所有资源,同时搜索结果也非常完整。另外还要设置简洁明了的登录和搜索界面,促使用户登录后对资源进行检索。这样的云服务模式,也解决了图书馆资源共享问题,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5)通过云服务建立嵌入式的虚拟环境。通过web2.0的交互工具,可以构建基于云服务的嵌入式虚拟环境,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图书馆平台,使他们能快速获取需要的资源。如今,嵌入式用户虚拟环境的实现方法包括了移动数字图书馆、RSS信息推送服务、个人桌面信息服务设施等。嵌入式虚拟空间中也包括了诸多不同的功能,可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比如某高校图书馆所开发出的工具条,可促使用户快速登录进去,并且为用户提供检索工具的入口,选择各种检索工具(EI、CSSCI、SCI等等),从而搜索需要的资源。用户还能借助工具条中的“图书馆动态”链接,获取关于图书馆的各种通知、资讯等[3]。使得用户在虚拟的空间里,获得更多有用的资源。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通过客户端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带来更多的便捷。

6)采用云服务来存储图书馆信息。通过采用云服务计算技术,可以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存储,从而更加方便使用以及处理,提高便捷的程度。比如图书馆可借助云计算来对不同的数据库、文献资源进行合并检索,借助文献分析的功能,全面、准确的定位文献资源。举个例子,在应用云计算系统的时候,需要借助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存储。其中的数据存储系统包括了谷歌里的GFS,这是一种能进行延伸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可存储海量数据,并对访问进行兼容。此外,主服务器能控制全部的元数据,使得不同服务器之间进行通讯,获取更多有用的服务信息。而且在如今的图书馆拓展服务中,也用到了各种不同的通讯软件,从而实现信息的交流以及沟通,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便捷,更加快速[4]。

3 结语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过去的单一模式和结构已经不再适用。为了满足用户对文献知识方面的需要,高校需要建立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资源共建体系,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实现资源的传递和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全面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