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背景探究区块链技术在档案馆的运用

2021-04-15 01:08:47梁德珠
卷宗 2021年19期

梁德珠

(龙门县档案馆,广东 惠州 516800)

区块链技术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技术,是一种高度共享并且十分严密安全的数据储存技术,也被称为分布式账本。顾名思义,区块链技术是将数据存储在区块中,并由“链”将其根据时间顺序组合起来,并且每一个区块包含上一个区块的索引,当新的数据储存时,又会形成一个新的区块,如此反复,变成了一个集成的数据链。区块技术的最大特点则是去除了档案管理中的中心化,即完成了去中心化,下面将分析区块链技术的几个优点,并分析如何将其运用到档案馆中。

1 搜索的简便全面性

大数据时代,数据充斥着大量、多样、低价值密度的特点,这虽然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档案归整的全面,但是这也给某一数据的指向搜索和前后追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区块链技术优势之处就在于它提供了时间戳的概念,每一个数据在录入时都会产生一个固定的时间戳,表明了某一数据是在某个时间录入的,而由前后区块的联系,很容易找到该数据在之前亦或者是之后的变化,这也就是说明区块链技术包含了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在档案馆中,储存的档案包含人文地理、历史典故、区域地貌等涵盖我国五千年历史的信息,在搜索某一特定并且详细细微的数据时极为复杂,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音视频档案信息的添加,要想找到极其详细的档案会花费极长时间,大大影响档案馆工作效率。但一旦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档案馆中,就可以根据每一区块首页中的索引进行多次搜索,而且由于区块链独有的特性,相关数据也会随之而搜索出来,因此相比较传统的档案馆来讲,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数据全面性和搜索的简便性与关联性是其无法比拟的。

2 数据库的严谨性和数据的完备性

关于数据库的严谨性和完备性,就不得不提到区块链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开源性和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舍弃了将数据存入中心电脑(即指由一台电脑进行编辑和储存),再将特定数据从中心电脑向其他电脑分发的过程,而是将每个参与数据编写输入的电脑设为一个节点,储存全部数据。相应的每一个参与编写数据的节点都需要遵从一个协议,以确保该数据的真实性,并且每一个节点将整个区块链将根据P2P技术发送给全部其他节点,这大大确保了数据的完备性。另外,由于区域链技术的特点,当一个区块形成后,下一个区块链形成时该区块链并无法被篡改,这大大保证了数据的严谨性。将其运用在档案馆中时,这不仅可以解决数据量缺失和数据后期被篡改的问题,可以保障档案的延续性、包容性和真实性,有效防止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给档案上传提供了便利途径,改革了档案硬盘运输、纸质输送的不稳定性,并且使档案无时无刻进行更新,加强了档案的了有效性,使档案提供者可以无时无刻对档案进行修改和对破损档案的修复,这就是区块链技术中开源性在档案管中最重要的应用[1]。

3 数据查看编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数据的交换和编辑是大数据时代经常发生的一件事情,那么对于保证数据的私密性和数据的灵活性,区块链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非对称加密技术和附加脚本。对于处理数据的每一个节点来讲,有着一个公开可见的密钥被称为公钥,被用作加密信息,通俗来讲,相当于我们社交账号上的昵称,另外有一个仅自己知道的密钥,被称作私钥,用来解密信息,这一举措极大地加强了数据的真实性和来源的可靠性。另外附加脚本也是对于输送数据的灵活性有着很大的提高,附加脚本就相当于某一种条件,即在交换某一种数据时双方所达成的共识,与密钥相搭配使用,可以完美解决数据只能同时拥有公钥和签名才能查看的这一特点[2]。在档案馆的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解决档案的安全性问题,像是个人信息、重要机密文件和交易协议等重要档案,通过密钥的筛选和脚本的限制,在数据移交给其他单位时,可以有效避免外在入侵和非相关人员的查看,给档案馆的信息安全部门减轻了巨大压力,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记忆性,极容易查清谁看了档案、谁发送了档案,避免了数据的滥用。净化整个大数据档案体系,助力我国提升档案馆可靠程度,加强文化自信,切实贯彻档案馆的深度开发,为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资源共享,万物互联,可以强有力的保证数据库中数据交换的公平性和公开透明性,减少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档案代表了我国的文化底蕴,要想构建起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简洁的安全可靠的数据档案馆,就要深入开发区块链技术,使档案馆与时俱进,响应新时代号召。以创新创造的意识推动档案馆新型改革,贯彻落实档案工作公正向党的指导方针,保障文化思想方面的基层档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