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实现路径探思

2021-04-15 01:08:47
卷宗 2021年19期

孙 茜

(山东省青岛市台东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山东 青岛 26600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各企事业单位都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更新管理方式,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也应不断总结优化,通过运用现代化手段,引进高科技产品,提升管理效益,推动事业单位健康良好发展。

1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档案是历史人物事件的一个客观体现,档案以纸质、音像等载体客观记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时代的发展进步,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和科技设备手段相结合已经成为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一个主要的手段和方法,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

2.1 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高,软硬件配置落后

近年来国家制定并修改《档案管理办法》和《档案法》,为事业单位的规范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标准,但部分事业单位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认知下,没有充分认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未得到足够重视,致使部分档案工作投入资金不足,档案管理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差,场所设置不合理,未达到“八防”要求,档案管理不规范,卫生环境差,档案保管要求未得到有效落实,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存在明显缺陷。

2.2 人员素养偏低,学习不积极

因种种原因,目前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岗位的人员大部分为年纪较大的,有的未经过系统学习,其职业素养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档案管理概念淡薄,专业化程度不高,有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再者部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变动频繁,使得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方面出现纰漏、不规范等现象,档案管理工作难以高效开展。

2.3 档案管理不规范,制度落实打折扣

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档案管理制度,但在落实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的行为。有的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够顺畅,档案收集有疏漏。有的单位档案的收发借阅未登记造册,造成档案文件丢失。有的单位组卷和具体保管等方面缺乏规范性,擅自销毁档案。此些问题的背后,实质上都是相关单位领导不够重视,机制不够健全,责任主体不明所造成的,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末端落实上打了折扣。

3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代化路径探索意见

3.1 领导层高度重视,突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单位领导的重视是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自上而下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建立问动协调机责联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升管理效率。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在年初的时候档案管理工作有预算,对档案维护、维护、抢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突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3.2 引进科技成果,完善软硬件配置

加强对档案管理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当今社会的主流前沿技术为参照,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梳理出制约档案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优化改良方案,引进高科技设备,科学合理地研究出一套在本单位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系统。在提高硬件软件配置的同时,优化档案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使档案管理工作在运行中不断完善改进。

3.3 加大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档案管理的软实力

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团队是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运转的核心力量。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专业特点,熟知档案管理规定,还要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运用网络开展档案管理。对外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对内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操能力,定期开展档案管理交流会,经常交流管理经验,分享好的做法,提升档案管理软实力,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3.4 优化档案管理制度,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不断优化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创新档案管理理念,积极地引进国际最前沿的档案管理方法,在档案管理可靠性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明确各级的职责,建立档案管理小组,定期检查督导档案管理工作,并与各类考核直接挂钩,对发现的问题要组织及时整改及时总结并表彰优秀单位和个人,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借此提高管理人员的重视度。进一步完善岗位、人事、工资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提供晋升、进修、加薪、提高福利奖金等方式,增加档案工作者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责任感,激发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动力。

4 结束语

相关单位领导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站在时代的前沿思考事业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完善相关软硬件配置,引进管理人才,加强人员培训,强化管理制度落实,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与监督,提升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益,从而推动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