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朋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在乡村振兴当中,我们不能忽视博物馆的重要性,博物馆作为传播公共文化的重要平台,在民族整体文化素养的形成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时期的乡村振兴建设工作要从文化入手,从博物馆建设入手,以文化为驱动力,带动广大农民自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识,从而更好地开展经济建设,实现乡村经济、文化双振兴。
多年来,我国一直关注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一些农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实现了脱贫致富。农村集体收入增长,一些村子开展对一些破旧的房屋进行翻修甚至重盖。虽然建设工作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树木被损毁,从而导致乡村文化遗产逐渐减少。而且伴随着城镇化工作的开展,城市圈逐渐扩大,城市周边一些村落逐渐消失,成为厂房。在这一过程当中,伴随着拆迁和征地工作的实施,一些古建筑损毁的事件也偶有发生,这是因为乡村文化资源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文化遗产的年代可能较为久远,经过长期的演变,人文建筑可能破旧,需要修缮,自然景观可能需要保养和维护。由于文物部门长期以来的资金较为匮乏,对于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提供的支持自然不多。部分农村将经济发展成果放在了修桥铺路等方面,对于文化资源的重视不足,所以能够拿出的资金也是有限的。有农村的百年古树,树龄较长,枝干有坏死的现象,然而农村因为保护力度不够,资金有限的原因,只能用水泥填补枝干的漏洞,在外围加装围栏不让行人靠近,以此勉强维系古树的生命。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使得现代农村经济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过程当中,人们的文化观念却没有相应地提高。乡村物质生活得到了丰富,但是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依然匮乏,乡村文化生活内容单一。农民学历较低,对于文化生活的认识不深,而且随着青壮年进城务工现象的增多,农民文化生活的需求量也逐渐减少。
在乡村里,有一些非常著名的文化遗产,例如,浙江乌镇、安徽宏村,这些著名的小镇、村落有许多十分古朴的建筑,这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开展,一些古朴的建筑被破坏,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所以,想要以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就必须要首先重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博物馆需要发挥作用,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首先,博物馆要派出专业的人员到农村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当前农村文化遗产的现存数量,对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定级,之后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实行一村一方案,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江苏吴中区陆巷村的做法值得借鉴,当地通过多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了当地居民+博物馆工作站+开发公司+旅行社的完整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体系,重视古村落、民俗、手工艺等多种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结合产业、水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从而将陆巷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旅游村。
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过程当中居于特殊地位,必须坚持创新和真实相统一的原则,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准确地向人们提供文化资源的信息,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意性,以文化创意为文化资源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催生新的文化产品,从而提升文化资源的时代性价值。浙江宁海的“十里红妆”博物馆,以展示婚俗嫁娶文化为主题,随着文化创意活动的开展,拓展出了电影、歌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从而可以广泛推广吴越民俗文化。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新时代的农村建设提供了支持,那么,想要建设现代农村,除了要加强经济建设,提升农村物质硬实力之外,还要以文化建设提升乡村的软实力。一些农村的历史悠久,古代名人较多,启示博物馆可以加强对村史文化的研究,挖掘其中的文史资源、民俗资源等内容,之后将学术成果加以发表,从而为地方文献和图书馆工作提供支持。例如,山东莱芜黄庄村的黄庄起义纪念馆成立一年后,博物馆工作人员派遣人员到村内进行调研,记录革命文物和背后的乡村风俗,组织村民成立研究小组,村民很快就成为村史村俗的“研究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挖掘和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影音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都可以被运用到文化挖掘和传播工作当中。当地博物馆可以派遣专业人员来到乡村,利用VR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呈现一些古迹的原貌,从而为人们带来新的感受。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工作,首先要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人人培养良好文化意识,人人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这样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博物馆可以与村委会开展合作,开展文化宣传讲座等活动,教育广大农民要增强文化古物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文化馆、艺术馆的工作人员来到乡村,为农民提供艺术表演,文艺下乡,提升农民文化修养。面对越来越多热爱学习的年轻村民,博物馆应积极利用的历史、文物、艺术及智力资源,经常推出新的主题展览、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等,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网站等媒体传播知识信息,将博物馆进社区、进乡村的活动常态化。
在建设文明乡村的过程当中,一些村落要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代社会一些人们厌倦了高楼林立的城市生活,更加向往恬静自然的乡村美景,乡村游正在兴起。一些村落可以结合一些文化资源,整修农村庭院,修缮古庙、古祠堂,整治污染的河道,营造青山绿水的乡村风貌,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乡村旅游,带动旅游业繁荣,让农民享受文化福利。乡村博物馆就成为今后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乡村文化资源丰富,祠堂、庭院、古庙、古树等资源星罗棋布,村落与当代博物馆开展合作,对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将这些资料展示在博物馆当中,供外来游客欣赏。再打造一条旅游线路,让游客品尝农家饭、欣赏农家小院,从而便可以打造良好的乡村文化品牌。
博物馆属公益性文化机构。在当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背景下,重新认识其公共文化服务的属性需,盘活可利用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将社会服务功能向学术科研、国民教育、经济建设、百姓生活和文化交流等领域深度拓展。随着新发展理念的实施,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乡村文化振兴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部分,今后的博物馆要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