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杜娟,刘是亨,李 倩,张家瑜,袁 阳,周梦涵,朱里莹 (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历史名园是需要特别保护的园林,它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代表性的造园艺术。历史名园具有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的特点,是一种特殊的历史保护遗产,拥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1]。历史园林大都属于皇室或贵族,其面积大、生态环境好。对现代城市而言,历史名园有改善其生态环境,维护其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研究历史名园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内容分析软件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游客的使用信息[2]。网络大数据分析可以分为文本分析、视频分析、音频分析和社交媒体分析[3]。文本分析的重点是社交网站和博客生成的文本信息。网络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比,具有数量大、种类多、速度快和价值密度低的特点[4],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特点,研究人员在收集数据时可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外国学者利用网络大数据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的情感研究[5-6]和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分析[7-9]。后来,中国学者也展开了相关研究。目前关于历史名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历史名园的生态文化绩效评价、空间布局、游客满意度和水质净化等方面。郭闽[10]以福州西湖公园为例,提出游客关注的焦点是福州西湖公园的特色,提高公园特色,明确公园定位,具有重要意义;范悦微等[11]通过网络文本对福州西湖公园游憩资源进行评价,提出应抓住核心重点发展,为参访者提供不同的文化体验;林玮[12]从区位特征、景观特征以及管理模式三个方面,对福州西湖公园的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评价;李紫光[13]提出利用再力花、慈姑、翠芦莉、鸾尾、美人蕉、梭鱼草六种水生植物净化福州西湖公园水体。游客偏好可以反映出某一时期游客的需求和喜好,而目前对于历史名园游客偏好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以位于福州市城市核心区内的历史名园——福州西湖公园为例,通过对福州西湖公园的网络评论的整理和分析,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分析游客对福州西湖公园的使用偏好。以往学者们的研究都是对整个网络文本大数据进行分析,未对文本进行分类,导致评论往往偏向一方。本文对网络文本数据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正面情感类和中性、负面情感类。这能全面反映游客在福州西湖公园中的使用状态,为福州西湖公园发挥其科研、游览、休闲等功能提供参考[14]。
西湖公园在福州市现有的古典园林中,是保存最完整的公园。人称“福建园林明珠”,名列全国前茅。福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州市中心,已有1 700多年的历史,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现占地面积为42.51 hm2,其中陆地面积为12.21 hm2,水面面积为30.3 hm2。福州西湖公园具有苏州园林的古典风格,每天都有游客游览福州西湖公园,并在各个网站留下对福州西湖公园的评价。这为福州西湖公园的游客偏好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
图1 福州西湖公园平面图
此次研究利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选取了具有福州西湖公园评论较多的网站:携程网、大众点评网、美团网、途牛网、猫途鹰、马蜂窝和微博等七大网络平台。研究截取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的游客评论数据,以“福州西湖公园”为关键词搜索相关评论,提取到1 624条原始数据,删除各网站发布的相同评论、图片和视频评论,获取了1 541条有效评论,具体见表1。
表1 福州西湖公园网络评论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网络文本分析法又名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客观的研究方法,它的分析对象是文本的内容。网络文本分析法通过爬虫技术可以获取相关信息。与调查法和实验法相比,获取数据的方法更简单、更自由。内容分析方法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内容挖掘系统软件进行分析。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是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沈阳教授开发的内容挖掘系统软件。此软件能够对获取的文本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具体操作如下:将7个网站上收集到的相关文本数据进行整理,对文本进行初步处理,统一文本中的近义词和同义词;对文本中的公园内的特有名词进行统一,并建立它的专有词典;将初步处理好的文本保存后,利用ROST软件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情感分布、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以及分类词频等分析[15]。
情感分布分析的目的是游客网络文本中的情感词汇,表达游客对西湖公园的态度和情感及其分布。经统计分析,积极情绪词为542个,占91.55%;中性情绪词为29个,占4.90%;消极情绪词为21个,占3.55%。由此可见,游客对福州西湖公园总体印象良好,其中积极情绪主要表现在“旅游”、“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榕树”等方面,消极情绪主要表现在“嘈杂”、“垃圾”、“拥挤”等方面。
福州西湖公园评价的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如图2所示。其中,词与词之间的连线越多,说明联系越密切。在对福州西湖公园的评价中,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图形成了福州、西湖、公园三个中心词。“公园-西湖”、“福州-西湖”和“福州-公园”的连接强度最高(见表2),排名前三。“杭州-西湖”和“福州-杭州”排名也较靠前,这表明“杭州”也有成为中心词汇的趋势,这说明在大多数游客的认知里,“杭州西湖”更加广为人知,福州西湖公园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特色,给游客以独特的文化感。排名第6、第8、第17和第20分别是“散步-西湖”“散步-公园”、“休闲-西湖”、和“休闲-公园”,表明福州西湖公园最吸引游客的活动是“散步”和“休闲”类的慢节奏活动。排名第7、第9、第22的分别是“历史-西湖”、“历史-公园”和“古典-西湖”,表明福州西湖公园中最吸引游客的特色是“历史”和“古典”。排名第14、第16和第18的分别是“免费-公园”、“左海-公园”和“博物馆-公园”,表明福州西湖公园的优势是“免费”以及西湖公园的区位优势。随后出现最多是“地方-公园”、“地方-西湖”、“市民-西湖”、“市民-公园”,表明福州西湖公园地理位置合理,服务半径大,很受游客欢迎,游客对其评价较高。
图2 福州西湖公园评价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图
表2 前40词汇连接强度表
2.3.1 游客正面情感词频分析
经过数据清洗、分类、统计和现场调研(如图3所示,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得到游客对福州西湖公园正面情感词频前50个词,将其分为游客活动、历史文化、景物和特色、区位优势、时间和交通六大类。从总体来看,景物、特色类和游客行为类的词频最多,其次是区位优势类和参观时间类,交通方式类和历史文化类的词频较少。西湖公园正面情感词频前50的词汇六个方面主要表现见表3。
(1)游客行为。对于福州西湖公园游客行为类的词汇按词频高低依次为:“散步”、“休息、消食”、“玩牌”、“划船”、“踏青”、“遛娃”、“闲逛”和“放风”。其中,“散步”、“休息”、“消食”的词频是最高的,西湖公园的慢节奏使得它成为人们散步休闲的首选。调研结果发现:福州西湖公园的主要使用人群是中老年和儿童,一些简单的活动设施更受游客欢迎。
(2)游客偏好的历史文化。对于福州西湖公园历史文化类的词汇按词频高低依次为:“历史”、“1 700多年”、“古典”和“最完整”。这些词汇体现了福州西湖公园历史名园的特征,其中“历史”、“1 700多年”、“古典”是游客对福州西湖公园的第一印象,也是福州西湖公园最能够吸引游客的文化内涵,历史名园的旧时胜景对现代游客仍然具有较高的吸引力。通过调研可知,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都希望通过游览福州西湖公园来感受其历史和文化。
(3)福州西湖公园的景观和特色。对于福州西湖公园景观和特色类的词汇按词频高低依次为:“很美”、“大”、“木栈道”、“鸟语花香”、“夜景”、“亭子”和“免费”等。这些体现了福州西湖公园面积大、停留空间多、空气质量高、景色优美且景观丰富。福州西湖公园的免门票制同样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
图3 福州西湖公园正面情感词汇相关照片
表3 西湖公园前50正面情感词汇词频统计表
(4)福州西湖公园的区位优势。对于福州西湖公园区位优势类的词汇按词频高低依次为:“左海公园”、“省博物馆”、“美术馆”、“开放式”、“三坊七巷”、“地标”和“近”。福州西湖公园和左海公园省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三坊七巷这些福州著名景点距离较近,由于这个地理优势,使福州西湖公园和其他景点连接融合,形成福州的“大文化景观圈”,增加了西湖公园对游客的吸引力的同时也能降低西湖公园高峰期的人流量压力。
(5)游客参观公园的时间。对于福州西湖公园的参观时间类词汇按词频高低依次为:“周末”、“节假日”、“回忆杀”、“一日游”和“金秋”。周末和节假日公园的人流量较大,且公园的使用人群以老年人为主。其中,最受欢迎的季节是凉爽的秋季。
(6)游客交通方式。对于福州西湖公园游客交通方式类的词汇按词频高低依次为:“便利”、“公交车”以及“直达”。这反映了游客大部分是搭乘公交车到福州西湖公园的,游客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公交车。居住地离福州西湖公园较近的游客则以步行的方式前往西湖公园。
2.3.2 游客中性和负面情感词频分析
经过数据清洗、分类、统计和现场调研(如图4所示,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得到游客对福州西湖公园中性和负面情感词频前50词,以客观的态度将其分为五类:游客行为类、历史文化类、公园管理类、公园设施和整体印象类(图4)。从总体上来看,西湖公园本身的整体印象存在的问题最大,其次是公园设施和公园管理问题。西湖公园中性和负面词频前50的词汇五个方面主要表现见表4。
图4 福州西湖公园中性和负面情感词汇相关照片
表4 西湖公园前50中性和负面情感词汇词频统计表
(1)公园整体印象类问题。其中,“破败”、“萧瑟”、“不如杭州”、“太热”、“小”和“失望”等所占比例较大,其反映了福州西湖公园的年代久远,设施维护不善以及杭州西湖在广大游客心中拥有的独特地位。这说明了福州西湖公园的特色景观不足,未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2)公园管理和公园设施类。福州西湖公园的公园管理主要存在“设施维护差”、“水脏”、“木栈道窄”、“路窄”、“违规收费”、“划船收费贵”和“卫生间少”等问题。“设施维护差”、“划船收费贵”反映了公园管理系统不完善;而“水脏”则反映了福州西湖公园水体存在污染问题,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实地调研,笔者发现福州西湖公园部分水体流动性差、水流速度慢,水质差。公园的水面垃圾打捞工人不足,部分湖面有垃圾;“木栈道窄”、“路窄”和“卫生间少”是因为福州西湖公园设计之初的定位是贵族私家园林,后发展为开放式公园,服务对象的改变和增加导致了公园高峰期游客过多,超过公园的游客承载量,降低了游客游园体验。
(3)游客行为类问题。游客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挤”、“人多”、“乱扔”、“吵”、“践踏植物”和“孩童便溺”等。“挤”、“人多”一方面说明了福州西湖公园游客多,另一方面说明了福州西湖公园面积不够大,在节假日或周末无法承载过大的人流量。“乱扔”、“吵”、“践踏植物”和“孩童便溺”则反映了来园游客的素质有待提高。
游客对福州西湖公园的总体评价是正面的。由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可知,西湖公园最让游客流连忘返的特质是它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以及其作为历史名园的完整性。在游客行为活动偏好方面,最主要的活动依次是休息、散步、跳舞等慢节奏活动。游客最喜欢的公园文化是福州西湖公园1 700多年的历史感以及公园内建筑和景观展现的文化感。福州西湖公园的免门票和公交直达便利性使其更受游客欢迎。同时,游客反映福州西湖公园存在破败、文化氛围不足、水质污染、公园设施维护不善、木栈道窄、游客吵闹和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针对福州西湖公园存在的问题,对福州西湖公园的提升改造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旧胜景宣传的同时,构建“新胜景”分摊游客压力。福州西湖公园的旧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对游客仍具有吸引力,应加大对旧西湖八景的宣传力度。福州西湖公园除了能够为游客提供娱乐类服务外,还应体现其教育作用。例如在景区增设标识牌、关于福州西湖公园发展史的文化长廊和文明宣传标语等,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也深入了解西湖公园的文化内涵,明白历史名园的重要性和不可再生性,以此敦促游客爱护历史名园的环境,杜绝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在新媒体发展时代,可利用互联网的普及性和覆盖性,加大对西湖公园的宣传。让福州西湖公园的“旧胜景”更贴近游客,将“旧景”玩出“新花样”,拉近公园和游客的距离。建议举办关于公园历史文化的体验活动,吸引游客打卡、拍照;针对园区内的历史文化景点进行规划,构建“新胜景”,提升福州西湖公园的知名度。
(2)串联周边文化景观,通过“大文化景观圈”导流。一方面,在公园人流量高峰期间,限制游客数量,增强治安管理,打造舒适安全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福州西湖公园的区位优势,提高西湖公园与周边景区的融合度。例如将福州西湖公园和左海公园、福道的景观连接起来,通过“大文化景观圈”导流来分担福州西湖公园的游客量压力,保护西湖公园的建筑和景观。
(3)加强设施维护与管理,以适应大游客量的干扰。保护好福州西湖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极力维护其生态环境。具体包括:提高对园内建筑和景观小品的保护意识;对园内部分建筑进行扩建,例如加宽加固环湖木栈道,保障游客安全;增加厕所和垃圾桶的数量,满足公园内游客的需求;加强福州西湖公园的治安管理,限制园内车辆通行,避开游客游览时间;合理设置园内休闲娱乐设施的费用;加强水系统的处理,如全方位调查公园上游的污染源,对公园周围的排污口进行拦截和整治,避免污水直接排放入湖;在水域内种植适量的水生植物,消耗湖水营养的成分,释放O2,增加水中溶解氧,改善湖水水质。
历史名园是一定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造园艺术呈现,是一种特殊的历史保护遗产,拥有不可取代的历史、文化价值。探究历史名园的社会功能和现代游客的使用需求之间的供需关系,对历史名园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