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伟
主旋律电影作为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媒介,是世界各国表述主流价值、塑造国家形象、弘扬国家精神的主要传播方式。相比于教科书式的抽象文字记录抑或生硬空洞的理论说教,它能通过完整的故事叙述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出更多的历史细节,因而更能达到震撼内心与触发思考的效果。近年来,中国式主旋律电影不断突破题材老套、内容僵化、台词生硬的瓶颈,在影片叙事与影像呈现上双重发力,努力寻求历史叙述与美学表达之间的平衡。可以说,中国式主旋律电影在带给观众视听审美享受的同时兼具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唤起观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尤其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百年风雨兼程,世纪沧桑巨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战争片标杆之作《长津湖》在国庆期间上映,该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异国战场,面临极寒严酷环境,在敌我装备悬殊、后勤物资匮乏的恶劣条件下,最终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钢铁般的顽强毅力、敢打必胜的斗争精神以及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更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与革命精神。在电影中,志愿军战士在敌人的飞机大炮的攻击下一次次冲锋、一次次倒下的场面更是让人潸然泪下,他们在面对死亡的那种脆弱和恐惧更是刺痛着每一个国人的心,让我们永远记住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永远是我们铭记在心的英雄。
一、三重叙事逻辑的叠加:生动诠释抗美援朝精神
《长津湖》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红色电影,与以往不同的是,该影片不再聚焦“高大全”式的个体英雄人物塑造,打破以往主旋律电影生硬、空洞的理论说教,且该影片并未停留在对历史事件、战争场景的浅层叙事与简单复刻上,而是通过增添叙事逻辑的层次,生动诠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1]影片《长津湖》通过叠加叙事逻辑将长津湖战役中的诸多内容投射在家、社会、国家这三个层次上,生动诠释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个层次,起始于“家”这一层面,描绘出一幅国家战争背景下的家庭图景,展现了中国人在“小家”与“大家”之间的取舍与排序。影片《长津湖》首先呈现了浙江一渔村中的普通家庭,家中次子伍千里抱着大哥伍百里的骨灰归家,大哥伍百里牺牲在离浙江老家五百里之外的淮海战场,二哥伍千里在家只待了一个晚上,就接到第九兵团集结命令重返部队,弟弟伍万里偷偷跟部队一路北上奔赴朝鲜战场。影片由“家”展开,推动剧情往下发展。“家”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基于血缘关系构成的情感共同体。尤其是在中国社会,一提到家,往往与依靠、温馨、团圆等意象联系起来。受儒家思想影响,“家天下”构筑起中国人关于家的想象,“家”与“国”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国”亦是中国人的“家”,“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2]。那么,当家庭这一“小家”与国家这一“大家”发生冲突的时候,该如何抉择呢?事实上,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早已作出回答,这些先进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正是从“家”出发进而实现国民意识的觉醒,意识到维系“家”的前提是国家主权的存在,陈独秀从“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到为革命先后失去两个儿子,李大钊为革命英勇就义,毛泽东儿子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影片《长津湖》中,伍千里仅归家一天便接到第9兵团召集令,父母虽深深担忧却没有劝阻。伍千里对父母说:立春就回来,回来给你们盖房子。舍小家顾大家,只有卫国才能保家,这是深存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排序。
第二个层次,内隐了“社会”这一层面,展现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斗争精神,彰显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力”。影片《长津湖》再现了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国第10军在朝鲜半岛长津湖地区的殊死較量。时隔71年,朝鲜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这段历史至今仍惊心动魄,引发跨越时空的共情。“打得一拳开,免得白拳来”,这场共和国“立国之战”不仅立住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更奠定了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因素有很多,而文化力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能够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得以实现的。由新文化运动掀起的“反传统”浪潮,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造的革命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前所未有的嬗变,进而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交往方式与价值取向。影片《长津湖》展现了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英雄事迹,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三不相信”既是杨根思的人生格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体现。面对艰苦的条件与强劲的敌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革命忠诚精神,永不言败、斗争到底。革命战争年代需要英雄人物,伟大的新时代更需要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战斗状态,这亦是推动中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所在。
第三个层次,汇聚于“国家”这一层面,维护国家尊严,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告诫侵略者:谁要是对中国的警告置之不理,谁就有可能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即使我们再弱,美国要把它的意志强加在我们身上也是不行的。”[3]这一积极政策维护了国家尊严。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中国即使再穷再弱,也绝不屈服,更不怕牺牲。可以说,这一决定“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4]。朝鲜半岛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既是从维护中国自身安全的根本利益出发,也是从支援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出发,更是从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出发。抗美援朝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防线,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为第三世界人民争取独立解放和发展进步提供力量源泉。有别于西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国勇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走自己的路”,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弘扬和光大了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既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又始终把维护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二、双方意志力的抗争:破解长津湖战役的制胜密码
七十多年前,面对令人恐怖的寒冷与后勤补给的严重不足,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军陆战一师展开了一场长达28天的大战,这场战役的残酷性超出了所有参战人员的想象,以致于中美军人都不愿回忆这场战争,被称为人类战争历史上最残酷的会战之一。在中美武器装备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中美之间武器和战术的较量最终演变为“双方意志力的抗争”。影片《长津湖》有这样一处细节,中国人民志愿军衣着单薄埋伏在冰天雪地里啃着冰冻的土豆,与之相反,美军众将士却全副武装吃着“感恩节大餐”。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保证士兵可在圣诞前回家结束这场战争,“圣诞节攻势”由此成为世界战争史上最具讽刺意味的词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意志力强大到为敌人所敬佩。影片中老排长“雷公”教育不服气的伍万里:“叫嚣自己人不算本事,让敌人服气才是真本事。”“冰雕连”就是这样一支令敌人服气的队伍,为了不暴露目标,志愿军战士爬冰卧雪,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至死仍保持着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就连美军也被这些“不畏死亡的灵魂”所震撼。
影片《长津湖》对70年前那场战役的艺术表达引发人们对长津湖战役制胜根源的深思,亦即为什么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够取得战役的胜利。对此,美军亦充满疑惑,中国士兵为什么不怕死?中国军队为什么能打赢?遗憾的是,美军仅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攻时“很可能服用了一种特殊药物”,他们始终未能参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的“制胜密码”。“冰雕连”在极度严寒下,完成了艰巨的战略任务,以钢铁般的意志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的精气神,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无畏牺牲的血性胆气、昂扬向上的战斗精神,被外国人称作“东方精神”。可以说,“冰雕连”是革命精神的缩影,已然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
长津湖战役的制胜根源不在武器装备、不在后勤补给,而在于意志力,在于人民军队在实战中不断锻造出的英勇顽强、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影片《长津湖》的导演、监制林超贤认为:“抗美援朝精神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精神力量,认真地说,这场仗赢是赢在意志,用意志去打败那个充满自信且强大的美国军队。”影片《长津湖》对革命精神的塑造更加符合现实主义的美学趣味,通过塑造立体化的革命英雄人物进而展现出更加真实同时更为人敬佩的革命精神。影片中,雷公用自己的生命带出标识弹,身体被弹片打得千疮百孔,下半身更是被吉普车压断,牺牲前表现出常人的疼痛与不舍,这更让雷公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军陆战一师作战处长鲍泽上校有一段回忆:“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战后,志愿军总部向兵团发出贺电:“你们在冰天雪地、粮弹运输极端困难情况下,与敌苦战一月有余,终于熬过困难,打败了美国侵略军陆战一师及第七师,收复了许多重要城镇,取得了很大胜利。这种坚强的战斗意志与大无畏的精神,值得全军学习。”[5]这种“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坚强的战斗意志与大无畏的精神”“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无不是革命精神的流露与体现。政治决定战争,而战争也可以影响政治。可以说,长津湖战役不仅实现了其军事价值,更展现出影响深远的政治价值。长津湖战役所塑造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7]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气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政治优势的体现。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精神力量更加重要。
三、一个主旨要义的贯穿:以革命精神强化国家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无论采用何种艺术表现形式,主旋律电影最终须落脚于服务国家需求、强化国家认同。国家认同是重要的政治心理因素,指向公民对所属国家的积极态度与情感,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影片《长津湖》深挖抗美援朝战争这座“富矿”,将集体主义、牺牲、奉献的主旋律叙事与思念、不舍等人之常情的大众文化叙事相结合,展现了当代人对革命歷史文化的认识与思考,集中呈现出昂扬向上的革命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的热情,引发时代共鸣。可以说,影片《长津湖》的热播起到了增强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作用。
记忆不仅仅是信息的留存与重现,对于集体而言,有价值的历史记忆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记忆容易因遗忘而消失,当下社会“一些传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不断流失,而这些隐性的精神财富,有的恰恰是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东西,甚至是最需要持久保护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依然是一个处于需要继续发展和不断完善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既需要通过不断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需要在发展中审视由发展带来的问题,包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消失的隐性宝贵精神财富”[8]。为此,社会发展、国家稳定亟待一种有效方式阻断这些隐性宝贵精神财富的流失。人们的认知、判断、情感不仅是在共时性的交往中形成的,更是在历时性的记忆生成中建构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对历史的社会性建构。”影片《长津湖》艺术化地呈现出了长津湖战役的惨烈与悲壮,与观众一起重温这份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进而引导观众感悟蕴含于其中的革命精神。红色记忆是中国式集体记忆的一种类型,亦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唤起人们对遥远革命中国的集体想象。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忘却历史,红色记忆既标识出“来路”,也指明了“去路”,既关乎执政党的执政安全,更关乎中国共产党文化基因的传承与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
影片《长津湖》中,有许多经典台词令观众“破防”,“这场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互动无疑包含了“当下人对过往的认识、思考和当下人的心灵的自我认识,每次重写都要与当下的时代产生共鸣”[9]。影片《长津湖》上映后不断刷新影史记录,引发全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热议,观众们跟随着影片情节不断向前推动,感悟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这种“现象级”的传播无疑是对革命精神进行建构的有效方式,有助于观众在新时代感悟伟大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进行符合时代特征的转化,最终达到强化国家认同的目标。可以说,影片《长津湖》的热播不仅仅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中的恢弘战争场景,更为广大人民群众上了一堂无与伦比的思政大课,不仅引导观众感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更揭示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层次意蕴。
结语
不得不承认,《长津湖》凭借其层次丰富、重点突出、主旨鲜明的特点成为一部震撼人心的战争巨制影片。影片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家—社会—国家”的叠加叙事生动地诠释出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又通过以“冰雕连”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钢铁般的意志而更加为人钦佩与动容,进而引导观众在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坚定信念的同时强化国家认同。正如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泽东精辟地总结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之道:“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这里的“钢”是指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军事补给等,而“气”是指军队的士气、决心和意志。说到底,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凭借的正是不怕牺牲、绝不屈服的“气”,最终赢得了这场正义之战的伟大胜利。可以说,凝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身上的这股“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伟大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绚丽一页。
参考文献:
[1][6]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7-8,10.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14.
[3][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80,103.
[5]齐德学.抗美援朝战争史(第2卷) [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127.
[7]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J ].求是,2021(19).
[8]吕培亮.精神层面的软实力是民族国家生生不息的原动力[N].社会科学报,2018-12-27(003).
[9]秦喜清.红色记忆与历史再现:关于党史影视剧创作的几点思考[ J ].电影评介,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