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性解读,还学生自主创新空间

2021-04-14 11:29曾艳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多角度菲利普文本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确实有新变化、新气象,但也不得不承认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部分教师仍然热衷于对文本的分析和讲解,往往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以教师对学生的文本体验和感受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的课堂貌似以学生为主体,但细研究起来,其实是学生依赖参考书,把别人对文本的解读当做自己上课展示的资本,学生丧失了阅读的主体地位。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曲解了文章本身的写作意图,使得文本生硬和模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尊重学生个性解读应先有“我说”,让学生的“我说”充分得到展示

我们在看待外物时,必须持有这样一个态度或方法:先有我自己对外物深入的认知,也就是先有“我说”,然后再去比较他说,再通过与他说的比较再来深化我说。没有先有“我说”,而去听他说,这种听就是盲听,结果极有可能被他说诱了去,而变成盲从,从而失却了自我,失却了创造力。如追星,就普遍存在这个现象,对于某一个明星,大家觉得帅,一些学生盲目都跟着去追。如看一部电影,别人说好看并陈述了一大通理由,如果你先没有自己对这部电影进行深入感悟和了解,便依着“从众心理”加入到“这部电影好看”的行列,成为围观事件叫嚣的看客。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不要先入为主,尽量不让主题先行,背景介绍先行。比如:《我的叔叔于勒》老师先出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学生就不再思考,很快就定义了菲利普夫妇不顾亲情,金钱至上的人物形象,而不會深入他们多重人物性格。我们要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考,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先说”,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学生的“说”。不断地宽容、尊重、关心、鼓励,不匆忙用老师可怕的语言去填塞学生说出的不够精准甚至未发出的声音。这样,学生那个才能够真实而自信地讲出自己个性的理解和感受。

二、尊重学生个性解读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自己的创造性感悟

老师应该把课堂显性主动权交予学生,从而还学生以自由生发、自由生成的课堂生命空间,真正成就尽显语言个性、思维个性从而生命个性得到充分展示。我们很多老师表面上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了,让学生自己来回答。实际上在语言上、思维上给学生做了很大的限制。比如:品评文章。

洪太尉见了,便唤那个道童:“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道童不睬,只顾吹笛。(节选自《水浒传》)

老师们一般的品评模板:这段文字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道童对洪太尉的不屑,暗含了道童的身份不一般。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对任何文章的品评就这个固定模板。

我们再来看鲍鹏山是如何评价的:

洪太尉见了,便唤那个道童:“你从那里来?认得我么?”【你是什么东西?】道童不睬,只顾吹笛。【当然不睬。你是什么东西?】太尉连问数声,道童呵呵大笑,拿着铁笛,指着洪太尉,说道:“你来此间,莫非要见天师么?”【突然一个反问,岂不知你是什么东西,还知道你要干什么。】太尉大惊,便道:“你是牧童,如何得知?”道童笑道:“我早间在草庵中伏侍天师,听得天师说道:'今上皇帝差个洪太尉赍擎丹诏御香到来山中”【“差”字后 “洪太尉”前,插一“个”字,妙。也就是一个“鸟”字的意思。自视好大一个人物,却也只是一“个”。】——《鲍鹏山新说〈水浒〉》

鲍鹏山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思维精妙地点评了《水浒传》的这段话。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做出反应,作出合乎真实的富有创见的反应。学生在读《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挽了史进的手,便出茶坊来”。生评:一个“挽”字精妙,写出了鲁提辖对自己喜欢的人“自来熟”。再如《红楼梦》这一段: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还强十倍呢?宝玉果然有造化,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服侍一辈子,也就罢了!”学生评:袭人“好心机”啊,讨好了宝玉,又笼络了王夫人的心。“自来熟”“好心机”就是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读出了学生自己的理解。

三、尊重学生个性解读应给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合理的探索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经历、体验、认知不一样,对事情的看法也不一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尽量多角度多层面对文章进行合理的探索。

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一个人是好人或是坏人,我们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一个人。比如:《项链》中的玛蒂尔德的形象是丰富而多面的,她追求上流社会,爱慕虚荣,当项链丢失后,她勇于承担赔偿,并用艰辛的劳动偿还债务,又看到她勤劳朴素的一面。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去品评人物形象。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大部分学生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读到的是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庸俗、冷漠、爱慕虚荣,也有同学读到了菲利普夫妇善良的一面。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财产吃得一干二净后,还占用了我父亲的那一部分。能花我父亲的那一部分财产可见我父亲还是比较善良的。菲利普夫妇这么势利也有他们的难言之隐,家里非常拮据,自己的女儿还未出嫁。电影《寄生虫》中语录:“因为有钱,所以善良。”有钱人更容易表现出善良的一面。如果有钱,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可能也可以表现得很善良。

当然,所有的多角度多层面创新性探究都必须是合理的,不能偏离文本误读,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能是哈姆波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文本,不能胡乱解读!

四、尊重学生个性解读应给学生建立起体验的情境、平台

为了让学生不抽象地去理解文本,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感受、发现,有自己真实的独到的体验,可以设置恰当的情境、平台。如口语交际《复述和转述》,如果我们抽象地教学生复述和转述的概念和注意事项,学生不能真正掌握复述和转述这个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设置传话游戏。在传话中发现每个学生不同问题,学生也在不断暴露自己问题中感悟、提升,从而掌握复述和转述这个能力。再如《那树》一文教学,老师为了让学生探寻“那树”的内涵,先让学生看灾难短片,然后在学生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让学生大胆设想,用心倾诉:如果你是那颗树,面对此情此景,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设置这样体验式的情境,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有了自己个性的理解和体会,对文章的主旨也有了更深的思索。——黄艳灵《那树》《语文名师经典课堂》。

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这一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得到充分体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给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让语文少一些“答题套路”,多一些“真诚流露”。更何况,在中、高考中,语文并不是考察学生有多么会“模式化”的答题,而是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多角度。所以,让学生爱上思考,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吧!给予他们一份勇气,敢于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借此不断创新和成长,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使自主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

[2]教学勇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帕克·帕尔默,2014.

[3]鲍鹏山新批《水浒传》[M].岳麓书社,鲍鹏山,2018.

[4]语文名师经典课堂.黄艳灵《那树》[M].山西教育出版社,刘远,2016.

[5]语文名师经典课堂.马晓奕《变色龙》[M].山西教育出版社,刘远,2016

【注: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级中学原生态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JK014QZX005)研究成果】

曾艳红,湖南省长沙市雅境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多角度菲利普文本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自己的歌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