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探究

2021-04-14 12:05陈曼坚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学科核心

基于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人才的需求,探求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是教师高效开展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推进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使命。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语文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师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高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一、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

(一)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2014年我国教育部研制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了要构建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2016年9月,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正式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为中国未来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

(二)学科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学科在2017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正确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为语文课程教学“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在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各学科课程教学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是落实教育任务、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形成的关键人物,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学科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和要求,明确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师学科素养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意味着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作为“工具性”的语言文字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也要强调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这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必须要拥有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语言文化知识和教学能力,还要拥有浓厚的人文道德情怀。

(一)扎实的语言文化知识基础。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培养“语言建构与应用”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知识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文课程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语文教师是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人,这要求教师必须要拥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交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不仅要拥有“一桶水”,还要“常换水”,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做到拥有优质的“活水”。

(二)思维和审美创造引导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语言文字知识的获得与应用,不断促进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批判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各方面思维品质的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品味,并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1]。根据“思维发展与提升”和“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两个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正确较高的思维品质和正确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本的内涵和运用法则,还要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引导学生发展各种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较高的文化素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这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要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有较高的文化自觉性,自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充分理解祖国文化的内涵,树立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自觉继承和发展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上述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以外,语文教师还要拥有相应的教学技能,用最恰当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要求

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价值观念,是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符合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理念和时代要求的所有素养的综合,结合核心素养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概括为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人格素养。

(一)理论素养。理论指导实践,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首先是国家相关政策指导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国家课程标准和相关纲领文件的理论要求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国家关于教育教学的相关文件是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了方向指导。其次是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充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理论,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最后是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理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工具,也属于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一部分,是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学生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

(二)学科专业知识素养。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除了一级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要掌握之外,其它相关二级学科的知识也应该有所涉猎,比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和民间文学等等。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授学生一定的语言文字和文学文化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三)教育教学能力。首先是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能力。教师有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技能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前提。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课堂评价能力是教师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有效教学互动、构建知识与师生之间联系的桥梁。这是教师以学科知识为内容,以教育教学技能为手段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是具有学科思辨能力。在核心素养时代,对语文教师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教学知识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具有不确定性,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对知识的选择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就算是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时代,同一位教师对知识的选择也会不同。语文学科的知识还具有广泛性,包含古今中外的丰富的知识,充满了各种纷繁复杂的内容,且优劣参半。这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在对教学知识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辨识能力,选择正确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最后是教育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部分,教师处在教学的最前线,较容易发现到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在教育科研中处于最佳的位置。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可以更加系统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教育教研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更加高效地进行教学。

(四)人格素养。教师本身就是一本丰富、形象、生动的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范本”,教师在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具有优秀的人格素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学生的典范。教师首先要具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所要求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将热情饱满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自己工作的激情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一名有爱的语文老师,让语文教育拥有“语文味”和“人情味”,培养学生浓厚的人文情怀,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成为学生正确审美的引领者;最后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结合时代培养人才的要求,不断吸收时代的优秀文明成果,与时俱进,做学生学习的典范,做一个对学生有人格影响力的语文教师。

四、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2]。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是新时代深化语文教育和课程的核心,是学生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当前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和挑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学科知识素养、教育教学素养和人格素养方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

(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规划和管理素养。自我规划与管理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合理明晰的规划,对自己在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自身发展目标有明确的认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等都有自己的规划。在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来对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进行思考,对自己应该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有充分的意识,规划好个人应该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以至于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使自身专业素养逐步趋向成熟和完善,也有助于克服职业生涯的倦怠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自身的发展。

(二)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学科知识联系。语文学科比其它学科更具综合性的特点,它是口头和书面的综合,也是接受和表达的综合,是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的综合,还和其它学科有相关性[3]。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不仅仅指的是教师对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还包括了解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求教师掌握本学科知识,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而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和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语文教学内容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等相关知识,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教师要打破学科的知识壁垒,构建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在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类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和思维训练。

(三)重视教育科研,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師所具备的深厚的学科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和重要途径[4]。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还有利于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落实。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具有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细心关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状态以及自身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科学理论知识研究来寻找解决的办法。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方面,教师自身要有足够的意识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其次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一定的科研平台,给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组建一支具有较强科研素养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培养科研型教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四)增强职业道德信念,培养高尚人格。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示范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的道德面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要注重个人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职业道德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道德素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安排相应的活动来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健全教师师德评价机制,表扬师德先进典范,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促使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全面提高。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语文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思维和审美创造引导能力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要求语文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和健康的人格。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有效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必须具有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规划和管理素养,提升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不断扎实自身的专业知识,重视教育科研,提升专业能力,树立典范,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储广林.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2):14-16.

[3]刘芳.新版高中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4]田存库.语文教师应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以提升专业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9(08):105.

陈曼坚,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硕士在读,专业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