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家乡美食

2021-04-14 03:54王力丽
走向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油茶小吃金黄

王力丽

人的胃最不好骗,人住在哪里,胃就喜哪里的饭,因为那是家的味道。肠胃是有祖籍的,能通向回家的路,家乡的美食,是留在肠胃的永久记忆。

小时候,最喜欢过年,说白了,就是惦记吃,那是每人每月有定量票证的年代。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在过年的时候,很奢侈的放开了,比如花生油,只有过年,才敢用小半锅的油,炸麻花、炸虾片、炸藕合、炸鱼等,想起这些,就不由自主浮现出热气腾腾的油锅里油烟四起的日子,那是一段烟火味特浓的岁月,春节期间家家炸货的香味,仿佛依稀可闻。

奶奶炸的小麻叶在我们楼里最出名,奶奶能将面擀得薄薄的,像纸一样。小半锅金黄透亮的花生油慢慢热起来,放进卷好的小麻叶,白白的麻叶逐渐变得微黄、浅黄、金黄,开始了它们的翻转腾挪,我的眼睛随着麻叶地翻动而转动。渐渐地,芝麻的香味越来越浓,我经常不顾刚刚炸出的滚烫,就立马往嘴里填,笑眯眯的奶奶总是叨叨着“都是你的,都是你的,可别烫着呀”。其实,麻叶凉透了更酥脆,但孩子的馋劲可等不及,即便烫得歪嘴呲牙的,但也一个一个吃起来没够,经常是忙着炸麻叶的奶奶一个也舍不得吃,经妈妈提醒,我们姐妹几个就使劲地往奶奶嘴里塞,你一个,我一个边塞边说着:“奶奶吃,奶奶吃。”开心的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超市商店都有了包装精美的小麻叶特色小吃,在本地看到时,见怪不怪、熟视无睹,可如果在异域他乡见到家乡的美食,不免会激起强烈的思乡之情。回不了家,吃一口家乡的小吃,能慰藉愁肠百结的思绪。味蕾是有记忆的,吃在嘴里,有了抒怀的感慨,似乎守住了味道,就守住了家,守住了乡愁。

还有一种小吃是济南独有的,有着百年历史,就是已录入非遗的济南名吃——油旋。邻居家的秋玲妈妈是白案好手,在那个食品紧缺的年代,能用仅有的白面或白面摻杂着小米面、棒子面,或粗粮细做,做成花卷、馒头、油旋、发糕、烙饼、包子、面条等,尤其是有技术含量的油旋,让大人孩子啧啧称赞。秋玲妈妈一旦做油旋,大家就知道来贵客了。香味吸引着我和秋玲站在灶台边看着,偶尔我近水楼台也吃过一次两次的,那是秋玲妈妈不忍看我们馋巴巴的样子。

印象中,这种一层层像金色和银色的绸缎环绕而成的漩涡状酥饼,巴掌大小,咬一口,软软的面香、细细的葱香扑鼻而来,嘴里立马荡漾着这双香的气味,不敢大口吞咬,怕碰掉酥酥的外皮,一小口一小口地咀嚼吞咽,让味蕾慢慢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美食。

最近在济南的宽厚里,尝到了弘春美斋的油旋,是卢利华制作的,她还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透着浓浓的历史弥香,我重新拿起这熟悉的金黄小吃,咬一口的刹那,流淌在岁月中的美好滋味犹如陌上花开,缓缓归矣,直抵心中最柔软的部分,那是萦绕了百年的心香啊。

童年滋味挥之不去。现在走到泉城路西口、省府前街附近,都会下意识找那些路边低矮简陋的、热气腾腾的小店,真想循着一条条狭窄的街道走进历史的另一面,让曾经欢天喜地的美味回归舌尖,回味一家人在一起的其乐融融的亲情,在绵绵延延的记忆里取暖,长久地留住那种甜蜜的滋味和幸福的味道。

小时候到了周末,爸妈领着我们姐妹仨,去逛百货大楼、泉城路,逛完后,就去省府前街附近路口的小饭馆,给我们仨每人一碗1角2分钱的肉丝面。如果不是在饭点,爸妈就会为我们各要一碗香喷喷的油茶。饭店里的油茶可比自己家做的香多了,油足,料足,自家做的哪有那么多的花生碎、芝麻碎、核桃仁碎。当一碗碗冲好的甜香浓郁的油茶端上来时,我们心中欢呼着,急于喝却因太烫身子欢快地扭动着。不管是油茶还是肉丝面,我们是那样的快乐而满足,那个缓慢时光的温情画面,明亮又柔软,杂乱又温馨。

心乱如麻闷闷不乐的时候,吃上一口家乡的饭菜,胃就舒服了,心就笃定了。

猜你喜欢
油茶小吃金黄
无边的旷野,一只金黄的老虎跑过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开胃小吃“丝娃娃”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金黄之诗
怕冷的小吃货 等
厦门品小吃
大家都爱吃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