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扶正生血汤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探讨

2021-04-14 07:39林呼黄喜文余新莲叶敏曾志威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白细胞骨髓粒细胞

林呼,黄喜文,余新莲,叶敏,曾志威

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梅州 514031

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之一,在控制病情进展和延长生存时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化疗药物可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多种毒副作用出现,其中尤以骨髓抑制最为普遍[1]。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以外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等;而严重骨髓抑制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继发感染风险上升,对于IV度骨髓抑制患者死亡率可达8%~15%[2]。目前,西医对于化疗后骨髓抑制多通过升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等对症药物进行治疗,但存在疗效稳定性差,需多次应用,继发不良反应多及价格高昂等问题[3]。中医学认为,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同时还会对机体气血/脏腑功能产生影响,造成脾肾功能异常;而近年来相关实验及临床研究则证实,中药方剂辅助应用有助于减轻化疗后药物毒副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从而达到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和治疗耐受性的目的[4]。2017年1月—2019年10月,笔者观察了自拟扶正生血汤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纳入标准 符合《临床肿瘤内科手册》[5]西医和《中西医结合肿瘤学》[6]中医诊断标准;经病理学/组织学确诊;年龄18~75岁;ECOG评分≤3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同意接受化疗及中药汤剂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具有详细个人和病历资料,便于统计及随访。

1.2 排除标准 恶病质;严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多种类型恶性肿瘤;精神系统疾病;妊娠哺乳期女性;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

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共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7.64±6.83)岁。观察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80±6.88)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3 治疗方法

2组化疗方案均选择标准的方案化疗,14d为1个周期,观察4个周期化疗。

3.1 对照组 对于出现II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患者加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2~5ug/(kg·d)。

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扶正生血汤辅助治疗,组方:黄芪 20g,麦芽 20g,熟地黄 20g,鸡血藤 20g,白术 15g,半枝莲 15g,怀山药 15g,女贞子15g,菟丝子 10g,当归 10g,佛手 10g,甘草 5g,每日 1剂,早晚分服,总计7d。

4 观察指标

①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水平进行检测;②采用全自动流式细胞仪对CD3+、CD4+及CD8+水平进行检测;③中医症状评分包括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及畏寒肢冷,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分[7],每项分值0~3分;④近期疗效评价依据《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8],分为CR、PR、SD及PD4级;客观缓解=CR+PR;⑤依据WHO骨髓抑制分度标准进行骨髓抑制严重程度判定[8],包括I、II、III及IV度。

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选择SPSS18.0软件;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结 果

1 2组患者外周血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 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指标水平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3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4 2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1760,P=0.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2组近期疗效比较

5 2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5%,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2857,P=0.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2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

讨 论

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而化疗是目前针对其最为常用和有效手段;但大量临床报道显示,化疗后继发骨髓抑制已成为导致治疗失败和生活质量下降主要原因[9]。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是目前临床治疗及预防化疗后骨髓抑制最为常用药物之一,其进入人体后主要作用于粒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刺激后续分裂、增殖及分化成熟进程;同时还可以诱导成熟粒细胞趋化、增强吞噬和杀菌能力[10];但相关临床报道显示[11-12],单纯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应用在改善外周血象和生活质量方面效果仍难以令人满意,且高昂治疗费用和多种不良反应亦进一步限制其临床应用。

中医学无“骨髓抑制”病名,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归为“虚劳”“血虚”范畴,认为化疗后可对机体多个脏器造成损伤,如肺气亏虚,脾胃失健及肾气耗损,久之则致气阴两伤[13-15];而机体正气耗损,气血无以生化则进一步造成血行无力,瘀血内阻,最终形成恶性循环[16-17]。故中医对于化疗后骨髓抑制当以益气生血,补肾祛瘀为基本治疗原则。本研究所用自拟扶正生血方组分中,黄芪大补元气、熟地黄补血滋阴为君;鸡血藤、当归补血活血,白术、淮山补气健脾,枸杞子、女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补肾养肝共为臣药;半枝莲清热解毒,佛手疏肝理气,麦芽消食和胃共为佐药,甘草则调和诸药以共奏标健脾补肾,补气生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当归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外周血液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水平提高,改善造血微环境,并有助于加快骨髓和造血干细胞增殖进程[18];黄芪具有提高白细胞数量及减轻化疗毒性等多方面作用[19];而熟地黄则可有效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激活干细胞造血功能[2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提示自拟扶正生血汤用于化疗后患者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改善外周血象,并有助于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白细胞骨髓粒细胞
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18F-FDG PET/CT诊断骨髓纤维化1例
白细胞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赞美骨髓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