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堂
说软道硬
一般情况下,世间万物,硬的东西比软的东西坚强且寿命长,甚至自然界到处充满了“欺软怕硬”的例子。如洪水来了先冲垮的都是软土、软坝;大风来了先刮倒的往往是根浅的植物、柔弱的植物;传染病来了,最先被击倒的肯定是身体软弱者;至于说动物界更是充满了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竞争。人与人的交往有时确实存在着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现象;国家间的较量又何尝不是如此,否则的话“弱国无外交”的话便不能成立了。因此人们为了能在世间立足,能让自己、家庭、单位、国家变得更好,便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话虽如此说,但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虽然从总体上说硬能胜软,但也并非永远如此。以柔胜刚、以软克硬的例子也不鲜见,甚至有时倒显得更普遍一些。老子的哲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举例说明:大刀能砍下人的头颅,但却砍不断空中的一根头发;牙齿坚硬易脱落,舌头柔软却伴人终身;让人脱掉衣服的不是凛冽的寒风,而是暖意融融的太阳;让鹅卵石臻于圆润的不是锤子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真正让人诚服的恐怕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信服等等。还可见世间无论如何庞大、精密的机器都要靠柔软的人去操纵;而就一个计算机来说,如果没有“软件”的话,它充其量只是一个空壳。发展经济固然是“硬”道理,但这个硬道理需要无数“软”件才能支撑。经济发展需要硬环境,但更需要“软”环境。调动人的积极性除了靠工资、奖金这些“硬件”外,思想工作这个“软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发展经济抑或其他工作,都应讲究系统观点,讲配套输入、协调发展。“软”“硬”兼施,肯定比只重“软”或只重“硬”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