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靓
(南通市图书馆,江苏 南通 226001)
互联网视域下,网络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生产的方方面面,不同的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正如总理李克强指出的“各领域要制定‘互联网+’发展规划”,图书馆也需要紧随互联网新业态,基于互联网优势为用户打造新的服务化、智慧化平台,从而使公共图书馆能够可持续发展。
如今,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入融合,图书馆也应该顺应这股潮流,通过“互联网+”这一手段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使新时代下读者的个性需求得以满足。具体来说:
公共图书馆应基于以人为本原则,从单一的服务理念中挣脱出来,注重服务形式、内容上考虑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深入、个性、细致服务。例如,宁波市图书馆为了解决用户能随时随地阅读这一要求,在2015年便建立电视图书馆、手机图书馆,推动“移动端智慧阅读”发展,这种做法不断延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也使阅读不再受图书馆时空局限。
目前,大数据在各行各业使用甚嚣尘上,图书馆也可以利用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用户的行为,预测用户的需求,以提高图书馆服务用户的质量。如图书馆可以借助于条形码、二维码等基本标识,了解图书馆用户的基本需求,以为其量身打造适合的教育培训项目。再如目前电视剧改编小说的事例层出不穷,很多IP小说经编剧改动后放映在电视上吸引了大众的注意,这导致一部分人在看到电视剧后回头阅读相关小说。基于此,公众图书馆便可以通过电视剧收视率,对用户的服务进行精准评估,通过评估分析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再购进相关的书籍,服务于读者。
公共图书馆应挣脱行业的限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跨专业、跨学科,创新图书推荐、阅读推广等服务项目。例如,在2014年,内蒙古图书馆基于互联网技术,推出图书馆与书店结合的“彩云服务”,这个服务要求读者持图书馆读者证,通过到馆率、点击率反馈自身书籍阅读量,图书馆再据此为读者到书店部分购书需求买单。可以说,该活动推出后,大批读者闻风而来,内蒙古图书馆也借此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在互联网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并不是简单的“借阅”场所,而是读者交流学习、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的场所。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共图书馆和读者的联系会越发紧密,并达到“双赢”的生态圈。例如,国家图书馆在2015年开放了“MOOC”(慕课)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平台,并在慕课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国图公开课”,为读者提供了诸多的精品视频课,也为读者与专家学者的交流提供平台,深受读者的好评。
现阶段,互联网不但改进了人们的思维,也使人们的体验、行为特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一现状,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推动“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跨界发展,加强图书馆与社会其他主体的合作,拓宽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具体来说:
互联网企业掌握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而公共图书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可以利用企业技术分析图书馆读者的行为数据,推动“技术平台与文化服务”的强强联合,共同打造“数字化阅读平台”,以满足图书馆用户的基本需求。例如,浙江图书馆是我国第一家与互联网企业(即蚂蚁小微服务企业)展开合作的图书馆,该图书馆率先使用支付宝服务窗口,在该窗口上读者不仅能检索书目,还能预约、续借书目,甚至还能预约抢票,享受海量的电子书阅览服务。再如网络上也会出现多种免费资源,但大都杂乱无序,图书馆可以与互联网企业相互合作,将网络资源整合,以获取相关文献信息,最终形成多种资源并存的文献服务体系。
众所周知,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囊括各种行业信息,为了吸引读者对不同行业知识的兴趣,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展开与其它各行各业的跨界合作。例如,杭州图书馆在2015年推出“工具图书馆”项目,这个项目每一季会针对某一领域有特定的活动,如第一季的活动主题是“春暖花开”,活动内容是利用社会众筹,与农业类企业合作,双方整合资源,只要读者阅读两本以上关于植物的图书便可获赠企业赞助的蔬菜种子,这些蔬菜种子由农场“免费提供”。这种活动不但主题鲜明、类型新颖,而且能让读者与大自然亲近,因此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广大读者的注意力。再如2019年时电视剧《庆余年》大火,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庆余年》则出现在周销量榜上。笔者认为图书馆也可以与《庆余年》作者以及发行公司进行合作,如开展相关线下活动等。
图书馆要想发掘“互联网+”下的跨界合作,必须打破固有的思想壁垒,基于网络眼光观察事物,寻求与其它企业的理念、方式、手段方面的契合度。 “公共图书馆+出版社”的跨界合作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利用与出版社的关系,图书馆可在馆内打造与热销书有关的文创平台、周边产品,让读者不仅享受阅读的兴趣,也让读者在图书馆内感受到更强的文化气息。如国家图书馆就直接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如四库全书笔袋、“庆赏升平”系列帆布包等等都获得社会民众的认可。
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咖啡厅”的跨界合作也很常见,在图书馆里设计公共休闲区,不但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范畴,也让读者享受了周到的服务。
综上所述,互联网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不但要建立全新的思维,还要推动跨界合作,要深入利用社会化的服务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只有这样,公共图书馆才能更新自己的服务范畴,完善自身的服务效果,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和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