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时代观的守正创新

2021-04-14 23:22
城市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世界时代

董 良

(湖南信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151)

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科学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从而制订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时代观是“关于时代及其性质的根本看法,是关于其内在决定因素、集中体现和外在表征的系统观点”,[1]包括时代性质、时代划分、时代特征、时代方位、时代使命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时代观的基础上,科学把握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动,深刻阐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守正创新,对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时代观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时代观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了时代性质论、时代特征论、时代方位论以及时代使命论。

(一)时代性质论

时代性质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世界范围内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与之相适应的是社会形态。习近平指出:“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2]这一论断坚持当今世界依然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性质的判断。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喧嚣一时,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困惑。为什么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竞争不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重新走资本主义道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能不能改变时代发展的趋势?习近平科学回答了这些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3]社会主义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需要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与各自的国情相结合。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3]苏东剧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当前,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快速发展证明,只要社会主义国家吸取经验教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社会主义一定会展示出相比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证明社会主义才是人类发展的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迫于两制竞争的压力,资本主义开始调整生产关系,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但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并没有缓解。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滞涨、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2020年以来西方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的混乱表现,充分证明了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克服基本矛盾。资本主义不可能阻挡人类发展的趋势,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二)时代特征论

时代特征是时代性质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表现出来,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也包括具体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阶级力量对比、国家关系、国际格局等等。习近平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4]从宏观上看,和平与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时代主题,是时代的主要矛盾。但深入到具体层面,21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发展水平、阶级力量对比、国家关系、国际格局等已发生了剧烈变化,呈现出“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阶段性特征。“大发展”主要是指随着科技革命的加速,世界各国的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物质财富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积累。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8年,世界各国的GDP从33.58万亿美元增长到85.79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从6.2万亿美元增长到39.34万亿美元。世界上最不发达的47个国家的GDP也从2000年的2 126亿美元提高到2017年的1.092万亿。“大变革”主要是指由大发展引发的各方面的变化,习近平称之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革命重塑世界,近代以来科技日益成为促进人类发展的最核心最关键因素。前两次科技革命分别造就了英国、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经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技术发明已经在重塑世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二是世界格局和力量加速演变。当前,西方社会矛盾重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力量迅速下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剧烈变化,西方国家对国际社会的控制逐步削弱,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势不可挡。“大调整”指的是各个国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政策上的调整,它是大发展大变革的必然结果。西方发达国家随着实力的下降,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内,民粹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全球化遭遇挫折。以美国为例,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的政策,将美国的绝对利益凌驾于世界规则之上,退出国际组织,发动贸易战,迫使西方盟友承担更多的军费开支,在反恐、难民等问题上不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认清西方发达国家强权政治的本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国际主张,希望中国引领全球化浪潮。

(三)时代方位论

时代方位是指某一时代在历史发展中的方向和位置,本质上是对某一时代政治经济状况的总体评价,以揭示其从何处来、现处何处、到何处去,时代方位即历史方位。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10“新时代”是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形象概括,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社会形态的“大的历史时代”的划分。而是在“大的历史时代”的视野下,从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外相结合的角度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阶段,开启了新征程,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改革开放后,我们以“社会主义”为底色、以“中国特色”为标志、以“现代化”为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3]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资本主义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使人类具有统一的历史进程。资产阶级及其学者据此一直标榜资本主义制度是永恒的制度、资本主义价值观是普世价值观、西方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唯一正确的发展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发展中国家纷纷照搬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起步阶段有的国家确实经济增长率很高,但是很快就走向了缓慢和衰退。这些国家普遍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到绝望的过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失调”、政治体制进一步“失灵”、社会融合机制进一步“失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西方现代化之路是老路,甚至是邪路;中国的道路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正如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4]12

(四)时代使命论

时代使命是指人类社会在每一个历史时代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如果说在17、18世纪,推翻封建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时代使命,在19世纪以及20世纪上半叶,推翻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时代使命,那么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全世界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52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科学而又及时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指明了时代使命。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丰富,习近平总结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4]58-59这五大目标凝聚了世界各国的共识,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习近平提出,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安全上要坚持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经济上要同舟共济;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生态上坚持环境友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4]60

二、习近平时代观的守正

习近平的时代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坚守了马克思主义在时代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人民立场

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时代是对人类社会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政治经济的宏观概括。在时间维度上,时代是指人类社会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空间维度上,时代以人类大部分地区的发展为依据。但本质上时代是社会集团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认识,涉及阶级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意识形态等等。因此,对时代的认识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反映了认识主体的价值立场和利益追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时代问题,并不是对他们所处的时代进行一般的分析和总结,而是从广大人民的立场出发,在分析时代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习近平坚守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人民立场,对时代问题认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习近平的时代性质论为我们认清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时代特征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中国人民把握当今时代的基本遵循;时代方位论为我们制订方针政策以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现实依据;时代使命论强调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命运与共,将人民立场从中国拓展到世界,应和了全世界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继承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核心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许多经典人物对时代问题有过精辟论述。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着眼于人类社会大的历史发展趋势,以生产力、生产关系为标准进行时代划分,“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5]由此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三形态说”“五形态说”,在这里,社会形态即时代。列宁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第一,从无产阶级斗争的实际出发,强调从阶级关系中把握时代的本质,“但是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6]第二,正确分析20世纪初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提出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抓住了时代的主要特征、主要矛盾;第三,根据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提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的著名论断,指明了时代发展趋势,鼓舞了广大无产阶级斗争的信心和勇气。邓小平敏锐观察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虽然世界在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关于时代的核心观点依然没有过时。习近平的时代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方面源于他对当代政治经济形势的科学把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另一方面源于他坚守这些经典人物关于时代的核心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正如习近平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2]66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科学方法

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时代问题。第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判断时代形势。习近平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的判断,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实际出发,提出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形势与党的十八大前比、与改革开放之初比,有了深刻的变化。第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实际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号角,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者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遵循的基本方法。习近平对时代问题的系统阐述,也是为了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何认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我们怎么办。第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全面认识时代问题。习近平的时代论既立足当前,深刻洞悉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又放眼长远,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进程出发,指出当今世界仍然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与此同时,习近平从国内、国外两个维度把握时代问题,既能深刻洞悉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及其本质,又能科学把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的发展变化。

三、习近平时代观的创新

习近平的时代观既继承前人,又以问题为导向,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针对性,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时代问题的认识。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内涵

习近平的时代观既继承前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基本原理,又以问题为导向,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第一,进一步概括了当今时代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认为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今时代的阶段性特性日益凸显,呈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在深刻变动,国际力量对比中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迅速崛起,科技的影响日益凸显。习近平敏锐观察到当今世界的这些巨大变化,提出当今时代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科学把握了当今世界形势。第二,首次提出并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方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结合民情、党情、国情的变化,创造性地提出时代方位理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现处何处。第三,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习近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远大的理想和现实的追求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阶级斗争出发,指出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是广大无产阶级的光荣使命。习近平一方面提出共产主义并不是遥远的梦想,我们要为之奋斗,另一方面指出随着人类交往的密切,各个国家休戚与共,特别是在面对贫穷、饥饿、瘟疫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问题时,应该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中国属性

习近平的时代观既放眼世界,又立足中国,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中国属性。第一,在语言上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气势。恩格斯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8]恩格斯在此谈论的是马克思建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但无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不断以术语革命推动理论创新,毛泽东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象概括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新表达阐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性;邓小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概念为出发点,阐述了他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习近平的时代观以“新时代”为核心概念,围绕时代问题,创造了大量的新术语、新概念,反映了习近平时代观的核心内容。如“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等等。第二,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把握时代问题。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一次质的飞跃,也是我们国家在“文化大革命”后内外政策大调整大转变的客观依据,但邓小平的时代观主要是着眼于对国际社会主要矛盾、主要趋势的认识和判断。习近平的时代观首先立足国内,指出过去几十年的努力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方位既是对过去几十年我国发展的充分肯定,也预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其次,习近平既看到我国的发展变化对世界的巨大影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世界意义,也指出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需要中国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三)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实践指向

习近平的时代观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第一,描绘了时代蓝图。习近平认为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任务,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梦想。有梦想才有方向,有梦想才会有动力。我们这一代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就是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要分阶段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党的十九大对此进行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4]28;“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29第二,规划了实践路径。习近平认为实干兴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斗争,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作用和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在政治建设上,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在经济建设上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文化建设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上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生态建设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四、习近平时代观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的时代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观,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增强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毫不讳言,苏东剧变后,世界上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失去了信心,信仰社会主义的人少了,怀疑马克思主义的人多了。习近平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形势,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胆识,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没有失败,我们依然处于马克思所指出的“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守,更重要的是拨开了当今历史迷雾,引导人们认清世界发展的大势,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于中国人民而言,就是要坚定“四个自信”,最核心的就是相信中国共产党,跟着中国共产党指引的道路前进。习近平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9]

(二)是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指导

习近平的时代观科学界定了时代性质和我国的时代发展方位,是我们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指导。习近平指出:“ 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2]66能否从时代出发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列宁指出:“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6]91-9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时代发展潮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目标,树立了新理念,采取了新措施,开启了新征程,取得了新成就。实践证明,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三)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

习近平的时代观阐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问题的认识,特别是时代使命的提出向世界人民清晰地展示了我们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愿景,有利于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论调从“崩溃论”转向“威胁论”,西方也凭借其几百年来积累的话语优势在国际社会误导世界人民。如果说过去我们是挨打、挨饿,那现在往往是挨骂。对此,习近平多次提出对外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的时代观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让世界真正看到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让理解中国、认同中国、学习中国的人多起来,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世界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e时代
e时代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e时代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