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华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医院人事档案是医院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一个人的身份、学历、资历、工作经历等多个方面的证据,关系到以后的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职称晋升,是人生轨迹的真实反映,是了解一个人的专业技能的重要通道。对此,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基础,是深化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要求。可以说,人事档案作为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档案,是展现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历程的重要证据,医院要想了解员工以往的经历,可以让人事管理部门直接查看档案,通过档案来了解员工的情况,不仅方便而且快捷。通过对员工个人经历的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秀才能,由此可以使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才干,这样才会促进医院各方面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当今,医疗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必须要实现档案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各大医院都必须结合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以使得自身管理的档案得到充分地利用,从而有效加强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信息化。
在医院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吸收现代的管理科学中的系统方法,以系统的眼光把控全局,通过对现代科学合理的手段的使用,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设备和相应的管理技术,从而能够使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很好地发挥,加强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有利于档案管理的改变以往的传统管理方法,变革为更加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早日实现档案管理方面的系统化和信息化,从而实现管理的智能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相比传统的管理方式更为显著的优点,首先它需要占用的空间此传统的档案保存空间小,这样它所能够保存的信息量就更大,其次它保存起来十分方便,不论是保存还是查找速度都是传统的管理方式所难以比得上的,另外,由于它的保存途径,使得它的保密能力也很强,这些优点都导致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法相比传统的管理方法,更适合现代档案管理的实际应用要求,会对档案管理的效率显著的进行提高。在当今世界,由于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普及,将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进行保存管理应用,已经是无法避免的趋势。只有充分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医院在人事管理方面才能适应当代工作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传统管理成本的浪费。
1)档案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当今社会,毫无疑问,再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实际情况,在传统的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对纸质的档案进行归档时,都是一次性的,要想对人员的信息进行补充,在档案量十分庞大时,操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这就导致医院在根据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安排工作时,利用档案无法了解到工作人员的真正能力,从而使他们无法发挥到自己真正的工作能力,也降低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这样的弊端使得档案的实际效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不能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今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从业人员的流动性也是越来越强,在医疗行业,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流动,使得人事档案在管理的过程中,只有在有工作需要的情况下,才对刚刚招聘的员工和新进离职的员工档案进行整理,如果档案的日常管理不能将工作人员通过努力工作所获得的成绩,或者通过不管学习钻研所获得的新技能及时表现在他们的档案中,那么内容不完整的人事档案,将不只是打击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的热情,更是给医院在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时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些都是对医院的发展极其不利的。
2)档案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能力不够。当然,如果想实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信息化,那么只是投入软件和硬件设备是无法达到目标的,如果不注重档案管理的人员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那么即使有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工作都是很难顺利开展下去的,更别提实现工作较高的质量水平了。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在多数医院特别是在地方医院里,他们对档案管理往往不够重视,很多时候档案管理部门都无法发挥它真正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多的一种就是,在医院的相关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岗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年纪偏大,难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也不深,职业素养不高。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当今社会,要想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那么就要求负责管理档案的人员具备优秀的设备使用能力,资料处理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极强的专业素质,对档案的作用有极深刻的认识,对需要更新的人员档案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更新。除此之外,在医院方面,除了任用具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外,还要配备专业的电脑等各设备的维护人员,及时对出故障的设备进行维修和升级。
2)加大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第一,医院就必须依照相关规定,购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所需的工作设备,例如相应的档案的管理电子系统、打印机、电脑等等,以及为其提供一个专门用于开展管理工作的机房,只有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基本的物质基础保障,才能更好地实现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专业性。第二,在对于人事档案的利用工作上,必须保证所提供的档案内容的真实,没有缺失的地方,还要确保它是及时更新的,并且将相关人员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料都进行了详细准确的记录,比如医院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工作能力、思想觉悟、个人的学习经历等等,同时还可以建立医院自己的局域网,通过把所有的人事档案和有关医生品德医生作风、工作能力等考核信息连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医院档案的数字化系统,从而通过对人事档案的科学归类,使人事档案更适用于实际工作要求,能够更完整、更准确、更详细地记录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使得医院更好地做好人员配置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便于医院各种工作的开展。
3)改变管理理念,加强安全意识。除了档案管理所需的设备投入,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对于各个医院的领导层,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实现档案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是何等迫切和重要,必须改变传统思维,转变为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理念,然后能够制定档案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具体规定,从而推动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实施。在档案管理的系统的完善方面,医院必须要依据实际情况增加在人力成本、财力成本的支出,投入足够的物力,通过对多种现代技术的运用,加强档案电子系统的安全性,避免各类病毒侵入电脑,造成信息档案的损失。同时,必须要求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拥有极强的安全意识,懂得定期对档案相关软件进行升级,注意计算机的病毒查杀工作等等,从而保证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避免因为软硬件的安全问题影响到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帮助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使人员从招聘到退休、离职全流程的电子化完成,保障了人员信息的保密、安全。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内容、技术、服务等方面全方面的整合人事档案管理资源,使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人员效益充分发挥,人尽其能,物尽其用,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做好医院内部的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为医院的人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所以,医院必须对此进行足够的重视,早日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