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路径之我见

2021-04-14 22:32:40贺亮明罗晓红吴茵茵
卷宗 2021年13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三全育人育人

贺亮明 罗晓红 吴茵茵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众所周知,“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职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图书馆“三全育人”:即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伴随学生成长过程(全程),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全员)在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掘服务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方位)的服务模式。落实中央、国务院政策,湖南高职院校需将“三全育人”理念应用于育人实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三全育人”。“三全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方法。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是高职教育大省也是全国职业教育强省,需将“三全育人”理念应用于育人实践。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图书馆需将“三全育人”理念应用于图书服务育人实践。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建设校园文化,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都指出:学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校园文化教育。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服务的职能,需将“三全育人”理念应用于图书服务育人实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高职院校图书馆内涵建设,需将“三全育人”理念应用于图书服务育人实践。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指出:服务育人与文化传承是图书馆两大主要职责;图书馆应拓展和深化服务,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全育人”背景下,图书馆需将“三全育人”理念应用于图书服务育人实践,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随着“三全育人”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高职院校图书馆职能大多在尝试转变,从以服务为主的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与教育职能并重,由“教”向“育”转变。转变职能后,高职院校图书馆该通过哪些路径践行“三全育人”,这是许多业内人士正在思考与想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如下方面对“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路径展开阐述。

1 高职院校图书馆“三全育人”资源育人

首先,为达到馆藏对学生全面成长起潜移默化促进作用的目的,要围绕育人目标建设馆藏资源,包括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

其次,要好好利用馆藏资源育人,通过开展读书系列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作用。

2 高职院校图书馆“三全育人”文化育人

首先,为让图书馆由单一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向“学习服务中心、教学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和知识服务中心”转变,要精心对氛围进行设计(利用环境布局进行文化育人)。包括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内容以及放置位置的选定等。

其次,要精心对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利用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文化育人)。包括活动主题、活动载体、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评价等。

3 高职院校图书馆“三全育人”服务育人

首先,“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务必让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包括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手段、服务态度、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其次,服务育人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图书馆全体人员应该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服务/教育的每一环节坚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建设资源环节应该开展服务育人。应该精心设计图书馆资料选购(标准、流程、原则等),让资源建设环节体现服务育人,使购买回来的图书资料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第四,在图书流通环节应该体现服务育人。应该精心设计借书与还书流程、借还书规章制度等,让资源流通环节体现服务育人,使图书资料在流通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 高职院校图书馆“三全育人”环境育人

首先,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为用户打造集知识、学习、培训与休闲为一体的理想阅读场所,例如在适当的位置摆放植,在显眼的位置挂置宣传栏/宣传标语等等,做到处处体现环境育人。其次,要精心打造图书馆内的无形的人文科技氛围,如优美雅静的绿化环境、宽敞明亮的借阅室、学术浓厚的学习空间、别具特色的内部装饰、底蕴深厚的艺术氛围。另外,要完善高效的便捷设备。这些多元丰富的环境因素汇集了人文、艺术和科技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对用户的品德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有利于读者更好地汲取知识,使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对其心理及行为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5 高职院校图书馆“三全育人”保障机制

首先,为确保育人长期开展,要构建“全员”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包括图书馆内部领导、管理者、服务者以及其他参与图书馆育人工作的所有人员之间的协调机制,还包括图书馆馆员与专业教师、高校管理者之间协调统一的机制。其次,要构建“全程”间的衔接机制。包括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衔接推进机制,还包括形成图书馆日常服务全过程的衔接机制。另外,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机制。包括育人资源、育人空间、育人方式、育人内容等的实现,将这些因素协调统一起来。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三全育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健康科普推进医疗服务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18
高校服务育人的内容和机制研究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2:01:56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7:21:24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 00:31:25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 09: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