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绍坤
自1986 年调入万全县政协,2016 年万全县撤县建区,这年我退休,在政协工作整整30 年。
那年,县里调整干部,我从老干部局调到县政协,任副秘书长,具体负责文字材料工作。
政协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工作,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得涉及,可以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挺锻炼人的。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是政协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可以说是基础性内容,政协干部的基本功。而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及水平高低等都要反映在专题报告上。为了写好专题报告,我勤学苦练,慢慢摸索出起草专题报告的“三部曲”:一是吃透“上情”,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及文件精神;二是掌握“下情”,深入了解本地的一线情况;三是借鉴“他情”,深入研究别的地区有关经验。这样写出来的报告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30 年来,我起草各类专题报告80多篇,计约40 多万字,每次都能得到较高评价。
2003 年,县政协就“工业立县”课题展开调研,我和其他同志一道,认真收集、学习“上情”“他情”,调查研究“下情”。历时2 个月,我执笔起草了7000字的调研报告,对全县工业发展状况做了准确客观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中肯深刻剖析,提出了站位较高、立意较远的10 个方面的具体建议。由于报告数字全面客观,分析严密细致,受到县政协领导的高度评价。报告在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研究制定“工业立县”实施意见的会议上,有领导说,其分量是工业方面前所未有的调查报告。县委、县政府领导作出书面批示或口头批示,要求研究、采纳和落实。
做政协工作,要面对各行各业的工作和各式各样的事情,出于“职业”习惯,我常常产生一种“有话要说”的冲动。凭着工作学习的积累,我把这些要说的话变成文字,试着投向报刊,并一发而不可收。30 年来,我以政协工作、政协委员、社情民意、文史资料等为素材,在报刊发表言论、随笔、新闻等稿件300 多篇。特别是1994 年,我写的《“笑”是我主办春节联欢晚会的出发点》的征文,被《中国电视报》和中央电视台春晚剧组评为一等奖(全国5 名),被邀免费赴京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度过终生难忘的除夕之夜。
由于有点儿写作基础,1997 年7 月,领导安排我兼任宣教文史科科长。万全是个古老地方,早自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自汉代起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现如今,这里历史遗存、文物古迹随处可见,文献记载、故事传说十分丰富,特色项目、传统技艺层出不穷,文史工作大有可为。我扑下身子,广泛走访,深入搜集整理,共编辑出版了3 辑《万全文史资料》,计约60 万字,挖掘整理留存了不少珍贵史料。还与同事搜集整理了《军事篇》《古建篇》《庙俗篇》《技艺篇》等《话说万全右卫城》系列资料32 篇,计约35 万字,为万全右卫城开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支持。
2004 年,县里落实市委领导的批示,决定开发万全古城。这是修建于600 年前的一座军事城池,名叫万全右卫城,位于汉蒙边界,是守卫京师的北大门,极具战略意义。现在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明代卫城,有着厚重的军事防御、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底蕴。县里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高规格的开发领导机构。我作为县政协宣教文史科科长,借调到开发办公室,负责搜集研究整理万全右卫城的军事、历史、宗教等厚重文化,为开发工程提供文化支持。2012 年12 月,我与同事共同执笔完成了32 万字的《走近万全右卫》一书。该书在充分查阅文献史料和梳理大量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详尽叙述了万全右卫及万全右卫城及其所属五堡、长城、烽火台等军事防御体系,以及军事机制、战事、历史人物和民俗、宗教等事项,完整地反映了万全右卫及万全县的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经济生活和风土人情,成为支持开发万全右卫城的基础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