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阅读”现象与公共图书馆“深阅读”服务

2021-04-14 20:04:31傅振国
卷宗 2021年14期
关键词:浅阅读馆藏纸质

傅振国

(青岛市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034)

1 移动互联时代的“浅阅读”

在移动互联环境下,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获取信息,进行阅读。受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数字阅读的大军。2021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2020年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是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主要方式,有76.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71.5%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27.2%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而城镇成年居民对公共图书馆的知晓率仅为29.9%。

归结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数字化阅读的特点。一是从阅读形式上看,主要表现为碎片化和浅表化。由于大部分时间被工作、家庭和生活琐事占据,人们只得在碎片时间中迅速浏览新闻、阅读文章,会不经意间匆匆结束阅读。二是从阅读内容上看,主要是快餐式文字和图像化文本。快餐式文字主要指短小资讯、短篇网络小说、简短心灵鸡汤等。图像化文本即绚丽的图片和生动的视频。三是从人们的阅读目的来看,主要用于获取实用信息和娱乐消遣。人们通过浅阅读快速“充电”,通过浏览娱乐内容给自己减压。

2 移动互联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深阅读”服务

数字化阅读在为人们带来方便、形象、直观等美好体验的同时,也使传统阅读的深入性、集中化被取代。当下浅阅读盛行、深阅读渐行渐远的时代,社会更需要深阅读的回归。首先对于个人来讲,深度阅读有利于培养思考能力、逻辑能力和感悟能力,能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三观;再从社会和国家角度来看,深阅读有助于推进社会的文明程度、深厚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加民族创作力。而图书馆应在深阅读推广中扮演重要角色,更严肃地说,倡导深阅读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1)加强基础设施及馆藏建设。即使在抱着手机就能看网络小说的现今,还是有很多读者愿意走进图书馆。因为图书馆有宽敞明亮的阅读环境,因为图书馆有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的读书氛围。所以,优良的馆舍条件是图书馆吸引读者的必要条件。首先,图书馆的建筑外观要有吸引力,其造型要有时代性,能够以庄重典雅的外部形象感染读者。其次,图书馆的内部环境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能够方便读者,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一个功能区划分合理,服务程序明晰,人流通畅有序的图书馆,会使读者产生一种神圣和舒适的感觉,进而产生对阅读的向往。

图书馆的独特资源和丰富的馆藏也是吸引读者的法宝。一是要有充足的、高质量的纸质文献资源。虽然阅读软件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模拟纸质书的显示效果,但是眼睛和手掌却依然很难感觉到纸质书的阅读感,时至今日,机器尚无法模拟纸质阅读的自然趣味。所以图书馆一定要深入了解读者需要,准确掌握纸质文献需求变化的规律,确保纸质文献收藏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稳定性,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纸质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二是要进行特色资源建设。地方文献信息、专题特色文献、古籍特藏等都是读者在图书馆外难以接触到的,所以完善特色资源也是图书馆吸引读者的重要举措。由于其需求者一般都是学习型和研究型读者,所以特色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深阅读服务的重要工具。三是要做好数字资源建设。与网络信息相比,图书馆数字馆藏有更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并且可以免费使用,是读者学习研究的不二之选。首先要建立通畅的数字资源流通渠道,数字资源在图书馆网站的访问入口要明了便捷,分类要科学合理,并设置馆外访问入口。其次资源要多样化,包括电子书、期刊论文、少儿资源、特色库、老年库、领导决策信息等。

2)举办活动,激发人们对深阅读的兴趣。一是倡导深阅读,培养人们的阅读情趣。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变的是阅读的载体和手段,永远不变的是阅读的精神。在深阅读中,读者能体验情景、汲取智慧、获得感悟,进而增长才干,成为栋梁。刘国钧说:“近代图书馆以用书为目的,以诱导为方法,以养成社会上人人读书之习惯为指归。”在当下物欲横流、功利主义充斥的时代,图书馆应在全社会倡导勤于思考、深入阅读的习惯,使人们告别浮躁心态、回归纯净阅读。积极的宣传和倡导,久而久之会在社会中形成深阅读群体,传播深阅读风气。如山东省文化厅在全省公共图书馆推广的“图书馆加书院”的服务模式,以“尼山书院”统一命名省内各级图书馆的书院,使图书馆成为人们的精神殿堂。青岛馆“尼山书院”有古色古香的国学阅览室,并开展经典诵读、国学讲坛、礼乐教化、情趣培养等系列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二是举办专家讲座,引发读者的研究兴趣。图书馆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就社会热点、人文现象、文学著作等举办专题报告会,引起读者深入探讨的兴趣,从而引入深阅读;还可以邀请经典作品的作者或权威研究者举办讲座,既能解读作品又可以与读者交流;亦可举办文化沙龙,邀请专家就作品或热点进行交流,并将成果在馆内和馆外发布,引起读者的参与;另外,阅读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一门学问,可邀请专家开办以“阅读”为主题的讲座,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教给读者科学的阅读方法。三是开展有奖征文和书评活动,引导读者互动。对作品的深入阅读汇于笔端形成文章,是深阅读价值的生动体现。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征文评奖,鼓励读者多读书、多研究、勤动笔。另外,图书馆应利用书评形式,影响读者的阅读倾向,指导他们深阅读。馆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够对馆藏文献撰写书评,做引人入胜的内容提要和有深度的评价。书评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鉴赏水平,使读者学会追求作品的品味,挖掘作品的内涵。

3)利用新技术开展深阅读服务。一是丰富图书馆移动馆藏。移动馆藏是图书馆专门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的数字化资源,移动互联网使数字出版业蓬勃发展,图书馆要不断丰富移动数字馆藏,包括电子报刊、电子图书、学习型音视频资料,并有方便的入口提供在线检索和阅读。就目前来看,移动馆藏主要由图书馆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与移动终端兼容来实现。二是开展基于移动设备的参考咨询。移动参考咨询以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空限制,通过移动终端访问图书馆参考咨询系统。相比单纯的网络阅读,移动参考咨询通过馆员对读者的智能干预,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的动态交互,使读者需求被深度满足。移动参考咨询可以通过图书馆WAP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QQ群、参考咨询APP等方式实现。服务内容包括:移动解答、专题推荐、检索引导、资源推介等。三是利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服务。图书馆微信平台建好后,发布二维码,在读者群中广而告之扩大访问量。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布讲座通知吸引读者参与,发布新书推介引导阅读,发布话题与读者互动等。还可以在微信平台推送活动回顾,提高活动参与度,扩大服务效果。微信平台本身就是很好的文化传播基地,可以使移动终端用户在耳濡目染中进入深阅读。

猜你喜欢
浅阅读馆藏纸质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浅议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
试析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导读服务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4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Coco薇(2016年1期)2016-01-11 03:00:59
探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浅阅读”现象
治愈“浅阅读”带来的累累创伤
创新时代(2015年2期)2015-03-11 02: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