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百年演变与当代启示

2021-04-14 16:07余舒欣王延隆
浙江体育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青少年体育

余舒欣,王延隆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1402)

建党百年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育观呈现阶段性的历史特征。将不同时期的政策问题与政策目标作为阶段的划分依据,青少年体育观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差异。通过分析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党的十八大后青少年体育观政策工具的整体变迁,立足于历史档案、政策文件,分析政策工具视角下青少年体育观的演变特点。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很多关于体育发展的政策文件。1949年以前,因缺少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的经历,故以相关党的重要文献和重要大会决议为主要参考对象。本文确定以中共早期党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文献、现行有效的体育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体育组织年鉴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汇编,共获取现行有效的青少年政策文件86件,从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的起源、执行和发展开展分析。

1 中国共产党青少年体育观的发展历程

强健体魄是共产党人对体育功能的一致看法和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关注人的主体地位,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学者们对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多为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关键词为节点,尚未有文献从建党百年的历史跨度进行研究。本文以1921年、1949年、1978和2012年作为青少年体育观发展演变的关键时间节点,将建党百年来的青少年体育观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

1.1 1921—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青少年体育观

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中把体育放在了“体育救国”的高度认识,提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1],阐述了健康体魄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发展青少年体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陈独秀认为:“青年之于人生幸福问题,以强健之身体为最要,以运动而强其作用也”[2],鼓励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此时中国共产党虽尚未成立,但陈独秀、毛泽东的观点为党的青少年体育观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1932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通过“国民体育实施方案”,认为“学术无国界”,指出“国术实为体育活动之一种,不应以之为奇货可居”[3],解决了体育手段如何实现强种救国的争论。1933年,上海市卫生局在“学生体质状况”报告提出“维青年之健康,稗免阻碍其求学能力,增进将来服务国家之效率”[4],包含着国家、社会对当时社会青少年身体改造的预期,使得学校成为塑造国民身体发展重要场所。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党在革命根据地的局部执政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苏维埃时期、延安时期和西柏坡时期。为适应战争需要,苏区学校把体育放在重要位置,规定体育教育要以锻炼身体、培养革命后备军为主要。1932年,党明确指出:“体育运动应在工农群众中去开展,强健身体,锻炼革命斗争中需要的技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体育思想突出了革命性的特点,重视身体锻炼与革命任务相结合。1934年,湘赣苏区颁布的《小学体育运动教学法》指出:“体育担负了锻炼强健身体的革命新后代参加民主革命斗争,同时在这一基础上训练将来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大任务”,使根据地的学校体育呈现出军事化特色[4]。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5]。这些指导思想有力地提高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将体育运动和“保家卫国”紧密相连。

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党的青少年体育观经历长过程的建立发轫和初创时期,通过苏区和解放区的实践摸索阶段,进一步开展青少年和军队的体育运动。加强社会活动、实施教育教学,关怀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体育健康,为完整建立和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党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执政价值观,从体育发展上关心人民的切身利益,推动了此时期体育事业发展。

1.2 1949—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体育观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把发展体育当作国家重点事业。为了稳定和巩固人的生命健康权益,政府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承担主导责任。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制订的“共同纲领”第48条提出“提倡国民体育”,明确发展体育运动,目的是锻炼身体,促进全民身体健康[7]。1941年,毛泽东为《解放日报》体育专刊题词“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针对学校出现重智轻体、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健康状况不良等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方针[8]。1949年,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申明“体育是文化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卫生保健的一部分”[9],彰显群体体育健康观。1951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机构保障。毛泽东给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再次提出“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10]。1954年,中共中央指出:“当国家正在为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而奋斗的时期,加强体育工作有更重大意义”[10]。由此可知,党将体育与国家建设的中心任务相结合,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清晰的规划。

195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共同出台《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把体育和身体健康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标准。1953年,毛泽东强调了青少年的成才标准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始终把“身体好”放在首位,从而增长才干,树立崇高的理想,实现“三育并重[8]”。1956年,《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简则》出台,以此为参照,国家体委先后颁布了《青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不同层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相继成立。1957年,教育部指出:“今后学校体育工作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体委对于学校体育负着‘指示、配合、监督的责任”[10],各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建立了体育组织机构,保障青少年学校体育工作开展。1958年,中共中央批转《国家体委党组关于体育运动十年规划的报告》道:“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质,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11],进一步奠定了健康在体育价值中的作用。

在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的年代,党仍然重视体育工作,体现了党始终把改善人民体质放在首位的理念。这一时期党形成的“普及和经常化”青少年体育发展策略体现对青少年的本质关怀,在体育普及基础上提高竞技体育水准,始终坚持体育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服务。体育运动委员会统筹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重大设施建设以及重大体育赛事举办,发挥了关键性的统筹协调作用。这一历史阶段我国体育组织机构初具规模,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保障。我国逐步形成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并举的局面,建立起各层级体育系统组织,推动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民体育建设。

1.3 1979年—2015年:改革开放时期的青少年体育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发展是硬道理”指导思想之下,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体育事业的建设发展走上了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轨道。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推进,在体育管理机构、体育组织和竞赛体制、体育设施投资等领域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广大人民日益重视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1985年国家体委提出了“以革命化为灵魂,以社会化、科学化为两翼,实现体育腾飞”的体育改革指导思想。体育改革的重大措施有体育社会化、协会实体化、管办分离等,具体表现由原先的国家体委办体育转变为管体育,由过去的政府直接管理改为宏观指导,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体育事业向社会全方位开放。

邓小平始终强调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指出要把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好,要发展少年业余训练。1982年4月,他指示国家体委:“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要进一步研究,提出方针,制订规划”[12]。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竞技体育腾飞的重要时期。女排、体操、跳水、射击等项目陆续在世界竞技舞台上确立领先地位,“奥运争光”的体育发展战略掀起了全民重视体育、加强锻炼的热潮。党的青少年体育健康观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截至1994年,有五亿二千万人次青少年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96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卫生的重要行政法规,其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13]。

改革开放以来,竞技体育成绩大幅度攀升。如何处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曾引用毛泽东的话说:“如果真要金牌就要发展群众体育,把体育事业搞上去,那金牌就来了,如果假要,那群众体育我就不管了,拿钱去养几个人去攻尖端。”党重视发展群众体育,在群众体育的基础上发展竞技体育。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全局,紧紧抓住加强全民族的体质建设、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这个核心。同时适合国情,科学性地考虑到人口多、民族多、地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等情况,制定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施计划,使群众健身活动取得实效。据统计,1980年至1990年,我国运动员共获448个世界冠军,占建国以来的91%;打破世界纪录242次,占建国以来的54%[14]。毛泽东将“躬身实践”“学以致用”的精神运用于体育思想和实践提出“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的观点[15]。1979年和1985年进行的两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自1979年以来,我国青少年发育迅速,反映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有明显的增长。

1997年,江泽民指出:“全民健身运动,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有利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提高综合国力,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16]。”在“依靠大家办体育”和“动员社会力量办体育”指导思想下,体育经费来源转向多元化。由国家包办转向投资多元化,建立不同的“体育事业发展基金”,改变国家包办体育的局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继颁布。从国家宏观政策视角来看,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均衡、公平化。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抓青少年体育工作,做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决策,制定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级运动员高考加分”“体育院校专业单招”等政策。

1.4 2012年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少年体育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部门开始从“管理”走向“治理”,深入实施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和体教融合政策,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体育健康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将青少年体育纳入治理体系。青少年体育在于实现教育、增强体质和休闲功能,以系统观念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协同发展。

党的青少年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结合国情实际,发展全民健身运动。2017年3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把共享作为青少年体育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缓解青少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规划的出台,坚持以“体育与健康”为主要载体,将体育事业融入治国理政中,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带来人民群众差异化、多元化的健康新需求。这种背景下,健康产业作为民生行业潜力巨大,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优化我国的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投资规模的快速增大,带来了大健康产业的良好的“溢出效益”。在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同时,带动环境治理、就业、教育等多重效益。体育产业作为“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17],呈逐步递增的趋势,已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国家出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年)》,确立青年优先发展的原则。通过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推动整个青年体质增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百年来,从青少年体育观理念的萌芽、形成到全面执政后的青少年政策的逐步完善,党始终把青少年身体健康放在突出的位置,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政治价值观。党执政后制定的体育政策由单一到多元,由分散性、临时性向专门化、体系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体现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愿景。从政策工具上看,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工具发展到市场主导的自愿性工具再到混合性工具,政策工具逐渐多元化,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格局,实现了从管制到管理再到治理的飞跃。总体来说,不同阶段体育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得以初步解决。从政策法规到教育教学、从阳光体育运动到学生比赛竞赛,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体育体制改革进程的科学把握和正确判断。

2 从我国青少年体育观发展演变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国家资源和历史双重考量中形成一系列青少年思想理论、制度政策和实践经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党在谋划体育工作时,能够始终把握体育对于人的发展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从“体育救国”到“体育强国”,基于国家发展青少年体育资源的有限性,随着党对把握执政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在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事业上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以不断提升,营造了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

体育是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青少年体育观体现了党以青少年为本的基本立场,形成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体育观,满足青少年多样化体育需求。积极培养健康劳动力,将这种青少年的健康劳动力视为社会“再生产”的中坚力量。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在不同时期融入国家发展和民生目标,顺应时代形势变化与主题,不断融入新内涵。思想精髓在于将体育教育贯穿培育健全人格的全过程,把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体育的指导思想,将德育与体育互相联系、交融,进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青少年体育观遵循以人为本、优先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即“以青少年为本”,优先发展即“青年优先”。一方面坚持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整合意识,把青少年的发展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进行考量,对不同地区的资源进行最优化整合,聚焦青少年体育发展。另一方面,新发展阶段坚持青少年体育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两手抓,深刻认识到青少年体育发展产业对于扩大消费、促进内需,成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动力,体现鲜明的战略思维。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体现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

党的青少年体育观和青少年体育政策体现循序渐进地、整体演变的工作方法。循序渐进深刻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思维,统筹协调青少年体育观变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我国青少年体育观以否定之否定规律转变与革新,其演变形式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辩证发展过程[18],是可持续可循环的周期性发展。从计划经济时期,体育政策作为促进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支撑,到市场导向时期成为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追求体质健康的手段之一,再到新时代的竞技性和社会功能被高度关注,实现了从追求政治效益到经济效益再到社会效益的转变。新中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树立全民健康的坚定目标,通过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保持身体主动健康,克服医疗卫生资源、体育资源的不足。改革开放后,为进一步满足青少年体育需求,通过改革实现了体育发展市场化的道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育机制越来越健全,把体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载体,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体育公共服务,为青少年体育运动提供良好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发展青少年体育坚持过程论,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法。1995年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及儿童的课余训练既是培养群众体育骨干、提高群众体育水准的重要手段,又是竞技运动的基础环节。因此,《全民健身计划》不仅达到了群众体育迅速成长的战略目标,并逐步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团体-体育竞技组织”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系统。如此的战略规划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发挥不同主体的合力,打通了体育融入青少年教育发展的全过程。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体现系统观念的发展思维

系统思维是党的青少年体育观的重要思维方式,具体体现在党把青少年的体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培养放在系统的事业中进行审视,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站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养人才的战略高度,树立系统思维,在满足青少年身体素养和健康需求的同时,深刻把握“两个循环”:一是坚持发展内循环。科学把握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融合发展的关系,深化“体教融合”,通过体育学科和教育学科思想上、行动上、方法上、评价体系上深层次的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推动发展外循环。坚持规划引领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党围绕战略目标,将整个工作过程划分为诸多小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通过规划和政策的实施,推进青少年体育事业的系统性发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里对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在内的体育事业做出了具体的系统性规划和设计,形成了教育系统的学校体育、三级训练体系中的业余体校及社会性的青少年体育组织三大主要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确保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建设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青少年体育的法规体系。在一系列文件中,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进行系统性规划,分类进行规范引导,发展战略由注重“量”的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3 新时代我国青少年体育观政策发展的启示与前景展望

推进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整体化建构,是基于“执政价值”“问题导向”“政策供给”三个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逐步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新时代的青少年体育在培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的历史使命中肩负重任,是“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实现的重要基础。总结借鉴百年来党发展青少年体育的经验,需在价值取向、顶层设计和政策目标进行创新发展,坚持中国特色体育与健康发展道路,服务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第一,强化“党的领导”的青少年体育工作原则。在国家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要强化党的领导地位,运用多元治理模式发挥政府在青少年体育治理工作中主导地位的有效路径。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将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中,强化政府职能,积极引导私营企业、社会团体、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实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构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体育作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彰显了以公共政策为导向发挥政府“元治理”的作用。综合治理视域下,要坚持以政府主导的宗旨,以宏观角度适当调控,有效综合整体性资源,实现从宏观青少年体育制度建设向日常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形塑转变,是“健康中国”战略从高屋建瓴到落地生根的题中之意。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体育观本身是一种价值观现象,党的青少年体育观始终坚持“人本化”思想,深刻认识“离开文化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培养主动纳入教育体系。找准体育在青少年健康发展中的角色,重视体育的社会价值功能,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青少年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体育健康服务。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在资金投入和政策上的需求,把促进健康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青少年公平地享受基本体育教学和硬件体育器材。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效率,在资金的投入上要向最重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需要的人群倾斜,“跳出”体育办体育,超越青少年体育的“学校围墙”,并积极推进学校体育组织与社会体育组织相结合。重视国际化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积极承接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以此作为对外传播国家、民族和政党形象的重要载体。持续坚持“以人为本”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塑造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

第三,树立好“健康第一”的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青年成长目标是确立党的青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围绕青年成长路径进行探索。1950年,毛泽东就提出“身体第一,学习第二”的青少年培养目标,把青少年的健康与身体置于首要位置。新时代党的青少年体育政策目标十分清晰,逐渐实现从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向全民参与的群众体育转变,从“体育立足于教育”向“体育回归教育”转变。新时代要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的青少年发展理念,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青少年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与健康发展需求,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9]。推进教育评价机制和体制改革,强化“教育理念”“健康中国”建设理念。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将体育成绩、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毕业、升学关联,标志着青少年体育工作由软指标变成了硬指标。

第四,青少年体育是一项深入学校、扎根基层的基础性社会工作。当前,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拓展了青少年体育组织的发展路径,打造服务型政府必须建构青少年体育工作与社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一方面,改进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的评价规范,提升体育组织内部治理能力,坚持分层次、分类指导,推进政府、社会和市场多元主体的青少年体育需求侧管理,建构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全民健身格局,形成以满足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主体的体育治理现代化体系。另一方面,要巩固体育教学的主阵地,公平配置体育资源,努力促进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四育并重”向“五育并举”转变。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政府拨款、单位投入、社会捐赠和个人投资相结合。从从业资质、机构规范、各类绩效等方面进行评估,定期对外公布财务情况,适当地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强化体育组织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青少年体育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青少年发明家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