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健燕
【摘要】就目前来看,高校对于立德树人概念的理解和实践情况还达不到社会对人才打造的要求,尤其是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德育比例差别较大,思政教育贯彻不够彻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隔离教育的不良影响,致使德育难以发挥引导的作用,建立在美育观点之下提出的“一主三环五美”模式能够有效梳理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相关事宜[1]。本文将建立在美育视角下对文学类课程思政展开深入研究,主要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特色人文素养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
【关键词】美育 文学类课程 汉语言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1-0030-02
品德修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的核心由专业能力和品德素养共同构成,因此践行德育实践,加大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度是目前教育的其中一个改革方向。针对高校现存状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将思想价值的引领和导向真正贯穿到教育全过程,由此引入“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目的是通过课程思政充分结合各个学科、专业课程的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日常的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中,探索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德育盛行的校园风气[2]。而文学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本身具有很多共通之处,融合性更强,因此本文将对文学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讨。
一、美育视角下文学类专业“课程思政”
(一)美育的內涵
美育在人类发展上历史悠久,其概念首次提出在179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发表《美育书简》提到:“美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照,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人的心灵,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我国清代学者王国维于1906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站在教育层面,美育的内涵包括审美形态、审美情感、审美观念三个方面。审美形态即利用美的形态以此陶冶情操;审美情感即怡情养性、纯净心灵,引导人们不断追求人生价值;审美观念即引导审美形态和审美情感的理念,促使理性与感性能够达到相对统一。
(二)文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容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说中华文明的记载形式众多,但最主要还是语言和汉字。而汉语言文学中包含的中华优秀文化和美德数不胜数,大部分人也是从小就开始接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教育和内容,因此利用汉语言文学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承接课程有先决优势。另外,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会将汉语言文学以及相关专业作为高校的重点建设学科,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字文学发挥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功能,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从历史、底蕴、内涵还是思想价值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瑰宝,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在学习汉语言和文学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不断了解中华民族文化背后蕴含的数千年形成的美德和优良传统,这些内容实质上就是今天不断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德践行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高校所一直在教授的思政教育内容[3]。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承接,学生既能够学习自身专业的知识,又能不断感受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课程思政”是完全可行的。
2.培养特色的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也应当注重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素养,不断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意识和观念。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今著名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名人轶事,熟悉古往今来的英雄事迹和伟大事件。在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中国历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一个崇尚和平和团结的大国,古时与其他国家的联系和往来,到习总书记提出的空前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一个有担当的大国才能为世界提出这样的命题,而这些作为实际上就源于我国独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于古今著作和名人故事中。因此,“课程思政”必须要将培养中华民族特色的人文素养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文学、文字涵养美德,通过我国的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建立具有特色的个人品质。
二、美育视角下“一主三环五美”教学模式
(一)一主
古人云:“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一主”即以课程思政全程融入文学类课程的建设为主线。课程思政从实质上来看是一类课程观,在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过程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教学观念上需要发生一定转变,对专业课程育人的内涵要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不断自我提升语言课程思政化的接受程度,这样才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深植“立德树人”理念。
(二)三环
“三环”即完善课程思政设计、提升教师思政能力、构建思政评价体系。课程思政设计方面,教师可灵活运用项目法、案例法、对分法等教学方法,例如在基础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选取震撼心灵、正面典型、引发思考的案例,以此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吸取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提升教师思政能力方面,首先教师自身观念上需要得到转变,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必要性有着更清晰的认识,其次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等细分方向上进行自我提升,例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当讲解到论语中的“民无信而不立”可进行拓展教学,告诫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需要始终遵守诚信,并让他们懂得以诚信立事的道理。构建思想政治评价体系方面,评价体系应由单一的理论考核转变为兼顾学生道德情操、理论掌握、实践等多个方面,实现对学生语言理论知识水平、语言运用能力和道德素养的考查评价。
(三)五美
1.欣赏自然生态美
庄子著《逍遥游》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诠释着率性恣意在自然万物中的洒脱、自由,此乃自然生态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意境,尤其在一些描绘自然生态美的句子上需要进行详细分析,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句,身临其境般进入到庄子的逍遥世界,领悟自然生态美之奥义。
2.探究社会风俗美
在社会风俗美文中,教师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风俗描述,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描述其他地域的社会风俗,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如沈从文的《边城》给世人描绘出一个善与美的湘西世界,“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细致呈现出赛龙舟的过程,此乃社会风俗美。教师可配合多媒体以视频、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用视觉去感受,将社会风俗美展现得更为形象、具体。
三、美育视角下文学类课程思政的实施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首先,教师要根据培养计划设置章节“课程思政”目标,即综合思政教育资源和培养大纲的要求安排好每个章节的具体目标和计划,围绕目标进行具体的课程情节布置,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紧扣主题,把握好内容的主次和環节之间的联系和节奏,最后对每个环节进行细化;接着是做好切入环节的工作,要抓准切入点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课堂氛围中。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内容贯穿到课程教学中,并不是生搬硬套,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要根据课程思政的目标选好相应的切入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课程的主题。
(二)课堂教学方法运用
根据以往思政教育的经验,“课程思政”可以采取案例法、项目法和对分法等方法展开教学。一般而言,教师主要是提取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或者思想价值进行思政教育,而教学方法能够适应教学内容即可。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普遍采用的都是案例对比的办法,可以选取两篇具有不同价值取向或者以不同方法阐释同一价值取向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从形式、内容、表达手法以及思想内涵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和鉴赏;再比如基础写作课程中分析一些具有正能量的特殊文案写作时,也可以适当根据文案和文章所倡导的思想价值进行引申,选取一些类似的、典型和正向案例进行深挖,让学生不仅学习到文案写作的要点,也学习这些文案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观念。
(三)课程实践教学实施
目前思政教育的实践形式不多,因此利用“课程思政”将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实践内容和形式。一般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实践由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组成,校内实践又分为课堂和课外的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主要是基于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和锻炼,例如写作锻炼、作品赏析等,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以思政元素作为写作或者文学鉴赏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这也是思政教育的成果验收;课外实践主要以学术研讨和项目探究为主,教师同样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实践主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政内容,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探寻思政教学内容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类专业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上具有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优势。因此,教师需要挖掘文学类专业内容的思政元素,积累思政教学的素材,同时注意以学生为本,综合学生的情况和培育目标将思政教育更好地与文学类专业教学相结合,把握好两者的逻辑和比例,从而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儒家美育思想的渗透研究[J].吉林教育,2020(32):23-24.
[2]曹之文.论美育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J].艺术评鉴,2020(9):184-185.
[3]刘全萍.美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革新,2017(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