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宏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基础学科,它不仅担负着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责任,也要培养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新时代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要实行丰富性教学,拓宽语文教育教学的边界,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的认识,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 丰富性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6-0035-02
職业中等学校面对的学生相对较复杂,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的更多,如知识的传授、心理健康、思想行为等等。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传授知识、帮助学生端正思想、纠正言行、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结合其特殊性,实现丰富化教学,使语文不但成为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知识,还是了解世界、增长见识的渠道,更是体验情感、陶冶情操的途径。下面,笔者就新时代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其丰富性,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意识欠佳
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平台,担负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与责任,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实现梦想的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上中职的学生大多都是中考失利,无法进入理想的高中。显然这类学生,既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自觉学习的意识。这就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最大的障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差,接受能力受限,再加上他们课下的自修意识也不强,教学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比如,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不理解,教师又没有时间对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解,学生课下又不会自主学习,把不懂的学会、学透,问题就越堆越多,困难越来越大,不但学生对语文学习会失去兴趣,严重情况下,教师也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产生怀疑。加之,中职生由于基础差、能力弱,他们从进校就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学习非常消极,这更让教师像上坡堆车,越教越累,学生也越学越没有兴趣。所以,中职语文教学,不认真对待学生基础差、能力弱、意识淡薄等问题,很难保证教学效率,达到学有所获、所用的目的。
(二)课程脱离实际,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各学科的教学都强调以生为本,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可遗憾的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整个教学过程既没有采用丰富性教学,使教学更符合中职生的学习需要,也没有以培养学生思想、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而在原有的模式里,灌输式地教学。这样单一、老套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材设计也忽视了中职生的特殊性,脱离了实际,使学生找不到学习语文的着力点,导致他们对语文的学习非常机械,似乎不是自己需要学,而是在被迫式的教学中,为了学而学。显然,这样脱离实际的中职语文教学,既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保证不了教学质量,对整体语文教学发展来说是一种制约。
二、中职语文教学实现丰富性的策略
(一)挖掘课本中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我们都知道传统文化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行为、生活模式,也为我们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打好了基础。但是不管多么经典、多么优秀的文化传承,还是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通过一定的方式呈现它、传承它,才能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挥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文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融入传统文化,丰富语文内容、课堂内容。
首先,挖掘课本中传统文化素材。比如,在学习《茶馆》的时候,给学生讲我们传统的茶文化,如,茶经、茶德、茶艺、茶精神、茶诗、茶谱等,让学生在学习了茶馆故事的同时,也了解了更多茶文化,使学生更能体会茶馆故事的厚度。
其次,在课前三分钟里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遵从语文教学的丰富性,拓展性为学生讲讲《社戏》,讲讲中国戏曲的来源,也可以给学生搜集一些京剧的脸谱、戏服,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历史,以及戏曲服装、脸谱所代表的意义,如,赤代表忠良,白代表奸邪,绿色代表勇猛、鲁莽等等。这样既能让学生深入体会看社戏的心情,理解戏曲的内容,也能丰富学生对戏曲的认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播传统文化本就是中小学、中职、高职甚至大学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责任,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既能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又能实现语文课堂丰富性教学的目的,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重视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阅读是丰盈我们人生与生活的最好途径,对中职学生来说,阅读对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能帮助他们打好人生底色,也让他们从教师教走到自主学,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边界。除此之外,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学生发展、语文学习,还是从语文整体教学来说,阅读都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话题。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要,它不但是老师改变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的焦点,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语文教学的手段。调查中,笔者翻开任何语文卷子,发现从头到尾,每一道题都是与阅读有关的,如选择题、填空题、理解题、写作题等。比如,中职语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古诗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直到写作等等,无不与阅读相牵连。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中职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也要关注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获。
首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阅读之所以能与写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就是因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能掌握别人的写作方法,也能吸收、积累很多好的句子、段落,如,摘抄、背诵等。这些句子通过学生以后的复习、背诵,会融入学生的血液,成为学生语言的一部分。
其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阅读之所以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认知,是因为阅读内容中的故事具有哲理性、知识性、故事性,更有丰富的人文情感,这对于情感的培养、思想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当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内容,感受主人公的情感,体会作者情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学生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认知能力的提升,就更不可估量。
第三,教師要引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遵从丰富性教学、丰富性学习的原则。我们知道,语文教材版面有限,内容都太“语文”化,如果学生的阅读只限于课本,会影响学生的对阅读的认识与兴趣。所以,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实现自主性、个性化、丰富性阅读,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也为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三)结合互联网+,丰富语文教学形式
当下各科教学已经进入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过去,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互联网的丰富性、方便性,实现丰富性的教学,激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过去由于教材的局限,学生看到课文中的一些内容,不是黑白的,就是静止的,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现在教师只要结合多媒体,学生就能看到“活”的课文。比如,《明湖居听书》的教学,教师只要采用多媒体,不但能让学生看到过去听书的戏园子、说书的形式、观众、梨花大鼓等,感受传统文化底蕴,体现舞台效果,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还能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主旨与意图的理解,增长学生见识。
其次,结合一些流行元素,激发学生兴趣。语文虽然不是绘画艺术,也不是音乐艺术,但它最需要这些流行元素的融入。因为流行元素既能丰富内容,又能让课文中的内容活起来,鲜起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比如,在《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后,通过网络听听凤凰传奇的歌曲《荷塘月色》,然后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讨论,看看彼此所蕴涵的文化厚度,流行程度,让学生也了解一下观众心理学。这不仅在形式上丰富了教学,也在内容实现了丰富性。
再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丰富了我们的教学,也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借助互联网,把教学贯穿于学生需要的空间中,让教学从静止的教室,走向流动的生活中。比如,微信群、QQ群、学校的区域网、各类APP班级学习、交流的平台等。有了这些,教师不但能随时随地点拨、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请教教师,不让问题过夜、堆积,给学生造成障碍。
三、结束语
总之,中职语文对于学生学习、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但能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思想,也能改变学生的对生活、世界、人生的看法。所以,中职语文教学一定要遵从丰富性,从不同方面拓展它的教育意义,提升它的教育价值,丰富它的内容,并采用多种多样的有效方法,大胆创新,因材施材,结合实际落实教学,使语文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愉悦,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强国.探究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2018(11):90.
[2]徐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6):24-25.
[3]周鋆.创新中职语文教学的思考[J].教育界,2018(7):70-71.
[4]吴小丰.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