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森林数量、质量、经营状态的参数很多,如单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等,林分的树种组成比例、平均胸径、平均高度、密度、蓄积量、生长量等。如果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来衡量,生物量、净初生产力、碳汇量等都是重要的参数;反映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森林数量的有林地面积、蓄积量;反映森林质量的有生长量。具体到一个地块(小班),就会涉及立地条件和地位指数的评估问题。历经三年时间,精准林业团队协同国家林草局规划院应用九期连清数据建模,结合机器学习,实现了我国主要树种胸径生长量预测和每一地块生长指数λ 的评估,统一了基于全国地理位置、海拔、地形地势、土壤、降雨量、平均气温多因子关联的定量λ 表达,制作了全国地块生长指数λ 图及基于λ 的全国主要树种生长表。
现实中,我们对某国或某地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很看重、很敏感,却对森林年度生长量不甚在意,许多林业资源部门也说不清楚本地区年度森林生长量总量和单位面积的年度生长量到底是多少。实际上,蓄积量是每年积累的结果,而生长量则是年度新增的结果。如果用农业来比照,蓄积量就是长期粮食产量的总和,生长量则是年度粮食产量,亩产是反映农业生产质量第一指标,那么生长量就是反映林业每公顷年木材产量的第一指标。我国林地平均年度生长量远低于林业发达国家,仅为德国的59%。
2018年全国森调林种—龄组—生长量结果如下表1。
表1 全国乔木林各林种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单位:m3)
森林生长量与森林的固碳释氧能力成正比。根据我国的地理特点和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以增大森林面积去发展林业。如果从培育优质林木种质资源、精准经营管护上下功夫,森林生长量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在这方面,上海市、山东省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林业的奋斗目标应该是让每一亩林地的产出增加,甚至达到过去两亩林地的产出。
其实,森林生长量测定并不困难,精准林业团队研建的微样地(5 棵树法)协同电动生长锥区域生长量监测平台,可以在几周内测定一个县域的年度森林生长量。
生长量与立地条件、地位指数λ、经营管护、树种比例、径阶密度等密切相关。为快速完成成林成景的造林绿化任务,我国一些地方营造了很多高密度林分。这种林分的通风透光性差,营养不够,年度生长量很小,景观效果也不佳。这种密植其实是一种浪费。所以,加强林地生长量的评估和管理,优化龄组格局,调控径阶密度,实施精准管护,全面提升中国森林质量即年度生长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