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021-04-13 07:19:40李育玲孟艳君刘晓梅岳一婷王斌全
护理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住院病人躯体健康状况

李 硕,李育玲,徐 勇,孟艳君,刘晓梅,岳一婷,王斌全*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住院病人的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使原有的精神和躯体疾病加重,造成机体抵抗能力下降[1],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综合医院20%~40%住院病人伴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常常会加重躯体疾病,延长住院时间[2-4]。正确认识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部关系,有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识别、诊断及处理,有助于护士从生理、心理、社会多个角度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本研究调查山西省某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精神卫生服务及心理护理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临床各科室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例,随机抽取相同比例的样本,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 年11 月—2018 年2 月住院的非精神科病人537 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意识清楚,可理解所需填写内容;③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所患疾病严重,无法完成问卷填写的病人;②存在嗜睡、昏迷、谵妄等意识障碍的病人;③患有老年痴呆或存在其他理解能力障碍的病人。1.3 样本量的估算 根据国内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病人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6%[5],按假定容许误差d=0.2P,检验水准α=0.05,根据横断面研究样本量计算公式:N=[U2α/2×P(1−P)]÷d2,其中U=1.96,P=0.176,d=0.035 2,计算样本量为N=[1.962×0.176×(1−0.176)]÷0.035 22=450,考虑20%脱落率,扩大样本量为N=450÷0.8≈563,即563 例。

1.4 研究工具

1.4.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编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项目。

1.4.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CL-90 于20 世纪80 年代引入我国,现版本是由Derogatis 于1973 年编制,共90 个项目,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 个因子,涉及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甚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较为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能较准确地评估病人的自觉症状,信效度良好,可作为心理问题评价工具。根据量表协作组对全国13 个地区1 338 名正常人调查后得出常模结果[6],本研究将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2 分视为筛查阳性。

1.5 资料收集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病人床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采取自愿原则,征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后,开始填写问卷,问卷完成时间一般为15~20 min。为保证问卷收集过程的一致性,对研究小组的4名研究人员进行了调查方法说明、量表项目释义以及调查注意事项的统一培训。选择病人不做治疗的时间发放问卷,并现场收回,对重复填写、漏填等项目,及时请病人修改补充,尽量避免产生无效问卷。

1.6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由双人进行核对录入,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定性资料采用百分率、构成比描述,定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s)描述,各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t 检验、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63 份,回收563 份,其中有效问卷537 份(问卷漏填条目数≥5 个则视为无效),回收有效率为93.38%。537例住院病人年龄18~94(50.62±16.67)岁,其他人口学特征见表1。

表1 综合医院住院病人一般人口学资料(n=537)

2.2 本组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 本组住院病人心理问题阳性128 例,阳性率为23.84%。SCL-90 量表总分为(141.25±35.20)分,高于常模[(129.96±38.76)分][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得分高于常模。详见表2。

表2 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s)

表2 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s)

项目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总分阳性[例(%)]46(8.57)79(14.71)44(8.19)48(8.94)43(8.01)40(7.45)32(5.96)33(6.15)32(5.96)54(10.06)128(23.84)本组病人(分)(n=537)1.48±0.54 1.77±0.54 1.70±0.49 1.86±0.51 1.53±0.50 1.51±0.47 1.56±0.46 1.68±0.46 1.30±0.42 1.41±0.51 141.25±35.20全国常模(分)(n=1 338)1.37±0.48 1.62±0.58 1.65±0.51 1.50±0.59 1.39±0.43 1.48±0.56 1.23±0.41 1.43±0.57 1.29±0.42 t 值4.35 5.19 1.95 12.45 6.11 1.10 15.30 9.08 0.47 P<0.01<0.01>0.05<0.01<0.01>0.05<0.01<0.01>0.05 129.96±38.76 5.88<0.01

2.3 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单因素分析 对是否是住院病人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纳入因素包括年龄(18~44 岁、45~59 岁、≥60 岁)、性别、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专科及以上)、职业(农民、在岗人员、离退休人员、其他)、婚姻状况(未婚、已婚、其他)、睡眠状况(入睡困难、睡眠轻浅、早醒、良好)。通过χ2检验显示,焦虑和恐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睡眠状况,躯体化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职业、睡眠状况,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睡眠状况,其他因子(主要反映睡眠和饮食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职业、睡眠状况,强迫症状和偏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业、睡眠状况,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睡眠状况。详见表3。

表3 537 例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阳性人数) 单位:例

2.4 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对住院病人心理问题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职业、睡眠状况,躯体化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职业、睡眠状况,焦虑、恐怖和其他因子(主要反映睡眠和饮食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睡眠状况。详见表4。

表4 537 例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综合医院病人多以躯体症状入院,但病人的心理问题现状也不容乐观。一些发达国家的调查显示,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略高于1/3 病人是躯体疾病,不到1/3 病人是神经症,其余1/3 病人是心身疾病[7]。目前世界各国综合医院住院病人中至少有50%是心身疾病,而其余近50%的非心身疾病病人中,又有约50%继发或合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8]。本研究中23.84%住院病人伴发有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症状的阳性率为8.57%,强迫症状为14.71%,抑郁为8.94%,焦虑为8.01%,恐怖为5.96%,偏执为6.15%,这也证实了住院病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而疾病本身作为住院病人的一种应激源,常常会引起病人精神紧张、情绪改变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心理问题又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加重病人的原发疾病,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9]。

本研究经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睡眠状况是影响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①年龄: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和40~59 岁的中年人心理问题阳性人数明显高于青年人,陈玉明等[10]研究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常涉及多个系统疾病,容易过度担心疾病预后,常有生命即将结束等消极想法,对老年病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医务人员在护理期间应多询问老人感受,耐心回答老人问题,减少老人的疑虑;同时鼓励家属多陪伴老人,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俞银娟[11]研究认为中年人疑心较重,担心治疗方法不先进,同时在工作、生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常常担心治疗时间过长而引起经济收入减少,甚至动摇他们的社会地位。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更多采取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模式,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治疗、预后和转归,鼓励病人参与护理方案的选择,提高病人的积极性,消除病人的疑虑,缓解病人焦虑及饮食、睡眠问题。②婚姻状况:研究发现,我国离婚、丧偶人群更易患抑郁症[11-12]。本研究中,离婚、丧偶病人抑郁阳性率高于未婚、已婚病人。《行为医学量表手册》指出离婚、丧偶等属于较为重大的生活负性事件,这些生活事件虽然人力不可控制,但在护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影响病人的认知和看法进行心理干预,从而缓解病人面对的生活事件压力,尽量减少或避免其带给病人的心理创伤,降低病人抑郁的可能性[13]。③职业:本研究发现与在岗人员、农民以及其他相比,离退休人员躯体化和抑郁方面心理问题较多,可能与离退休人员社会角色发生重大转变,重心从工作转移到生活和家庭有关[14]。在角色转变中常感觉无事可做、无所适从,除此之外,住院期间也会相对缺少同事之间的探望,常存在人走茶凉的伤感,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病人常表现为心情不快,遇事过分紧张、担忧,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④睡眠:睡眠质量易受环境、社会经济压力的影响,目前睡眠障碍病人日益增加,睡眠质量越差,心理健康状况越不好[15]。睡眠障碍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16-19]。李玲等[20]研究发现,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的改善又进一步促进疾病康复。因此,医护人员应多关注病人的睡眠情况,对存在睡眠障碍的病人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另外,病人的居住方式、经济状况、疾病病程、科室、心理疾病史等也可能是病人心理问题高发的影响因素[5,21],而本研究尚未对以上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故未将其纳入影响因素的讨论之中。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现代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在逐步提倡整体护理。这些变化要求非精神科医务人员加强对精神、心理知识的培训考核并提高对病人心理问题的关注,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运用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处理。目前,“阳光医院”项目的提出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病人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该模式提高了非精神科病人心理问题的识别率,缩短了心理问题干预介入时间和住院时间,可降低住院费用,节约了医疗社会资源,为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及心理护理提供借鉴经验。与此同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建良好的医院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多与病人沟通以了解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心理特点,从病人角度体察其生理心理需求,积极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释放内心压力均是心理护理的重要举措,进而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多方位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住院病人躯体健康状况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现在干什么?
文学港(2019年5期)2019-05-24 14:19:42
搬家
诗林(2016年5期)2016-10-25 07:04:51
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2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住院病人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6:56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21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