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研究

2021-04-13 13:26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就业人数毕业生设置

李 宾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0507)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受到资本、技术、人口、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高职教育会影响这些因素的构成和水平。[1]随着广东高职教育发展,职业人才规模和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研究认为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适应。[2]因此,本研究从专业设置角度分析高职人才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为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和措施。

一、专业设置现状与分析

依据教育部高职专业设置的通知,截至2020年1月,全国共设置765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66个,专业点59111个。据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数据统计,广东省的高职专业共430个,占全国高职专业的56.2%;广东省专业点4402个,占全国高职专业点的7.5%,平均专业布点数10.24个;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32个,国家控制的专业点221,占广东高职专业点的5%。按专业汇总2020年广东省高职专业点,排序前10名的专业如表1所示,专业点最多的前10名学校如表2所示,按专业点排序的专业大类如表3所示。

表1 排序前10名的专业

由表1得出,会计和电子商务专业点达到100个以上,是平均专业布点数10倍多,排名第10名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点是平均专业布点数6.7倍。因此,设置专业存在雷同现象,以会计专业为例,按89所高职院校计算,平均每个学校有会计专业1.29个。考虑会计电子化信息化的趋势,会计专业的毕业就业和职业稳定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另外,排名前10的专业中,属于财经商贸类的专业有5个,属于电子信息类的专业有3个,属于装备制造类和教育与体育类的专业各1个。这反映出财经商贸类的专业,容易出现重复设置情况,可能与这类专业设置门槛比较低有关。

表2 排序前10名的学校

如表2所示,高职院校专业点分布差异大,广州有5所,深圳、佛山、东莞、江门、河源各1所,其中属于大湾区九市有9所。此外,学校平均专业点为49.46个,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点为平均数两倍多。过多的专业点影响高职院校的特色,应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专业。

表3 专业大类排序

由表3得出,财经商贸、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专业大类的专业点的比例都超过了9%。专业大类平均专业点为231.68个,专业点最多的财经商贸专业大类是平均数的3.52倍,是专业点最少的水利大类的203.75倍。拓展水利专业设置可能成为相关学校的一大特色。

二、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

从高职人才供给角度分析各专业职业人才培养状况。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整理2000年到2019年高职毕业生和高等学校数量数据,人才培养整体情况如图1所示。2015年以前高职毕业生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在2015年以后高职毕业生人数增长放缓,尤其是2019年毕业生首次出现下降。一方面,高职院校数量和专业点一直在增加,学校增加到89所,专业点增加到4000多个;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速调整、人口增长放缓等原因,招生会变得越来越难。

图1 高职毕业生人数和学校数(学校数量包括本科学校)

依据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截至2020年1月,广东省有高职院校89所,其中5所院校于2017年以后成立或开始招生。另外,调查显示,广东有11所本科院校设置专科专业,一并纳入计算。数据来源于2019届高校毕业生资源信息指南及学校的官方网站,其中有2所高职院校2019届毕业生数据并未公开,用2018届和2020届毕业生的数据代替,统计95所学校的毕业生信息,如表4所示。

表4 显示,2019届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为财经、电子和教育专业,毕业人数最少的为水利类专业。在三次产业中,各专业的毕业生比例与专业点分布比例差异不大。与第二产业相关的土木建筑、装备制造专业,以及与第三产业相关的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文化艺术和教育与体育专业毕业生,共占到毕业生人数的83.21%,其中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和教育与体育四个专业毕业生占到毕业生人数的64.28%。

表4 2019届高职(大专)毕业生统计

对表4进一步分析,装备制造专业毕业生占比为10.17%,与制造业相关的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专业毕业生合计占比为3.48%,人才培养结构不均衡,应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节能环保、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的发展要求,应不断调整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分析

首先,从产业角度分析就业形势。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整理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和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如表5和表6所示。

表5 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 (单位:%)

从各产业构成分析,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在下降,占总就业人数两成多;第二、三产业各占四成左右,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也在逐年减少,但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在上升。总体观察,比重上升或下降的幅度都不大,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基本呈“二四四”结构。

结合表4分析,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与高职毕业生的结构比例并不一致,在第一产业中,高职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产业应提升人才培养规模,第三产业应适当控制规模,提升教育质量。

其次,从行业角度分析毕业生就业。依据统 计资料,整理各行业就业数据,见表6。

表6 各行业就业人数比例 单位:%

从各行业就业分析,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仍然是就业的重要行业,其中制造业大部分工作属于劳动密集型,吸纳就业能力非常突出,占到就业人数的三成多,但可能由于智能化、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策促进等原因,就业比重有明显下降。农林牧渔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比重也有明显下降,但占比较大达到两成多。

根据统计数据计算2018年高职毕业生中的就业人数在广东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表6最后一列),高职毕业生在第一产业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有提升空间。在采矿业、信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中占比比较大。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高职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2018年高职毕业生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04%,与其相关的电子信息毕业生的占比达到16.76%,规模反映社会需求,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优化专业结构,优先发展与5G、互联网、大数据、动漫游戏、高技术服务业等相关专业。

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财经商贸类专业相关,财经商贸专业毕业生比重最大达到24.34%,从2018年行业就业比重分析,批发和零售业就业者的比重达到13.37%,而2018年高职毕业生就业比重为0.25%,从大湾区发展看,现代金融和跨境及海上保险要优先发展。

从社会就业分析,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比重仅占0.57%,但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与其相关的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毕业比重达到12.44%,应控制相关专业发展,否则学生就业压力大。

此外,教育相关专业的就业比重相对较高为2.24%,但毕业生的就业比重仅为0.75%,同时与其相关的教育与体育类专业的高职人才供给相对较充裕,毕业比重达到11.51%,因此,对于与教育相关的专业应优化调整,审慎增开。

最后,根据2005年和2015年广东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整理高职学历的就业人数在抽样人群中的比例(见表6),对比2005年到2015年的高职人数比例的变化,可以分析高职教育在不同行业中的贡献,同时,反映了高职学生就业的行业分布。从2015高职就业人数占比分析,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中,高职毕业生比例不超过10%,其他的行业高职毕业生占比都超过10%,这些行业要么专业性比较强,要么社会认可度低,学生不愿意从事。要注意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方面的工作高职毕业生就业比例,达到25.80%,但高职学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比重较小。

高职就业人数占比增减角度分析,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幅最大,十年间高职毕业比例提升28.14%,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教育方面,高职毕业生比重降幅较大,说明高职教育在这两个方面发挥作用有限,高职学生的竞争力不强。职业院校应通过行业分析,重新定位,错位发展。

四、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适应性分析

从行业和产业两方面,运用偏离度和就业弹性两个指标分析。

(一)偏离度分析

在分析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时,可以运用偏离度指标,[3]其计算公式为:

E表示偏离度,A表示各行业的增加值(产值)构成比例,B表示高职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

根据这个公式,E值为正值,说明该行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比较强;反之,E值为负值,说明该行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比较弱。E=0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均衡状态,称为匹配或吻合,E值绝对值越大,毕业生就业与经济发展越不协调,专业设置可能需要调整。偏离度值应该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结合前面的分析本研究中大致在±1之间。

从表7得出,农林牧渔业、工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偏离值均为正值且偏离程度比较大,说明这些行业应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相关专业应在专业点和招生规模上进行拓展。偏离度为负值的行业,偏离程度不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整体来看,大部分行业与专业匹配良好,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

表7 高职毕业生就业偏离度

(二)就业弹性分析

经济增长与就业需求之间并不总是线性关系,为了准确了解产业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以此来进行专业设置并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模,还需要分析就业弹性指标。就业弹性为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用来反映就业的难易程度,就业弹性值越大,产业或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依据《广东统计年鉴2019年》绘制三大产业就业弹性图,如图2所示。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为负值,吸纳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弱,但有上升的趋势;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为先正值后负值再回归正值,吸纳就业的能力有所增强;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正值,吸纳就业的能力最强;总的来看,广东整个产业的就业弹性均为正值,且有上升的趋势,对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就业弹性比较高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应实施扩张模式,适当增加专业点,扩大培养规模,比如,强化科技推广、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等相关专业的发展。

图2 广东三大产业就业弹性

五、措施与建议

第一,专业点布局要合理,避免重复设置。建立专业建设预警预报制度,实行弹性的财政拨款,比如对于急需的或重要的专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于重复设置或冗余专业减少财政支持。引导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强化优势专业,不追求大而全,实现差异化发展,有特色的专业在对接行业发展时应体现出应有的价值,不能为追求特色搞花架子。

第二,注重外部环境因素分析,高职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环境因素结合。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社会对医药卫生的重视,高职学校应及时布局相关专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为相关院校和相关专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再如,夏季易诱发水灾、城市内涝,涉及水利工程、气象服务、排水管网、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人才培养。

第三,优化专业布局。从就业角度分析,应重视第一产业人才培养,与制造业相关的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类专业要均衡发展。比如粤北的院校要重视农业林业人才培养,包括农业科技人才、经营人才,沿海院校重视渔业、海洋保险、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气象服务、滨海旅游等。

第四,积极优化财经商贸类专业。侧重批发和零售业相关专业发展,发展现代金融和跨境及海上保险专业。

第五,加大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力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及其他服务业吸纳学生就业能力比较强,高职院校应重视相关专业发展和技能培养。

第六,针对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合理设置专业,科学规划专业点数量,动态监控专业发展,充分进行市场调研,依据自身资源条件,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就业人数毕业生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栏目设置一览表
德国就业人数创统一以来新高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