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蔓
我弟弟小凡中考时,以美术特长生的身份考入高中,高一下学期学校分文理,他进入“物化生”理科班。本来基础就不好的他,选了逻辑性强、学习内容环环相扣的纯理科,自然深感吃力。
慢慢地,听不懂课的他开始“破罐子破摔”,不写作业是常态,成绩直线下滑。任课老师找他谈话,但收效甚微。他总能给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矢口否认自己的错误,依旧我行我素。我看在眼里,焦虑万分。
上个月,轮到他课前演讲,他告诉我想讲余华的《活着》,除了分享小说的主要内容,还想和同学讨论下小说中“活着”的含义。我提示他可以将小说立意延展到生活中,请同学们说说为何而活、活着的目的与意义。
我问他:“比如,你有没有想过活着的目的与意义。”对于我的突然发问,他有些猝不及防,涨红了脸,想了一会儿,他说:“虽然暂时没想好具体的答案,但能确定的是,我不想浑浑噩噩地活,想活得充实有意义。”说罢,他偷偷瞟了我一眼。
我回复他:“姐相信你。”
他深感意外,羞赧又疑惑地问我:“姐,你真的相信我吗?我现在成绩不好,经常违反校规校纪,连爸妈都对我很失望……”说着说着,他低下了头。我拍了拍他肩膀:“别让别人定义你,唯一可以定义你的是你自己。你只是暂时落后,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投入全部的精力,没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我相信,你内心是渴望优秀的,不是吗?”
那一周的周记,他写得很短,只有六个字:“摘掉差生标签。”语文老师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了加油寄语,相信他会取得进步。
那几天,他上网查资料,精心准备演讲内容。
正式演讲那天,他表现得很好,同学们听得很投入、很认真。最后一个环节,他问同学活着的意义和目的,第一个被他点到名字的同学说,活着就是见过、经历过、感受过。弟弟继续问,除了见闻和体验,活着还有没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这个哲学问题引发了同学对生存、生命,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大家纷纷发言,阐述着自己的理解。弟弟最后说:生活总是包含着幸福与痛苦,无论如何,都请拥抱它们。我们正值青春年华,请一定努力拼搏,去领略和感受前行中的美好和艰辛,生命会因为奋斗变得更精彩、更充实。
那晚回到家,弟弟很兴奋,他和我分享了课前演讲的情景,并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复习了,他之前荒废时光,落下了很多课,想让我帮助他制订一个语文复习计划。
鉴于他基础不好,学习积累不足,我没有制订太高的目标,希望他先完成阶段性目标,语文成绩达至班级中游,争取考95 分。他觉得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努力实现,欣然接受。接着,我为他的阶段性目标匹配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分阅读、写作、语言运用、古诗词鉴赏四部分进行,并将任务拆解为可量化的每日目标,要求他天天坚持,每晚按时找我“打卡”。
弟弟变得自觉主动了,学习非常努力。学习态度一转变,人的精神面貌也因此发生了变化。以前是老师逼着他学他不肯学,还顶撞老师,现在整个人变得谦逊有礼,积极向老师请教。
一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他突破了我们设定的初级目标,语文考了101分!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内心需求,我们能做的就是真诚地鼓励孩子,挖掘他们的成长内驱力;在帮助孩子制订目标时要可量化,目标也要结合孩子实际;最重要的是坚持做好一件事,每天都去做,而不是单次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