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体育赋能教育质量的创新途径

2021-04-13 18:35许嘉峰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创新途径体育教育双减

许嘉峰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新课改工作的开展,体育课程的地位不断提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相应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增强。而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体育教学工作也要作出调整,以适应当下“减负增效”的教育需求,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并不断完善其精神世界。对此,本文基于“双减”政策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新时代下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升体育教育质量的具体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  体育教育  教学质量  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4-0157-02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的职责。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和体育教师要摒弃机械训练理念,不再一味延长学习和训练的时间,也不再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而是要拓展体育训练的空间、丰富体育教育的方法,通过创新和实践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减轻他们的学习和锻炼压力,使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焕发出无限活力,从而不断提升其精神面貌,推动他们全面发展。

一、基于新课程理念解读体育学科

(一)体育课程目标定位

在新课程下,体育课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课,还与健康教育课程实现了有机融合,旨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使二者得以协调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多样化活动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使之掌握丰富的运动技巧,同时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促进学生身与心的同步发展,以便使之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方法特征

体育学科与文化课程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既需要使用一些常规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和动作,也需要基于学科本质,结合体育教学思想、教学规律提炼出更具学科特色的方法,并保证稳定性和典型性,同时要建立合适的教学体系,使之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结构相适应。

(三)体育教学结构要素

1.思想要素

教学思想是教学结构的支撑,也是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依据。当前,体育教育提倡创新教育、快乐教育,要求教师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通过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情感引导等形式辅助学生学习和锻炼,以便建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价值教育于一体的体育教学体系。

2.目标要素

体育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结构中的核心,也是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必须明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同时结合所有章节内容列举目标要素,以此为参考拟写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辅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并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提升其社会适应力,由此达成课程目标。

二、“双减”背景下创新体育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

(一)相辅相成、同步发展原则

体育课程的设立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其既不是为了占用文化课教学时间,也不是单纯为学生提供娱乐机会,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使之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参与学习活动,同时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发展。所以说,体育课程与文化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拥有良好的身体会让学生在文化課学习中后劲十足,而顽强的意志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攻克难关,从而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升[1]。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在安排、设计体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相辅相成、同步发展原则,合理设置课时或课程内容,也要避免其他教师、学科挤占体育课,以此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灵活应对、时间充足原则

基于“双减”政策,学校和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还应落实灵活应对、时间充足的原则,即可以在正常上课过程中以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并保证学生每日都有充足的运动时间,以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体质。且要善于利用课后服务的机会,合理安排体育活动,通过拓展训练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授课之前,也要认真考虑天气的变化,确定室内教学场所,同时针对室内外教学制定不同方案和计划,提出多元的教学策略,从而保证创新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授课质量。

(三)考核导向、激发动力原则

为了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也可以加强体育课程与期末考核、升学考试等的联系,使之在日常学习中更加主动地训练,保证基本的教学效益。为此,学校和教师应坚持以考核为导向的原则,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在日常教学中对其具体表现、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同时记录相应成果,然后在期末评估、升学考试中将其加入学生的综合成绩之中,突出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辅助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双减”背景下创新体育教育模式的策略

(一)开发校本资源,丰富体育运动形式

为保证体育运动的成效,使得学生在不同场所都能主动进行运动,学校可以开发校本资源,使之成为体育课堂上的授课内容之一,并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所有体育教师一起研发一套适合学生的体操,精心设计每个动作,降低运动损伤的可能性,然后由体育教师在正式上课时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学习。之后,可将该套体操作为每天的课间操,且遇到恶劣天气不能在室外上体育课时,也可以组织体操比赛,从而保证学生每天的运动量,激发其体育运动兴趣[2]。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研究“五禽戏”和“太极”的内容,要求他们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进行改编和优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运动形式,并在体育课上、课后服务环节以及大课间推广,从而通过不断创新优化学生锻炼身体的形式,切实提升体育教育质量。

(二)优化教学手段,落实“减负增效”

1.将教学内容融入体育游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渗透趣味性策略,以体育游戏辅助学生开展各种运动,从而实现快乐教育目标,并在创新中提升课堂效率,完成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任务。例如,为锻炼学生颠球的能力,体育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击鼓传球”的游戏,且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即学生传球时要维持颠球运动,不能使球落地,落地即为失败,这一游戏适合乒乓球、足球、羽毛球以及网球和排球,也适用于“踢毽子”这项运动。由此一来,学生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会主动回顾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了解颠球的要点,然后付诸行动,以维持颠球的时间,减少失误,且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让体育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继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发挥小组合作优势,增强教学效益

在体育课上,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之通过合作完成理论学习和运动任务,并进行考核、评价,以此激励他们更加专注地学习,不断强化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学生体操时,先统一演示,然后借助信息技术呈现具体的画面,并让学生跟练,观察其学习成效,同时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动作指导,选出掌握较快、动作标准的学生作为组长,再为剩余学生分组,使之进行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指导、互相帮助,也能够及时根据视频资料完善动作[3]。最后,教师要组织各小组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并邀请其他学生打分,评选出表现更加优异的团体,同时借此机会对所有学生进行点评,指出不规范、出错率高的动作,再让所有学生合体重新演示,以此加深他们的印象,使之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成果。

3.预留自由训练时间,挖掘学生体育特长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但由于每个学生体质不同、喜好相异,其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也是不同的,如有些学生爆发力强,擅长短跑,有些学生弹跳力好,所以在跳远和跳高活动中表现优异,那么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也要给他们留出更多自由的时间,以供其发展特长。例如,教师需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日常教学中的观察结果确定适合每个学生的体育发展方向,然后结束了正式教学活动后,可以组织喜欢羽毛球的学生开展打球比赛,引导擅长长跑的学生进行及时比赛,或者是让臂力好的学生在单杠上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从而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并在长期的练习中将其培养成特长,以此强化体育教育质量。

(三)多元实践机制,强化体育教育效果

依托“双减”政策,学校和体育教师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体育运动成为常态,不断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例如,学校可以增设早操环节,保证学生每天跑步1000米,也可以成立体育兴趣小组,使之涵盖多种体育运动,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运动需求,同时可以组织大课间或者春秋季运动会,为所有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使他们在参赛过程中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除此之外,各班体育教师要经常开展联合教学活动,将多个班级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开展富有趣味的活动,如男女子篮球賽、短跑接力赛、趣味篮球赛比赛等,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辅助其更加高效地开展文化课学习活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推广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要求各科教师把握课堂时间,避免机械教育,同时注重减轻学生负担,以多样化手段引导他们学习和发展,以便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具体到体育课程中,学校和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也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加多元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成就感,同时增强其意志品质,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以便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促进教育质量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骆思中.体育教学创新的几个误区与教师的理念转换[J].学周刊,2021(29):155-156.

[2]谌涛.“双减”之后体育赋能教育质量提升[N].衢州日报,2021-9-14(6).

[3]范顺辉.核心素养下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1(70):1-3.

猜你喜欢
创新途径体育教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