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晔
【摘要】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然而现在普遍存在的家庭劳动教育薄弱、学校劳动教育不足、社会劳动教育消极现象,引发了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弱、劳动习惯欠自觉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所以小学生劳动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理能力,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兴趣,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懂得尊重、珍惜劳动成果,我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体系化的内涵建设,让学生在以劳养德、以劳促智、以劳创美、以劳健体的劳动实践教育模式下茁壮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 劳动教育 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04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条件的优越,现在的小学生衣食无忧,父母代办,重智轻劳,导致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缺乏自理能力,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劳动能力日渐低下。从长远来看,不仅会影响一些人将来的素质问题,还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工作。才干加勤劳就等于力量,劳动教育是培养更高水平人才的关键工程,能更好地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小学阶段应该把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一个人素质的基础。
一、学校劳动教育,夯实劳动实践基础
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点对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规划与实施、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指导。班级劳动教育是在班级内开展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过程,也是班级生态建设的一种实践过程。通过劳动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意义;五一劳动节,通过邀请家长开设有关劳动讲座,引导学生感悟劳动精神的伟大;冬天校园扫雪,在劳动中体验集体力量的强大;通过班级值日生轮流制度,引导学生实现对劳动技能、劳动形式的正确认知。教师合理分配,安排每天的值日生表格,在打扫卫生时,学生们通过明确任务分工,团结协作,逐渐完成各项劳动任务,培养责任心,实现劳动目标。而且实行月轮换制,让学生按月更换劳动任务,体验不同技能,在劳动过程中获得自身的成长。
二、家庭劳动教育,锻炼劳动生活技能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重大意义。据调查,有的低年级的孩子早晨起来让父母帮忙穿衣服,有的早晨起来伸着脖子等家长给戴红领巾,伸出脚等家长给系鞋带,导致好多小学生不会系鞋带;連刷牙都由家长挤牙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现象不解决,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全面健康成长。一位教育家说过:“孩子的才能和天赋的起源在他们的指尖上,形象地说,从他们的手指淌出涓涓细流,汇成创造思想的源泉。”为了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班级充分发挥了家委会的引领作用,并通过“家校共育”的纽带,形成了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可以说是最经常、最基础的内容。它是劳动的起点,又是其他劳动内容的基础。我们制定了40项家务劳动技能培养项目,将家务劳动分为个人护理、整理收纳、采买烹饪、清洁打扫四大类,会自己刷碗、会戴红领巾、系鞋带、钉纽扣,会简单急救方法;会整理书包、衣服、冰箱、房间,会整理电脑文件;会清洗果蔬,制作果盘,会烧水,会煮鸡蛋、下面条,会淘米蒸饭,会擀饺子皮、会包馄饨包饺子,会做简单早餐、菜肴;会扫地、拖地,会洗小衣物,会使用洗衣机,会浇花种植,会家庭消毒,每周每月都有劳动主题,学生在班级的统一安排下,自觉进行实践,劳动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且非常符合少年儿童的成长特点,劳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眼界的开阔都大有裨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孩子们在家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爱家、爱家人,表达感恩之情,孩子终于明白了,勤劳的双手让家更美、爱更浓。让劳动回归到生活,让孩子真正做到动脑动手,真正地活学活用,学有所用!在劳动中,家长的参与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劳动积极性,更亲密了亲子关系,对于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延伸提供了良好平台。
三、社会劳动教育,拓宽劳动实践视野
(一)公益性社会劳动实践
参与社区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宣传实践,敬老院献爱心、关爱特殊儿童或孤寡老人、爱心义卖慈善活动、爱心援藏募捐活动、交通文明小卫士等公益性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得到锻炼,并体会到给予他人的幸福感。
(二)采摘种植劳动体验
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生机勃勃,大自然一片清新景象,远离喧闹,以班级为单位,跟家人一起到郊外,亲近自然,农场体验,采摘、植树,与孩子一起享受田园的乐趣,体会大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与劳动和收获的快乐。亲近自然农场体验,蔬菜大棚知识讲解、生态大棚采摘,磨豆浆、喂小羊等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体验;3月12日植树节,一树一祝福,一林一问候,一枝一心意,一叶一期盼, 自己亲手种下小树,护水土,隔风沙,护环境,保家园。为了对学生进行传统农耕劳动教育,体验劳作的辛苦、收获和乐趣,我们利用家委会的力量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班级小菜园,在农场种植蔬菜。还请来有经验的老农讲解各地的土壤种类、特点、种植知识,用生动活泼的话语为学生介绍了即将用到的各种农具,鲍爷爷分享了农业“八字宪法”:水、土、肥、种、保、管、密、工,懂得了蔬菜生长的必备条件,如充足的水源、高质量的土壤、合理施肥、优质的种子、病虫害防治、定期的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工具的有效利用等。孩子们们围成一片,兴奋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土地能让大家学到很多生活中用得到的知识,孩子们接触土地,回归自然,心会放得更开。”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生活中真实、有趣的事,将教育放在活动、生活和游戏中,利用各种随处可见的素材来引导学生,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习的兴趣,感受实践的快乐。学生们在鲍爷爷的指导下,在劳动中充分体验到了“播种、浇灌、除草、收获”的快乐。而在劳动的过程中,家长全程参与,并以家庭为单位形成劳动小组,定时到小菜园轮流劳动。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家长带领孩子进行劳动,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班级的凝聚力也越来越高。“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劳动虽然辛苦,但是劳动的过程却是愉悦的,特别是看着劳动成果茁壮成长,那份欣喜、挚爱真情的流露是多么宝贵!学生们在劳动教育中既丰富劳动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丰富成长和生活经历,劳动的收获是全方位的,是有益终身的。
这些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这样的课程是课本与学校课堂不能给予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孩子们看世界的视线更长、看人生的眼光更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劳动首先是孩子情感生活的范畴。只有当劳动给孩子带来快乐时他才渴望劳动。劳动的快乐越深刻,孩子就越珍惜自己的荣誉,越清楚地在劳动中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荣誉。劳动的快乐是强大的教育力量,这种力量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四、劳动评价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要求。《意见》提出,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通过制定劳动素养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是加强学生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对于学生的劳动,我进行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每个小任务完成就设立个人和小组奖励,根据每个任务完成情况计算“小星星”的得数,在小组内分享,优秀个人在班级内分享经验交流。根據综合素质评价的“五育”目标,设立 “劳动之星”,每学期的学期末进行评比,颁发奖状,并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依据“40项家务劳动感恩技能培养项目”制定评价标准记录表,建立劳动评价结果的长期记录机制。
学生每次的出镜都是真实的劳动过程,家长也是乐在其中,帮孩子拍抖音、制作各种短视频,编辑图文并茂的美篇等,用照片、视频和文字记录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成长的足迹,分享给周围人,一起见证学生在劳动中的成长。
立足生活,以劳育人,劳动励心志,实践促成长。夙兴夜寐,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辛勤的汗水浇灌丰收的喜悦,只要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随时可以打造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家园。为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践行劳动教育内核,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依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观念,形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感恩、知责、担当精神培养”,“适应、改造、创新生活”的学校劳动育人模式,我会积极探索,用心用情,将劳动教育融入到生活教育中,寻求更好的教育途径,培养学生辛勤、诚实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劳动不需要轰轰烈烈,只在乎日常点滴,知行合一促成长,愿未来的路上,我的学生们能在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中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学会主动分担家务,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的光荣,真正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这是孩子们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他们将来更好地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遵民.“五育”并举背景下劳动教育新视野——基于“三教融合”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2)
[2]宁本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重建的几点思考[J]. 中国德育. 2019(4)
[3]李琳.谈谈家庭劳动教育对形成孩子优良品德的意义[J].江西教育科研.1997(6)
[4]张相银.让劳动教育“四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精彩绽放[A].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六辑)[C]. 2020
[5]郎盛新.关于小学劳动课程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