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
【摘要】近年来,“文化自信”成为一个受到热议的词语,如何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大学英语课堂即是语言学习的平台,也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的有效载体。本文试图从地方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 本着立德树人的目标,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引学生,并融入地方文化特色,从地方文化到全民族文化,从微观到宏观,引导学生树立全方位的“文化自信”。本文从现状调查、必要性研究、具体实施途径等方面,探讨地方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的可能性。
【關键词】衢州 文化 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0-0080-02
针对“文化自信”融入英语课堂的要求,英语教师应该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避免中华文化在英语课堂上的“失语现象”。然而如何选择地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实现与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是一个值得各高校英语教学团队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我校”),探究衢州地方文化在我校高职英语课堂中融入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行的实施途径。
一、地方文化走进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8次到访衢州,对衢州城市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成为全省经济向中西部邻省拓展的一个桥头堡”“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等一系列重要嘱托。衢州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朝着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在这个衢州城市快速发展的节点,发扬地方文化特色、助力城市文化建设,是文化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英语课堂的教学改革不应该仅仅关注语言本身的教学,而应当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1]。优秀的地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城市变迁和发展的缩影。因此,通过将地方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城市地方文化的了解,提升对城市的文化自信。作为城市发展的后备军,如果大学生可以养成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会提高其毕业后留衢发展的可能性,从而为我市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英语课堂上关于文化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衢州地方文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对整体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地方文化走进英语课堂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地方文化缺乏认识和认同
衢州是一座地处浙江西部的文化名城,拥有水亭门、儒学孔庙、鹿鸣公园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并保留了诸多根雕。西安高腔和南孔儒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内容丰富的地方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地方特色和辨识度,经过适当的修饰后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然而,大部分学生对衢州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缺乏认识和了解。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无论是衢州本地学生还是外地学生,大多只听过“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等文化宣传口号,到访过水亭门等地方特色景点,但对衢州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核以及特色景点的历史渊源知之甚少。此外,由于我校大一新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离“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衢州故事”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二)教师对地方文化资源缺乏系统性整合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对英语教师的能力和知识储备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课堂活动的发起者,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走进地方文化前,自身先需要对衢州当地的文化有具体、深入的认知。而我校大部分英语教师来自衢州以外的地区,且新教师比例占了近50%的比例,对衢州历史和文化缺乏深刻认识,在思想意识上对地方文化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由于师资体系自身的问题,我校在英语教学中也缺乏完整、系统的地方文化资源库。因此,在提升师资力量的同时,也需要整合英语教研室和全校的力量,收集具有衢州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料,尤其是有关地方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文化理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英语教学资源。以衢州地方文化为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大类:历史文化街区,从古老的水亭街、北门街到孔氏南宗家庙、周王庙等;文化理念,主要是在儒学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极具衢州特色的南孔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衢州开化根雕、龙游石窟、西安高腔等。搜集创建的英语教学资源,应多参照官方正式发布的英文介绍版本,以保证授课内容的准确性。
三、地方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通过直观式文化体验构建地方文化认同感
构建文化自信的首要策略是形成对文化的认同感。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想要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双重自信,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和认同衢州文化。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直观式文化体验,切身去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直观式教学模式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模式,他认为教导应尽可能通过感官去进行,使它能费较少的劳力被记住[2]。直观式教学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以衢州文化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市博物馆,孔氏南宗家庙,以及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场地和景点,在直接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地方文化。同时,这些文化基地大多都配有英文标识和文字讲解,可以让学生在参观中实地摘抄这些英文讲解内容,进行反复的学习、推敲和反思,并引导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二)通过外宣翻译训练培养对外文化输出能力
行之有效的外宣翻译策略,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特色文化,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跨文化阐释[3]。衢州文化种类繁多,外宣翻译的焦点应该主要着眼于具有地方特色词语的翻译和特色文化理念的宣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品牌提出至今已有十余年,这是衢州地方最具特色和富代表性的文化理念之一。众所周知,曲阜是孔子儒学文化的发源地,而衢州是南宗南迁后的又一文化圣地。因此,在外宣翻译中应当突出“南孔”(southern Confucianism)以体现衢州地方特色,与山东曲阜的孔氏文化作一定区分。而关于“圣地”的“圣”字,有些翻译选取的是holly,heavenly,sacred、divine 等具有宗教色彩的词汇。但也有学者认为孔庙不等同于西方的宗教类寺庙,因此在翻译之时也应当避免歧义,所以把“南孔圣地”译为“The home of southern Confucianism”[4]。在翻译教学与实践方面,考虑到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如果直接布置长篇幅的外宣资料翻译,对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因此我们可以选取这种已初步成形的外宣翻译资料,让学生在学习、对比和鉴赏中了解衢州地方文化,同时学习相关英语表达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布置简单的翻译训练,鼓励学生用英语宣传衢州文化、讲好衢州故事。
(三)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宣传地方文化的实践
第二课堂的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如果说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是知识传授的场所,那么第二课堂的作用则是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展示的平台。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来说,第二课堂是学生提升自我、锻炼英语表达能力的最佳舞台。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小型的英语演讲和故事会等形式,让学生用英语去介绍衢州,诉说衢州的历史、展望衢州的未来。另外,也可以与我校“00后宣讲团”等校内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合作,尝试用英语去重温衢州的红色记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我策划和组织相关活动,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打造一系列有特色的英语品牌活动。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可以达到地方文化渗透的目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衢州地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衢州城市的认同,同时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结语
语言本身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工具,因此在开展课程思政德育教育时,应当发挥语言教学的职能。大学英语的课堂应当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地方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底蕴。教师可以尝试融合以上的实施路径,将衢州地方文化引入英语课堂,让学生感受衢州文化,了解衢州历史,并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衢州地方特色文化的双重自信。
参考文献:
[1]刘晓阳.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1(1):123-125.
[2]张文莉.直观式教学模式与在美零起点对外汉语教学——从美国学生的一则中文课笔记说开去[J]. 语文建设,2012(10):24-25.
[3]耿静.山西风俗民俗的外宣翻译及跨文化阐释研究[J].文化学刊,2021(03):176-178.
[4]叶美丽,汪友菊.基于南孔文化的衢州旅游宣传翻译研究[J].科技视界,2018(29):34-35.
[5]李呂华.依托英语竞赛,促进英语专业第二课堂建设[J].文教资料,2019(1):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