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多样评价智慧

2021-04-13 16:57范文雪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策略

【摘要】学科素养是引导学生学习、锻炼学生思维的重要学习素养,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开发和训练才能保障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围绕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特点导入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多元化的学科评价模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想素质。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关教学进行探讨,在分析相关课程教学特点的同时思考如何借助多样化的学科评价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评价  策略

【课题项目】本文是厦门市直属中小学2021年度课题“基于劳动育人价值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SX2021139。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5-0044-02

学科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不同的学习要求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关的教学来说,学科素养是支撑学生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也是教学的最高追求。要想借助学科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将评价方式、评价机制的创新尽早提上日程,保障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学科评价活动,重视转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科评价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环节中发挥作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评价特点分析

(一)评价机制多样,评价标准差别较大

学科评价活动自20世纪初期便已经开始,作为一种评价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其经历了“从测量到人本”的变化,评价机制与评价标准极为复杂。泰勒认为,评价结果与教育目标保持着高度一致的教育特点,评价不能与考试、测验等活动混淆。但回顾我国的教育评价活动,早期的评价正是从这一要求开展的:测验结果正在成为教师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1]。随着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的逐渐成熟,人本评价理念开始出现在相关评价活动中。在落实学科评价时,除考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之外,更要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发起综合性评价,改正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其形成出色的學习态度。在重新调整评价机制之后,评价活动针对学生能力重新发挥作用,并对教学学科产生多元化影响。对于学生来说,学科评价就是一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科教学要求、了解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

(二)评价流程多变,评价要求变化明显

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之外,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有关评价还表现出了如下特点:第一,多元性特点。学科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更为复杂,在落实学科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更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法律常识掌握水平进行评价,从而管理学生的学习品质,做好对学生的综合指导教育。第二,专业化特点。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评价活动中,传统的纸笔测试已被取代,与之相对应的描述性评语、学生能力等级鉴定等评价模式也开始被应用在评价指导活动中,在评价工作中教师能够设立多个能力指标,进而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设计新的评价结果,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综合管理。第三,过程性特点。借助评价过程,可对学科专业素养作出形成性评价,以学习过程为评价标准,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行为,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指导,在延长评价周期的同时,将不同时间段的评价结果应用起来,正视学生能力。多角度、多标准落实评价,才能够展现出学科评价的客观价值。

二、学科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评价模式

(一)落实学习态度评价,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要借助学科评价活动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强调学生的主观意识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客观性,保障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对于学生来说,学科评价是一种帮助学生认识自身能力、解决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正确认识评价活动,并主动接受评价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2]。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学科评价模式,提高学科评价能力,用评价来观察学生素质,提高评价的综合指导质量。

重视学习态度的指导评价,能够让学生在主观情感上主动接受相关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道德与法治》中《我学习 我快乐》的教学为例,在针对学生落实学科评价活动时,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延伸评价范围,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更要考虑学生是否发起了课前预习、课后探究等活动,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互动性更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借助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下列问题所示:结合《我学习 我快乐》思考一下,为什么“学习”会让人“快乐”?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真正意义,并重新理解学习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结合客观生活、主观情感阐述学习的真正意义,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情感表现,从是否愿意回答、是否愿意参与互动、是否有独特见解等角度入手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指出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调动学生的竞争欲望。通过学科评价结果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带动学科评价活动的落实。

(二)针对学生作品评价,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要借助学科评价活动开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必须选择客观的载体开展评价活动,在有关载体当中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价,以此来落实教学指导工作,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萌芽创造有利条件。部分教师在围绕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学科评价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关注学生的主观意识,且评价结果无法长期保留,导致评价活动难以被学生接受。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创作作品的同时开展评价,不仅能够精准评价学生的能力,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涉及的专业知识,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创作不同的作品,在应用专业知识、落实学科评价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教材《变废为宝有妙招》的教学为例,可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转化为手工教学,要求学生将废弃的生活用品重新应用起来,制作新的有用材料。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垃圾再利用”。整体的教学变为“手工教学”,学生的互动兴趣大幅提升:利用易拉罐做花盆、利用废旧的牙刷制作衣服架。在学生进行手工创作时,教师也要随之提出思考问题:变废为宝的意义是什么?借助这个贯穿始终的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手工活动的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而在随后的学科评价活动中,针对学生的手工作品开展评价指导,结合“实用”“成本低廉”“环保”等要求给出评价结果。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环保有了新的认识,借由教师落实的评价又进一步体验到了环保的重要意义,学科核心素养缓慢萌芽。借助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观与责任感,将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创造有利条件。

(三)借助测试活动评价,表现学科核心素养

长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使得学生已经形成了学科核心素养。但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常并不会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价值进行强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自身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缺乏了解,后续的教学也很难发挥出价值。在全新的教学要求下,要尝试借助多元化测试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一方面,在落实学科评价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素质,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表现学科核心素养,加深学生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优化教学活动。

可从简单的纸笔测试入手,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关概念。以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材《探访古代文明》的有关教学为例,在纸笔测试环节,可先设计简单的问题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测试,如要求学生写出自己了解的古代文明、介绍一种古代文明等,提高教学活动的互动价值。在随后的教学指导工作中,则将纸笔测试转化为主题探究活动,围绕着“文化的价值”“文化情感”等更为感性的话题开展教学,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阐述自己眼中的不同文化。在语言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人文情感,让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逐步萌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评价方式,看似是在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但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配合学科核心素养主动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起来,并调动自身的情感重新认识文化的真正价值。让学生从主观的角度解读理论知识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才能被不断优化。

三、结语

学科评价是一种了解学生、了解课堂教學质量的重要教学指导手段,可以说,学科评价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学科评价承担起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教师必须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落实学科评价,除传授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之外,更要根据评价结果指正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发现、感知、探究,才能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萌芽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戴慧.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模型及评价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 2015(35):17-19.

[2]朱益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想品德学科“评价侧”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 2016(32):70.

作者简介:

范文雪(1991年-),女,汉族,黑龙江穆棱人,厦门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道德与法治。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