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生职业兴趣培养的相关分析

2021-04-13 16:57罗欣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高职生

【摘要】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世界就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动,许多行业应运而生,也有很多行业迎来了残酷的严冬。高职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一部分,同样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多年对高职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观察和调研,本人发现指导高职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在高职的学习生活中实践和练习自己的职业兴趣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韧性及学生的个人职场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模式及改进方法。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兴趣  职业生涯韧性  个人职场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5-0026-02

一、兴趣的三个层级

兴趣也可以被分为三个层级: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志趣。感官兴趣就是通过直观的感官刺激产生兴趣;自觉兴趣是指当你的情绪参与下,把兴趣从感官推向了思维,由此产生了更加持久的兴趣,它是认知行为参与的兴趣,随着思维的加入,可以让你的兴趣更加持久并定向一个领域,经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探索,在头脑和身体上产生能力;志趣不仅仅是兴趣,而是把自觉兴趣通过学习变成能力,通过能力寻找平台获得价值、在众多价值中找到自己最有力量的一种生涯管理技术。志趣是人类最高的兴趣等级,志趣的高级不仅在于有感官和认知能力,还加入了更深一层的内在驱动力——志向和价值观。

二、培养兴趣的流程

兴趣培养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发现兴趣。发现兴趣这一步主要是先让自己沉浸在足够的感官体验中,去发现兴趣,获得兴趣的第一步动力。第二步,找到资源。在感官兴趣没有消退时,为兴趣找到学习的资源,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第三步,兑换价值。给自己找到一個兑换价值的方式,把这个兴趣和你最感兴趣的价值绑定。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要量力而行,以免产生失落感。之后要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兴趣就会慢慢地固定下来。

三、常规高职院校职业兴趣培养流程

(一)确定职场兴趣方向——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原理

该理论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约翰·L·霍兰德所创,其理论体系较为完整且方便操作。霍兰德把个性类型分为六种:实际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l)、企业型(enterprising)、常规型(conventional)。霍兰德在此基础上还发展出了另一个极具价值的贡献,即六边形模型。其所提出的六种个性类型和相对应的六种职业类型,每种个性类型和职业的相关度可以根据图形的边长和对角线的长短表示。连线越短表示个性类型和职业相关性越大,则适应性越高;连线为0,即完全适配。霍兰德在《职业爱好问卷》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我导向测验(SDS)。自我导向测验整个测评由职业类型测验和职业分类表两部分组成,其指导思想是通过完成自我兴趣测试来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进而实现人职匹配。包括活动、潜能、爱好职业及能力自评四方面,每一方面都按霍兰德职业兴趣六种类型编制项目,每类型题目数相等;第三部分按六种类型的四个方面得分高低由大到小取三种类型构成“三字母职业码”。

(二)高职生职业兴趣培养流程

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目前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职业兴趣培养方式主要是以课堂授课为主。本人所在院校为北京市一所专科院校,对学生的职业兴趣发现上所采取的方式主要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设置两课时带学生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认知。运用兴趣岛游戏了解霍兰德个性分类,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更倾向于哪一类个性类型。最后带学生进行自我导向测试。

四、目前高职生职业兴趣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职业兴趣培养的追踪性

现阶段学校在学生职业兴趣培养上主要依赖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般为5~8周,时间短,内容多,难以通过短暂的课程将学生的职业兴趣从感官兴趣发展为自觉兴趣。学生一般是在课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方向后便无下文。除了课程的限制使学生的兴趣在学校层面缺乏追踪性外,在教师自身的立场上也使学生的职业兴趣不能得到很好的追踪。

(二)家庭方面缺乏对高职生的兴趣的正常引导

当今社会家长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都很重视,从本人对100个在校高职生的调查来看,从小被进行兴趣培养的高职生能达到65%以上。但是最后能够持续自己兴趣的人很少。多数家长所谓的兴趣培养只停留在为孩子报兴趣班,而缺乏对孩子兴趣的真正滋养。这种滋养包括在兴趣学习上的全身心陪伴,帮助学生克服兴趣学习上的困难,为学生提供兴趣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当然,这可能源于家长的时间、金钱、受教育程度、观念等方面的限制。注重了学生兴趣班的投资,而忽略了学生兴趣能动性的培养,这种早期的家庭原因往往是学生后期职业兴趣匮乏,对职业自觉兴趣发展缺乏恒心的根源。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当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后,家长如果前期对学生的科学陪伴不多,其实后期更难以参与到学生之后的人生发展中来,另外,多数家长对学生职业兴趣发展这方面的关注也是忽视的,这使家庭想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实践职业兴趣的氛围更是难上加难。

(三)学生个人在职业兴趣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个人的自控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受到考验

由于多数学生大学之前的生活都是不住校的,因此学生住校后在学习和生活上就非常考验自控力。有些学生的兴趣刚刚通过课上或者其他途径产生,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感官兴趣的阶段,会受到宿舍舍友和班级氛围的影响很大,如果受到好的氛围影响,这对职业兴趣的发展非常有利,如果受到懒惰、不自信、抱怨等不良氛围的影响,感官兴趣很难发展成为自觉兴趣。有些同学的兴趣已经发展为自觉兴趣,这种兴趣相对来说比感官兴趣要稳定很多,这就不仅仅考验学生的自控力,更考验学生对时间的管理能力。要在众多的课业和社团生活中为自己的职业兴趣腾出时间,对学生的兴趣可持续性来说是一种考验。

2.个人对职业兴趣的重要性的认知缺乏

通过调查,本人发现无论是高职学生个人还是家长个人,在学生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对职业兴趣的认知处于忽视状态的情况较多。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大三上半学期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对自己将要进入哪个行业进行工作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更多的人对就业的态度处于随遇而安,随缘的状态。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职业稳定性及职场的竞争力。学生没有从大一甚至更小的时候培养自己职业兴趣的概念,导致学生入职后经常遇到人职不匹配,缺乏就业动力等问题。盲目入职的结果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并没有提升,反而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下降。而真正从入学开始就注重培养自己职业兴趣,并以职业兴趣为目标培养职业能力,并成功从事与自己兴趣相关职业的学生只占少数。对这样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顺利进入与自己相匹配的职场,并能够不断地克服在职场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后获得一个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

五、对高职生职业兴趣培养提出的建议

(一)对学校提出的建议

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职业兴趣培养上的建设。这将为学校招生和就业率带来更多的好处。首先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学校仅凭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来培养追踪学生的职业兴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重视这方面选修课的设置及团队辅导活动。为教师提供相关方面的培训,同时合理量化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量及工资,使教师从专业角度和工作积极性上都得到保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兴趣培养的土壤。同时学校可以加大学生职业兴趣实训室的建设投入。职业兴趣实训室可以综合各个专业的特点,与各个专业的实训室相融合,并且拓展实训室的种类。为学生提供考取跨专业职业证书的途径和机会,为那些专业与兴趣不相符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兴趣相关的就业机会。

(二)对家庭提出的建议

家长在早期培养孩子兴趣的時候应该注重对孩子兴趣学习上的陪伴,这种兴趣学习不要仅仅只交给培训班,辅助孩子进行兴趣选择,帮助孩子克服兴趣学习上的困难,尊重孩子对兴趣上的选择,引导孩子有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兴趣爱好。在高职生的职业兴趣培养和选择上,家长最应该做的一点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当然这种兴趣是我们所说的,能够为未来就业提供能力,帮助其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工作机会的兴趣爱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职业兴趣养育环境。对学生兴趣培养也采取“抱持”的办法。当学生在兴趣修炼上遇到难题要给予支持,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基于肯定。

(三)对学生个人提出的建议

学生个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或者只是有感官兴趣的学生;另一种是已经拥有自觉兴趣的学生。对于没有发现自己职业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发现自己的兴趣倾向。在平时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记录,将一段时间的记录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最后总结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于已经形成感官兴趣的学生,需要修炼自己的定性和不断地实践练习此兴趣,这和已经形成自觉兴趣的学生是一样的。他们需要自控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对自己日后就业的重要性,这对屏蔽外界干扰很有效果。其次他们需要去探索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业有哪些,收集足够的信息,找到相关职业后,了解职业所需能力和能力凭证。相应去填补能力,考取能力证书。真正的兴趣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反复练习的枯燥和能力提升遇到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古典.生涯规划师[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7-50

[2]张晶.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22:120

作者简介:

罗欣(1991年10月-),女,硕士研究生,助教。

猜你喜欢
高职生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研究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对高职生进行互动教学的成本收益分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