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经验”:教师教学工作中经验型知识的储备特征

2021-04-13 13:51张琦胡君红安慧慧赵晓慧门博良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知识共享

张琦 胡君红 安慧慧 赵晓慧 门博良

【摘要】教师掌握经验知识作为其教学决策和行动的依据,这其中经验型知识是一种实践取向的知识。本研究使用“关键事件法”(CIT)对119名师范生在专业实习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型知识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教师所接触的经验型知识具有对象附着性、情境依赖性和内容针对性。经验型知识储备特征在内容上表现为“成功者经验”,在实践活动中具有“情境偏差”的特征。教师无论是在专业成长还是职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验型知识应该全面,“成功”与“不成功”的经验都是必不可少的。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应加大对教师“反思性教研”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学专业发展  幸存者经验  情境偏差  关键事件法  知识共享

【基金项目】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资本形成和影响因素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18YJC880065);2020年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学研究计划:基础教育协同化虚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SQ201057);2020年廊坊市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重点专项课题:廊坊市中小学英语教师教育政策话语的教学表达研究(JCJY202001)。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9-0013-03

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对话、协商”在个人知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巴特勒(Butler,2004)认为教师学习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师专业知识的建构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和对话活动,教师的知识、信念、态度和技巧是在与同伴的互动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形成的。知识分享是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手段,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提升教师能力素质,重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发挥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示范引领,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团队。鼓励教学专业知识从优秀教师向其他教师分享,再到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共享。这一理念会进一步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的专业知识共享。

一、研究问题提出

“知识共享”是个人分享给其他人或者组织以相关的信息、观念、建议和专业技术(Bartol,2002)。对于教师来说,向他人或群体分享自己专业相关的信息、观念、建议和专业技术,不但可以使他人获益也可以引起分享者的专业反思。Hendriks认为知识分享是知识拥有者通过交流将知识传达给其他专业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间对知识进行了协商,并对同一主题的知识进行了重构,形成新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知识拥有者和知识需求者的互动交流,这种互动交流不仅限于演讲、著作等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可以呈现为一种沟通、协商、观察、讨论等更加直观的方式。

在国家或者社会层面教师群体通常用来指整个的教师队伍,通常泛指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从业者。从学校层面来看,教师群体指取得教师从业资格且在正式学校内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所构成的群体组织。通常以学科组、教研组等方式存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在学校中就形成了各种以学段或者专业为凝聚点的教师专业共同体。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导致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在学校中也导致了不同专业教师之间形成专业知识壁垒。虽然随着社会发展以及职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造成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在专业知识上的差异不断加大,但是教学工作者始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且始终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理想目标。因此,从教师的教学实践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因为学科知识的专业化而成为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发展的壁垒。通过中国知网中的关键词检索发现,近年来对教师实践知识、教师专业教学知识、教师专业教学知识共享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的研究已经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关注。

从具体研究来看,研究者多从知识共享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状态入手,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建议。原晓慧(2011)在其学位论文中对河南省200所中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共享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应从共享文化、共享制度和共享技术三个维度来构建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机制。成晓娟(2012)在其学位论文中从人口因素变量在教师知识共享方面的差异角度对浙江省部分中小学教师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移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论认为应从个体规范、文化环境、组织结构和技术四个维度来提高教师知识共享意愿。这两个研究与巴尔托(Bartol,2012)等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吴桐(2017)对陕西省H市H区中学英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通过网络共享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认为利用网络共享可以有效加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本研究中,知识共享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实际存在且有效的方式。教师专业知识主要指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所积累下来的依赖教学情境的经验型知识。据此,本研究提出两个研究问题:

(1)当前教师专业群体的经验性“知识共享”呈现怎样的特征?

(2)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119名在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的本科生(男生4人,女生115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一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毕业生。该地方师范院校以应用型师范专业作为培养特色,并注重学生的师范专业能力发展,以培养具备“首岗胜任”的师范毕业生为培养目标。75名研究对象均已完成在公办中小学进行为期16周的实习工作,其中73名在初中(60%),25人在高中(20%),21人在小学(10%),平均年龄为21.7岁。

三、研究结果和结论

每一位教师都渴望从自身或者他人的经验中汲取有益的知识,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97.73%的实习生认为在实习中学科专业知识有了较大的提升。实习生普遍认为实习中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对他们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助益和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科素养、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三个方面。

“能通过英语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获得了系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熟练的适应英语教学需求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

“使用英语进行流畅、准确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96.59%的实习生认为获得了宝贵的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并对未来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充满信心,因为习得的都是能够达成教学成功的有效经验,这些经验能对他们的职业产生积极的帮助。

“通过英语教学的见习和实践,掌握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方法”。

“很多老师使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教学成功。看着这些老师们在课堂中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积极配合,学习成绩增长,我觉得是最大的收获,这些经验应该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大有用处。”

96.59%的实习生认为从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能够成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相关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科教学问题的经验和知识。

“这些经验知识很宝贵,这些是老师们在课堂上应用过的、验证过的,可以参考。这样的经验能够对我未来的教学实践特别有帮助,我至少能够指导怎么做是对的,是能够达到‘成功的经验”。

从结果来看,实习生普遍认为在实习中获得了对其未来教学职业发展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经验。这些经验为实习生未来从事教学工作带来了信心,因为这些经验都描述了“成功”的教学经验,至少是有“效果”的教学实践经验。

四、讨论

经验型知识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工作方式的教师们所具有实践取向的知识,这种知识具有很强的对象附着性、情境依赖性、内容针对性。首先,教学中的经验型知识,是教师从自身课堂教学实践工作中总结概括出来的知识,与特定教学对象所展现出来的稳定特征有关。教师所在学校的招生涵盖了一个以学校为教育中心的社区、行政或者地域范围,这一区域内的居民会在生活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独特表现特征。这就使得该校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社会行为共性。其次,教师所任职学校的整体情境也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人际交往风格、处理问题方式产生影响。同事间教学信息和教学经验分享的频率较大,比较容易形成统一的风格,也会对具有特定情境特征的教学问题处理效率较高。再次,同一学校中教师所面对的教学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并形成丰富的实践经验,容易针对特定教学内容形成稳定有效的教学经验。

教师必须掌握如何以自身的知识经验作为其教学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李·S·舒尔曼,2014:160)。然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针对教师教学实践相关的经验多数是以“成功者”的角色来进行叙述。职前教师在进入工作情境前的实习活动中确实走进了具体教学情境中,也切身体验了教师们的真实实践工作。然而这些“经验型”知识,呈现了一种完整的“故事脉络”,似乎是以“问题发现—寻求方法—方法应用和尝试—解决(有效)”的故事脉络在进行讲述。实习生也确实感受到了学科素养、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三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但是反思中我们不难发现,经验型知识的呈现又具有“对象附着性、情境依赖性、内容针对性三个特性。这就使得之前教师所获得的“经验型知识”虽然丰富生动,但始终却是“别人的”知识。这样的教学相关的“经验型知识”展现出了“幸存者感悟”和“情境偏差”的特点。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认为具有积极特征的教学经验不能分享给职前教师,反而认为,一些“失败者感悟”也应该纳入到“经验型知识”的分享中来。这在临床心理学的实践活动中也是经常使用的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幸存者”和“失败者”都应该是教师教学专业成长中必要的“经验型”知识,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必须的部分。

如何增强教师的教学研究(Teaching-Oriented Research)能力非常必要,这种研究能力主要指向“反思性实践”,这种反思意味着教师能够依据所获得的情境性经验做出分析,并能够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并应用到自己所处教学情境中去。

参考文献:

[1]Bartol K. M, Srivastava A.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17-40.

[2]Butler D. M, Bosch F. A, Volberda H. W.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integration in the emerging multimedia complex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1999, 36 (3): 379-398.

[3]Donald Sch?n: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London: Temple Smith,1983.

[4]李·S·舒尔曼(2014):实践智慧:论教学、学习与学会教学(王艳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吴桐.初中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导师:樊桂芳.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

[6]原晓慧.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研究[D].导师:刘黎明.河南大学,2011.

[7]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 邓方,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张琦(1994年5月11日-),女,汉族,河北廊坊人,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胡君红(1998年8月10日-),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四学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安慧慧(1999年3月15日-),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赵晓慧(1999年6月7日-),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门博良(1981年7月13日-),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硕士研究生,廊坊市教育局兼职教研员,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教師专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知识共享
基于关键词分析的国外LIS领域信任研究进展
价值网络关系结构跃迁中知识共享模式演变
西部独立学院教师知识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ISM和AH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自由与版权法的变革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基于“知识共享”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角色新定位
员工知识共享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经管之家”用户知识共享及社会资本影响因素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