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兵工精神融入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2021-04-13 22:51叶鹏龙谅琼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叶鹏 龙谅琼

【摘要】依托高职院校培养的直招士官生为主体,契合所学兵工专业,把人民兵工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基准进行深入研究,继承和发扬人民民工精神,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人民民工精神与直招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实践路径,从而有效引领且锤炼士官生的精神意志,鼓励士官生勤学刻苦钻研,用青春的梦想激扬强军之梦!

【关键词】人民民工精神  士官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

【基金项目】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科研课题:人民兵工精神融入我校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YJYBKT0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3-0033-02

一、引言

以“把一切献给党”为灵魂的人民兵工精神,所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对于新时代培养忠诚、过硬、顶用的兵工技术士官人才,无疑具有重要精神引领作用。作为一所专门培养兵工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我们更加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将人民兵工精神融入士官生培养全过程,持续探究人民兵工精神在思政教育以及课外实践中各具特色教育路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士官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备人民兵工精神的技术士官,成为大国工匠。

二、人民民工精神的发展历程

人民兵工精神从战火中走来,薪火相传,进入到新时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兵工传人,为国防军工发展做出不朽的贡献,已经成为我国国防和军工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

人民兵工精神在战争硝烟中孕育形成。以1931年建立的官田兵工厂作为人民兵工的摇篮,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吴运铎为代表的兵工人面对着敌人封锁、原材料匮乏、设备简陋等困难,一个个兵工战士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凭借着艰苦奋斗的革命热情和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坚决完成了兵工生产任务。

人民兵工精神在国家建设中成长。新中国成立后,兵器工业投入到大规模的国防建设,以重点建设项目和“三线”建设为标志,迅速完成了多种国防行业的建设,在国防科工中率先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武器装备研制及生产体系,奠定了兵器工业的战略基础地位。

人民兵工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兵器工业顺应改革开发的大形势,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率先在军民融合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人民兵工精神在新时代中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器工业坚持强军首责,发扬人民兵工精神,把提升国防军工装备战斗力作为核心使命,实现了一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科研成果。如运20大型运输机、自主建造的山东舰,以及北斗导航系统等。

三、人民兵工精神和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一代代兵工人前仆后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人民兵工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为国家培养兵工人才的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特别是定向培养到部队的直招士官生,其人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军队国防建设和改革强军目标的实现。建校以来,“人民兵工精神”作为我院特有的精神文化,影响和塑造着一代又一代兵工传人,更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出了大量士官技术人才。学院作为培养兵工专业技术人才的主阵地,“人民兵工精神”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和魅力,也必将为培养新时代优秀的士官生人才发挥特殊的作用。深入探究和挖掘“人民兵工精神”在士官生思想政治素质培育中的作用发挥,是对“人民兵工精神”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的生动诠释,是对“人民兵工精神”文化自信的重要拓展,有利于我们找准“人民兵工精神”在培育实践中的着力点,更好地为军队建设发展服务。将“人民兵工精神”与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将士官生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自觉将“人民兵工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为强国强军的实践。

四、人民兵工精神融入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士官生思政教育工作和人民兵工精神的深切融合应该是全方位、多领域,从领导、教育、文化、宣传、机制等方位综合施策,全面融入,深度影响。通过将人民兵工精神融入士官生思政教育与实践,助推士官生深入了解并接纳人民兵工精神,提升职业自豪感,从而达到兵工技术类士官生思政素质培育目标。

(一)强领导重保障,聚焦人民兵工特色做到组织融入

组织融入是基础。学校党委在打造人民兵工特色中承担重要责任,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规划,确保组织到位。一是全面思想动员。深入学习习主席关于人民兵工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用领袖思想统领师生意志;结合士官生入学定期组织人民兵工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兵工传人和兵工担当意识。二是落實组织领导。成立打造人民兵工特色品牌领导小组,设置新闻报道组、人民兵工历史研究组、兵工特色工作组,制定宣传教育工作细则;发挥小组成员担负职能作用,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工作合力;组建学校巡回督导组,加强检查指导,实现上下联动。三是加强服务保障。拿出专项资金用于人民兵工历史教科研,深挖兵工文化历史底蕴;增设“传承人民兵工精神”选择性必修课,纳入思政课程,构建士官生兵工历史学习常态化机制;创办学院兵工史学习教育简报,及时交流工作开展动态、创新教育做法。

(二)强引领重学习,聚焦感悟精神伟力做到思想融入

思想融入是核心。学校要注重把人民兵工精神教育作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契机,在融会贯通上下实功夫。一是学习贯通“学”与“悟”。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步;结合士官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开展集体自学、交流研讨、辅导报告,从学校培育兵工人才的深刻转型和新的历史性变化中感悟思想伟力,迸发实践伟力。二是研究贯通“史”与“论”。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资源,发挥思政部士官政治素养提升教研室作用,深化人民兵工精神的历史研究和理论创新;聚焦人民兵工精神开发微党课网课,制作推送人民兵工精神理论短视频、兵工史慕课,在士官生中开展“争做新时代人民兵工传人”座谈会。三是引领贯通“小”与“大”。遴选领导干部、思政课教师、士官生骨干组建人民兵工精神宣讲团和兵工社团,推动思想宣讲全面覆盖师生;将人民兵工历史教育融入士官生“主题党日”“主题团日”,“四史”学习,广泛开展“兵工史诵读”“讲兵工故事”等特色宣讲,让兵工传人讲身边事;注重宣讲艺术,把讲“小”故事与讲“大”道理结合起来,采取宣讲座谈、促膝长谈等形式加强交流互动。

(三)强宣传重覆盖,聚焦营造浓厚氛围做到文化融入

文化融入是纽带。在全校开展“传承人民兵工精神”文化熏陶,引导士官生在文化熏陶中自觉接受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1]一是凝聚“兵心”做好新闻报道。制定实施宣传工作方案,与建党百年等重大节日宣传有机衔接、协同联动。开设“人民兵工学习教育专题专栏”“人民兵工精神宣传图片展”,利用“校园网、微博、电子屏、微信公众号、校报简报、橱窗展板”等6个平台,全方位热度宣传。二是秉持匠心打造文艺精品。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人民兵工创建90周年文艺汇演、“我心中的吴运铎”士官生演讲比赛,“做人民兵工红色传人”书法绘画、摄影大赛,推出优秀“人民兵工史”微课作品,通过做好文艺精品的展演展映展播,多维度呈现人民兵工历经风雨,铸就伟业的光辉历程,为士官生人民兵工史学习教育提供经典可视化教材。三是踏实用心开展宣传教育。高质量制作《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文化宣传片,图文并茂呈现学校秉持人民兵工精神发展历程。把人民兵工学习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设置VR/AR头盔体验区、沉浸体验区,引进真实人民兵工历史场景,以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体验,推动士官生上好兵工史学习教育的“大思政课”。

(四)强行动重实效,聚焦扛起责任担当做到实践融入

实践融入是保障。突出人民兵工精神在士官生中落地生根,以“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状态开创士官生培育新局面。一是融入军人角色实践。士官生首先是军人。“军魂意识”作为当代军人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2],要把“党指挥枪”的军魂、“一切献给党”的红色基因融入士官生实践教育的方方面面,根植于骨髓,外化于行动。从日常作风、队列操课、军事训练、体能竞赛、技能比赛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塑造军人气质、锻造军人作风、展示军人形象。二是融入兵工传人实践。结合士官生所学军工专业,以人民兵工精神为指引,学出真技,练出铁技,争当人民兵工新时代传人。强化技能场就是战场的紧迫意识,经常性开展兵工技能比武竞赛,让士官生做到凭本领立身,凭技能立岗,培育新时代过硬兵工技能型人才。三是融入時代担当实践。高职院校培养的直招士官担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担负青年大学生的重要使命,同时也要担负革命军人的特殊使命。在时代的奋斗大潮中,要依托抗击疫情、抗洪抢险、重大维稳、重要节日、军民双拥、技能创新等重要行动和活动,锤炼士官生队伍,叫响“看我的,跟我上”的口号,为强国强军事业注入青春能量。

参考文献:

[1]韩振华,孟强,赵庆松.提升定向培养士官思想政治素养的路径探析——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32-35.

[2]曹乃志.文化育人培根铸魂——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定向士官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99-10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