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西藏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4-13 20:22倪胜巧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32期
关键词:西藏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互联网、工业智能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必然需要大量新工科人才作支撑。西藏高校是为西藏建设输送中高端人才的重要阵地。本文以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描述了西藏新工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西藏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出了一种西藏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新模式。

关键词:新工科 西藏高校 工程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Applied-EngineeringTalents in Universities in Tibe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ke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of Tibe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NI Shengqiao

(1.Tibet University, Lhasa,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850000 China; 2.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65 China)

Abstract: The modernization of new socialist Tibe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layou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which will inevitably nee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majoring in emerging-engineering for suppo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ibet are important positions to cultivate and transport tal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of Tibe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emerging-engineering talents in Tibet, analyzes the target ori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emerging-engineering talents in Tibet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a new educational reform mode of the training of applied-engineering talents in Tibet universities.

Key Words: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ibet; Applied-engineering talent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社会主义强国的构建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为全面推进现代化新征程输送优秀的可用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明确提出关于“新工科”的建设发展和要求。2020年,教育部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工科建设,决定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做好新工科人才培养,抢占科技发展先机。西藏高校主要为美丽新西藏建设培养中高端人才,也正在积极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教育界和学术界针对中国高校新工科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4],对西藏高校新工科建设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5-8],但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新工科建设的思考、新工科课程建设、策略研究和教学手段创新,鲜有针对西藏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现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可操作的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基于以上事實,分析西藏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现状,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探索出一套适合西藏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可行性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有益的。西藏大学作为西藏唯一的一所211综合性大学,在西藏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工科建设专业的典型代表,所以以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探索研究西藏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极具现实与示范意义的。

1西藏高校新工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定位

1.1西藏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现状

2001年,西藏大学开设了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和信息工程3个工科专业,开创了西藏高校本科生工科专业的序幕。有研究[6]统计了2019年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和西藏民族大学3所西藏高校工科本科专业情况:西藏大学共有8个工科专业,西藏农牧学院共有14个工科专业,西藏民族大学开设了9个工科专业。目前,以上3所学校的工科专业有了适当的调整,但整体说来西藏高校的工科专业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门类上,相对区外高校都落后较多。以西藏大学为例,在IT相关专业中,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信息工程3个传统新工科专业,并没有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的新工科专业。

1.2西藏高校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于2019年12月份列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是西藏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典型代表。从2018年起,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稳定在160人左右,其中区内(西藏自治区)80人、区外80人,在区内招收的是高考一本线生源,在区外招收的绝大部分是二本线生源。西藏高校招生对象主要集中于西藏、甘肃、青海、云南和四川5个西南偏远省区,学生构成以藏区学生和藏族学生为主。西藏地区高校的基础教育较区外有较大的差距,生源质量不能有很好的保障,这给新工科建设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目前,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共有9名专职教师、2名能胜任专业教学任务的院校领导和2名中组部教育部第九批援藏干部,共有不足20位教师能够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只有4人,其中2名是援藏干部。新工科专业课程知识更新非常快,又特别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不例外,遗憾的是以学院目前的师资配置,很难保证新工科实践类课程高质量的教学实施,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由于受地域、交通、政策、薪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西藏高校并不能较好地做到人才引进、师资能力提升及尖端科学研究,所以在师资、教学平台、新兴课程建设方面都无法赶上区外的高校。

1.3西藏高校新工科建设应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踏步走进新时代的征程中,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新兴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的新工科应用正在蓬勃发展,必然需要大量新兴技术产业企业和新工科人才的支撑。社会主义美丽新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对工科专业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然而西藏高校以目前的生源组成、师资队伍、教学平台和育人环境真的能完完全全对标新工科建设要求和高质量完成新工科人才培养吗?答案是否定的,目前西藏高校不可能做得到。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挑战,况且西藏地区吸引人才的政策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所以各单位和企业很难招聘并长期留住中高端技术型人才。可以说新西藏建设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对西藏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供应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庆幸的是,研究发现:西藏高校的毕业生尤其是藏区生源的毕业生更愿意留在藏区工作,而且西藏目前各行各业紧缺的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对高精尖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并不大。所以应对当前西藏建设实际需求,综合西藏高校人才培养能力,适当降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才是切实可行也是非常务实的做法。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西藏高校当前应该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2西藏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试点,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努力探索适合西藏高校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在校大学生专业能力评估调查、核心课程梳理、专业学习入门情况调查和任课教师研究方向及可胜任课程等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的调查研究,经过充分论证,提出了以有目标、讲方法、重实践、看成效为改革总则,以提升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能力为改革核心,以培养高质量的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工程型人才为改革目标,以探索西藏高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新工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改革途径的整体改革思路。具体培养模式设计主要从以下5个维度进行描述。

2.1 以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及工程能力提升计划为支撑

(1)教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授课计划(针对学校引进的企业导师课程)。

(2)依托企业进行教师的课程培训、工程培训。

(3)教师挂靠其他高校进修课程教学。

(4)强化教学能力提升,规范教研活动。

(5)教师专业技能认证计划。

2.2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主线

(1)申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经费。

(2)从2018级开始成立卓越工程师试点班(非实体班)。

(3)试点班每学期至少增设一门专业工程实训类课程。

(4)引进校外优秀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为试点班授课。

(5)非试点班参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行工程能力培训。

2.3 以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保障

(1)建设和完善西藏大学MOOC教学平台。

(2)申请项目经费引进成熟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3)依托实践教学平台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4)依托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学生工程能力培养。

(5)依托实践教学平台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2.4 以学生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双创基地建设为抓手

(1)以就业为导向,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基地。

(2)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为目标,建设实训基地。

(3)以培养高尖端人才为目标,建设双创基地。

2.5 以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驱动

(1)开放专业实验室,做好分年级、分类指导与培养。

(2)面向西藏地区就业为目标,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能力提升计划。

(3)推进学生专业技能认证,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4)全面推广专业类竞赛,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5)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

3 西藏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新工科人才培养绕不开企业的参与,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近些年在人才培养方面大胆创新,与十多家区内外企业合作进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课程授課、线上实践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华为ICT学院、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成立达内IT学院、与成都上程数据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借助外部企业力量和激发学院内在驱动两方面着手,为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双重保障。

3.1 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及工程能力提升

良好的师资是做好人才培养的基础,在西藏高校引进高水平师资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提升现有教师的教学和工程能力是做好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第一步。2019年以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与达内IT学院先后组织了《大数据概论》《人工智能导论》《Python高级编程》《Java Web开发》和《机器学习》专业课程师资培训,受益教师50余人次,每年引进达内工程师为本科生进行专业实践课程授课4门次,并安排学院教师参与联合授课。学院组织专业教师考取工信部、微软公司专业认证书证33本,学院专业教师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新工科人才培养做好了必要的师资支撑和人才储备。

3.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2018年10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强调“关注学习成效,建设质量文化,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水平”。学院从2019年9月开始尝试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2020年3月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该计划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为主线,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探索。表1简单地描述了学院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从大一至大四年级分阶段的工程能力阶梯培养方案。目前,2018级、2019级和2020级本科生都已在该计划试点中受益。

3.3 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和线上实践课程建设

学院正在西藏大学MOOC教学平台积极推进多门专业课程建设,并已经在“头歌”线上实践教学平台(https://www.educoder.net)建设完成了《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结构与算法》和《Python编程基础》5门专业核心实践类课程。线上实践课程非常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外辅导师资不足的问题,突破了学生专业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非常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与“大数据”分析,从而进行个性化指导和针对性培养。

3.4 学生双创基地、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建设了达内智慧工场双创基地、华为ICT双创基地,万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基地、西藏科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基地、西藏大智无疆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基地、西藏昭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基地,成都上程数据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双创基地为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锻炼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实习基地是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检验与升级的好地方。第一个在区外建设的成都上程数据有限公司实训基地位于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IT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是西藏大学IT学子与区外高校学子、企业家、工程师进行零距离学习交流的场所。

3.5 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新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是纸上谈兵。学院针对大一年级全体学生实施开发实验计划,指导学生完成C语言、Java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专业基础课程线上实训题库,打好专业基础。引进企业工程师,面向大一年级,在暑假开展为期2周的《C&C++语言项目实训》,初步培养学生的项目实战能力。针对大二、大三年级的卓越班学生,增设《Java企业级开发实训》《微信小程序開发实训》等企业线上课程。针对大四年级卓越班,寒假在成都实训基地参加为期1个月的企业顶岗实训。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能力指导与培养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对不同年级开展分阶段的指导和培训。学院组织学生专业技能认证考试已为常态,近3年,每年开展一次专业认证计划,学生考取专业技能证书200余本。学院以大创项目和专业竞赛为驱动,提升学生工程能力和双创能力,学生大创项目立项数量连续3年排名全校第一,近3年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专业竞赛奖项1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4 结语

西藏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有着极其特殊的区情。西藏高校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不能照搬照抄区外高校的现有经验,应该根据新西藏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结合西藏高校现有条件,以培养切实可行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高精尖的复合型人才为辅,大胆实践并总结探索出一套符合西藏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河燕.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9(2):20-25.

[2] 刘晓林,刘靖宇.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7):42-44.

[3] 弋鹏,田仁连.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机制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7):30-32.

[4] 钱鹤伊.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工科建设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1.

[5] 朱瑞金,张涛,扎西顿珠.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培养课程模块建设与改革[J].黑龙江科学,2021,12(9):52-54.

[6] 张会庆,张传庆“. 三创”教育视域下的西藏新工科人才培养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4):39-47,53,154.

[7] 田荣燕,严李强“. 新工科”建设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策略研究——以西藏大学工学院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5):37-41.

[8] 倪胜巧,尼玛扎西.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西藏大学为例[J].计算机教育,2020(7):19-22.

猜你喜欢
西藏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浅谈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