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内容摘要:吉田松阴是日本幕末向近代化转型时期的思想先驱,学界对于其作为思想家的军事政治主张、以及作为教育家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等广为重视,相关研究也颇丰。而关于吉田松阴的女子教育观研究甚少,本文以安政元年(1854)吉田松阴于野山狱中寄给妹妹千代的家书为主要文本,结合当时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及社会背景进行考察,分析其为了造就“贤妻良母”型女性所提出的女子教育观念。
关键词:吉田松阴 女子教育 贤妻良母
吉田松阴作为日本江户幕府末期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志士,培养了一大批如高杉晋作、伊藤博文、久坂玄瑞等一大批明治维新政治领导人才,推进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他的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毋庸置疑,同时松阴的女子教育观也被日本学者予以较高评价,其中对于1854年狱中送出的《妹千代宛书》,德富苏峰认为:“这是对女子的训诫也是一篇极有价值的家训。虽说其中有些言语并非没有需要取舍的地方,但其精神应被世人时常记在心中。”也包含了松阴心中对骨肉亲情的牵挂和致力于建设新时代女性形象的教育目标。以下结合历史对这封书信的创作背景进行论述。
一.吉田松阴与其家庭关系
吉田松阴,天保元年(1830)生于长门荻的松本村,是下级蕃士杉百合之助的次子。而后天保3年妹妹千代(后为儿玉祐之之妻)也出生在这个大家庭里,包括松阴在内的6个兄弟姐妹(梅太郎、松阴、千代、寿子、美和子、敏三郎、艳子)除去早夭的艳子其余皆被养育成人。为了抚养后代,作为下级武士家庭的杉家虽然生活贫苦,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睦、互相关爱,给了幼年期的松阴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妹千代宛书》也正是一封吉田松阴被投入“野山狱”处于人生低谷时写给亲人的家书。
在吉田松阴的29年短暂生涯中他遭遇了许多坎坷,日本处于江户时代末期,国内外局势动荡,1853年“黑船事件”发生之后,幕府的腐败无能与西方殖民强盗的蛮横行径,强力地刺痛了吉田松阴的民族自尊心,于是1854年在一次美国舰船来日的机会中试图偷渡到欧美深造却遭到拒绝,最终失败向当局自首后被投入野山监狱。同年十二月三日,在牢狱生活中的吉田松阴给妹妹千代寄去了约5千字左右的家书——《妹千代宛书》,以对千代及杉家的女子训诫为主要内容,最后再次强调了杉家家风六条,即尊敬先祖、崇敬神明、亲族和睦、热爱学问、不为佛法所迷惑和自耕自作。在吉田松阴有意识得对妹妹千代进行女子教诫的话语中,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书信中的教育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探究其女子教育思想。
二.《妹千代宛书》的教育内容
彼时的千代已嫁为人妇,并且为儿玉家生育了一名男孩,因此在吉田松阴的这封家书中不仅有基于杉家家法对妹妹作为一名女性,为培养其优秀人格及知识修养所提出的建议,还有对她如何成为一名士族家庭“贤妻良母”的教导,同时强调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1优秀女性人格的养成
前田詇子在《松阴的女子训》中指出,“面临刑死不迷信神佛,而是断言通过个人修养寻求救赎之道,松阴的生存之法体现了他这与当时武家社会中一般女性观所不同的,认为男性女性并无区别,妹妹们应更注重作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对已经嫁去夫家的千代,兄长吉田松阴在信中叮嘱她,即使在百忙中也要读书习字,如正月回家要多听取大哥梅太郎的心得建议,不做无意义之事。“贝原先生(贝原益轩)的大和俗训、家道训”(当时广为流传的教育书籍)即便是不懂学问的人也能读懂,净琉璃本此类若阅读后从中能有收获也是起到作用了。其中贝原益轩的著述中“教女子法”内容皆由平假名书写,面向各阶层女性,通俗易懂,为江户期普遍的女子教育教科书。同时,松阴在狱中拜同是囚犯的吉村善作为师热心学习俳句,在家书中也细心讲解关于俳句的写法要點,并鼓励千代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尝试俳句的学习创作。江户时代并不能是说一个重视女子智育培养的时期,即使是武士阶层对女性的要求也不是掌握高深学问,达到能阅读大众化假名文学的水平即可。但某种程度上与江户前期统治阶级提出“百姓、商人与女子读书无用”,“女子有学问便会不符合女人的形象”的观点形成对比,具有一定时代进步性。
此外,松阴嘱咐妹妹在待人接物方面需谨言慎行,切勿因言语之祸导致家族不和。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松阴在对女子的教诫中,重视知识学问在优秀人格养成中起到的作用,倡导女性与男性无异也要读书习字。而女子的言谈举止也是个人礼仪教养的一环需格外注意,这与个人的知识素养相辅相成。
2.2贤妻的养成
除了上述教诫千代要热心学问、遵守礼仪教养之外,如何做一名“贤妻”也是话题之重。其中松阴反复提到要尊崇先祖、孝敬长辈,“众人皆知尊敬丈夫、侍奉公婆是女子重要之事,无需多言。”他断言道,如若某家族忽略祭祀先祖,定会走向衰败,先祖们横刀立马数次投身于战场才给子孙后代留此家业,即使是一粒米也日夜不可忘其先祖的功劳。而“妇人是从养育自己的家庭嫁到夫家,自出生起已经知道要崇敬先祖,而既然嫁为人妇必须把夫家当作在娘家一样,把夫家的先祖当作自家先祖同样要格外尊崇,不可敷衍了事。先祖的业绩与功勋要像过去的故事一般说与孩子们听,这是十分有用的。”意在教导妹妹女子出嫁后应视夫家与原生家庭无异,依旧要恪守杉家的家训,崇敬先祖、亲族和睦等优良传统,给儿玉家的子孙后代做出榜样。
2.3良母的养成
普遍来说“贤妻良母”的养成注重的是,为人妻应是丈夫的贤内助、为人母应具备教育下一代所必须的知识品德与能力。而有研究表明江户时期主流的女训书中,大多数观点仅仅是强调女性在生产及分娩时应尽的义务,很少着重于女性对子女出生后起到的教育职责,除了江户前期出版的一部分女训书和吉田松阴1854年的这封《妹千代宛书》。
这一阶段所说的贤妻良母与后来明治期带有国家主义色彩、为实现富国强兵计划的贤妻良母思想并不相同,而是单纯以培养“贤良的妻子、优秀的母亲”为教育目标,以杉家家族中的女性为单一教育对象。笔者认为,此时的吉田松阴还没有将女子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考虑,其出发点更多是基于对骨肉至亲——妹妹千代的情感羁绊,以及江户时期家父长制的社会背景下武士阶层对女子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国内学者评价的“女性道德并非私人问题,松阴女性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在《妹千代宛书》这一时期并未体现,但结合当时吉田松阴的人生境遇来看,自小生于兵学世家,对国家所报有的赤诚之心使他将培养足以建设新时代的人才为己任,故着重于有知识、有修养、贤良的母亲在幼儿教育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面临身死之际,家族后辈的诞生使松阴看到了对未来光明的希望,此书信间也曾赠与侄子阿万汉诗一首,其中一句“忠孝诚可贵,学问为之先”也体现了他作为教育家的性格。
因此,在松阴的女子教育观念中更侧重于“良母”的养成,强调女性作为母亲对子女教育的作用是无人可比的。首先他提出:“但凡人之子,聪慧愚昧善恶好坏,皆由父母教诲而成。男子多受教于父亲,女子多受教于母亲。但十岁以下的孩子无论男女都于母亲膝下受教导,这是因为父亲通常外出母亲则主内。由于儿童的贤愚善恶都与母亲的教育有关,不可忽视。教育幼儿时比起语言告诫只示范正确的行为即可。”由此可见,近世日本受封建儒家思想的影响,几乎所有社会活动以男性为主,而女性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家庭,幼儿的家庭教育基本依赖母亲来实施。
那么,在教育过程中为何如此重视母亲“身教”的必要性呢?“古之圣人提出胎教,主张母亲怀胎十月从起居饮食等一举一动要万事用心、做正确的行为。那么生出的孩子也会行为端正,器量胜于他人。”胎教思想其实早在我国西汉时期——刘向的《烈女传》中就提到作为母亲应“行为仪表,言则中仪,胎养子孙,以渐教化,即成其德,致其功业。”明确要求了母亲教育子女要有相当的模范行为和良好仪态,不仅要“胎养”还要对子女进行“教化”,从而对子女的内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举历史事迹周文王之母太任,评价其“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这是由于胎儿于母亲腹中能感知母德的教化,母亲在怀胎时需以慈悲、正直为本,一刻也不可生出邪念。胎教思想传入日本后引起重视,前期仅于产科医书记載“孕妇修身法”“禁食法”,而后江户时代出现一系列著书对其进行引用说明,儒学家中江藤树强调“幼儿教育始于胎教”,母亲怀胎十月应多读古之圣贤、君子的事迹,或记录朱子八德“孝悌忠信”之书,学习做人的基本道理重视德育,“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除此之外,江户教育家也将胎教作为基础教育思想的一环,面向庶民、妇人开展启蒙教育。
另一方面,吉田松阴为何说作为母亲比起“言传”,“身教”更好呢?后面解释道:“但凡为人,皆为天地正气所化形,因心中自有天地正理,故无需受教学习自会明白何为正道。如果母亲的行为端正,自身更不会感到怀疑,是以正道之心感知正确之事。”可以看出这与松阴思想中的“性善论”息息相关,他与孟子的观点相同都认为,“所谓性乃人生而持出也。所谓仁义礼智之性也。此性善而无恶,圣人与吾同者也。”主张人性本善,仁义礼智四德是所有人生来就有的。而刚出生的婴幼儿更凸显其善的本性,千代作为母亲只需端正自身行为,便能成为子女们的处世楷模。
三.结语
综上,吉田松阴的女子教育观中,在女性优秀人格养成方面不仅注重读书习字、学习日本传统文学、提高知识素养的一面,同时认为礼仪教养是士族女性个人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贤妻良母”式女性性格养成方面,教诫基于家法,更侧重“良母”,讲究人性本善,对十岁以下幼儿比起言语教训更提倡进行“身教”,用为人父母端正的行为态度让其感知世间正理。
参考文献
[1]德富苏峰.吉田松陰[M].岩波文库,1982.
[2]浅沼アサ子.吉田松陰の女子教育論に関する考察[D].1999.
[3]小山静子.良妻賢母という規範[M].勁草書房,1991.
[4]山口县教育会.吉田松阴全集[M].岩波書店,1986.
[5]中江和惠.胎教思想の歴史的検討[D].教育学研究,1983.
[6]岳倩.从《女训》看吉田松阴的女子教育论[D].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