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特性视域下汉语文化负载词俄译探析

2021-04-12 02:43程凡王庆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俄语原文译者

程凡 王庆

内容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场,语言是文化的体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之间的沟通,为翻译提供了各种可能性。本文将翻译的五个特性作为出发点,简要探析汉语负载词的俄译,并根据意义再生的三个原则对其进行重构,从而有助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成功俄译,进一步扩大汉语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翻译特性 文化负载词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场,语言是文化的体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之间的沟通,为翻译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一.翻译之特性

1.翻译具有社会性

翻译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活动,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变而不断发展、丰富。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概括语言的特征时明确指出言语“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语言是一个关系的系统,社会给予这些关系以意义。可以说,翻译活动无时无刻无不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介入和干预。所以在进行中俄翻译实践时,我们应当要考虑到翻译的社会性,它涉及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

原文:三老爷“耳白于面,名满天下”。

译文:Уши у вас, Третий господин, белее лица * , и слава о вас прошла по всей Поднебесной.

注释:*Белые и большие уши считались признаком благ- ородства.

“耳白于面,名满天下”出自孔平仲的《谈苑》。中国古人认为耳朵比脸白,是一种大富大贵的象征,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一种心理认知。译文中,译者直译“Уши белее лица”,然后在文外补充注释,以此对相关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补充说明。

原文: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茶水、灯油都是店里供给。

译文:Ежедневно вы будете получать скромный обед, а второго и шестнадцатого числа — 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праз- дничным столом, который в эти дни я устраиваю своим приказчикам. Что касается чая и масла для ламп, то здесь все расходы я беру на себя.

“牙祭肉”在当今其引申义为平日里吃素食偶尔吃丰盛的饭菜。此处译者采用意译,抓住其文化内涵本质,而不是一味的逐字逐句翻译,有利于俄译语读者立刻获取中国文化信息。

2.翻译的文化性

从翻译的功能来看,翻译的作用之一就是使不同语言的沟通障碍消失,达到使用俄汉语言的人们之间沟通交流,主要从文化层面的交流获得的。从翻译的全过程来看,翻译活动受到文化语境的影响。

原文:泗水山中,旧有禅院。《豢蛇》

译文:В горах уезда, Сышуй издавна уже существовал двор погружения в созерц- ание .

“禅院”是禅师们进行修行的场所,这是中国佛教文化特有的。俄罗斯民族信奉东正教,只有教堂的印象,没有禅院的概念,因此译者使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将“禅院”的深层涵义表达了出来。

原文: 婢子负心,倾意新郎,不忆引线人矣。《胡四姐》

译文:Ты вскружила голову возлюбленному и не вспом- нила даже о той, которая продела нитку в иглу.

“引线人”来源于“月老”,月老在中国是主管婚姻的红喜神。因此,在该句中“引线人”就是媒人的意思,译者采取了直译方法,保留了中国文化因素,传递了中国文化。

3.翻译的符号转换性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行为,但它在本质上属于符号学的范畴,即研究符号系统、结构、符号过程和符号功能的科学。符号转换有语內翻译、语际翻译和符号间翻译三种。语际翻译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种是完全可以直译过来的:例如: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俄语中可以直译为:Дорога в тысячу миль начинается с одного шага。

另一种由于文化差异,需要采用意译,例如:“三思而后行”在俄语中的翻译则为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 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这是因为在汉语中用三表示多次,而在俄语中则用七表示多次;“雨后春笋”在俄语中的翻译则为Как 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像雨后的蘑菇一样)。

4.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主要体现的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在完全彻底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众多表达方法里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方式去再现原文的内容和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往往都是翻译创造性的体现:

例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深切地表达了诗人作为亡国之君,遭人囚禁为下人的深切伤感惋惜之情。译者翻译如下:

прошлой ночью в лачуге моей,

снова ветер с востока дохнул.

Тяжко родину вспоминать,

При сиянье весенней лу- ны.

译者将诗歌一句译为两行,使得诗歌的内容得以充分地表达。前两句韵律流畅自然,上下句对应工整,音节相同,音步一致。后两句内容表达地细腻,做到了内容的对等。可以说,译文在做到对原文内容对等的同时,也尽可能达到了形式上的对等。

5.翻译的历史性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翻译活动的形式和内涵也在不停地变化和丰富。由此可知,翻译的历史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本是人类发展特定时期的产物,也就必然会受到历史的局限;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译者的翻译能力会不断地提高,译本风格和水平也会有所变化。另外,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也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曹植所作的《七步诗》的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苏联时期译者В. А. Панасюк和И. В. Миримский采用双音步抑扬格进行翻译,在语言精准表达的同时,又能更好的传达原诗的节奏,以格律诗译格律诗,直译回汉语是:为了煮豆子,点燃了豆秸。于是豆子开始痛苦地哭泣:“我们是同胞——同根所生,为什么摧残我们如此心急?”

而后来的译者 Черкасский的译作节奏感更和谐。他语言精准,情感真诚,完全做到了形神兼顾。逐行回译成汉语:熬煮豆子,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哭泣:“我们本是同胞啊!同根所生!怎么能折磨亲人?何苦性急,用烈火灼烧我们!”

二.汉语文化负载词俄译

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承载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特点和色彩,具有明显的文化个性,准确有效地翻译文化负载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国文化,理解他国国民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做好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因此,在翻译的意义再生中,首当其冲的考虑到翻译的五个特性,然后在透彻地了解源文本的基础上,依次遵循去字梏,重组句,建空间的原则,准确地传达源语言的内涵。

1.去字梏

对于翻译者而言,要在译入语中让原文文本的字句的意义获得再生,让原文的字在译文中重建的关系中存活。

例如:“光阴”按照字面直译为“Свет и тьма”表示光明与黑暗。但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光阴”表示的是“时间(время)”的意思,所以应该意译为“время”。 还比如“红包”这一类词,在俄语中是没有相应的概念的,因此,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加以解释说明,不可完全直译:红包:"хунбао"- красных конвертов с день- гами, которые принято дар- ить в Китае на Праздник Весны;

2.重组句

杨绛认为:选字需经过不断的改换,得造成了句子,才能确定选用的文字,成章当然得现有句子,才能连缀成章。译文中通过重新组织句子,使原文的字词意义能呈现出来,从而形成一个意义整体,彰显出原文的文化精髓。

例如,在汉语表达中,常用“方便……”这一结构,而翻译成俄语是,则习惯于用相应的形容词“удо- бный для кого”来表达。

3.建空间

建空间,是在去字梏和重组句的基础上,借助于上下文语境为译文读者建立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给读者以理解与想象的余地。

例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一诗,描寫了旅途中早上出行的凄冷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俄译文中也会用相同或者是相似的意象来翻译诗歌,字面上可能无法做到逐字逐句的翻译和形式上的相等,但诗人的思念之情也可从译诗中得到再现。

三.结语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汉语文化负载词的俄译是翻译活动中的难题,因为不仅要准确表达出语言层面的内容,更要将其深层次的汉语文化传达给俄译文读者。本文以翻译的五个特性为视角,提出翻译实践中坚持“去字梏,重组句,建空间”三原则,阐述了如何使译文更好的克服俄汉语言系统间的差异,使汉语言准确表达且易于俄译文读者理解,进而弘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梁妮娜.翻译特性视域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探析[J].英语教师,2017.

[2]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7.

[4]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2.

[5]许钧.2009.翻译概论[M].北京:外国研究与教学出版社:37-40,99-102.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俄语原文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
今日俄语:语法领域中的积极过程*——“今日俄语”系列研究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