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二
秦淮老城创新的火,越烧越旺。
从园区转身进城,到硅巷启航,再到创新湾区开启,三年间,秦淮区高新技术企业从2017年的122家增长到42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从47家到625家,新增培育独角兽企业9家、瞪羚企业21家,PCT专利申请量从32件增长到120件,新研机构从无到有突破18家,孵化引进企业480家,产业集聚度达92%,新研质效考核始终保持主城前列。
秦淮创新湾区是什么?给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带来了怎样的效应?
要搞清什么是创新湾区,得先了解南京的城市硅巷。
2018年12月,南京首次将“硅巷”建设引入到高新园区建设中。2019年1月,南京市委发布2019年市委一号文件《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中提出打造城市硅巷,发展硅巷经济,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载体活力。玄武、秦淮、鼓楼等中心城区探索建设城市硅巷,推动创新载体与高校院所、城市空间的有效融合。
秦淮区作为全省面积最小的主城区,要想在“螺蛳壳里做好道场”,提升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区首位度,只有依靠创新的力量才能实现。
遵循“创新不仅在园区、更在城市社区”的理念,秦淮抢抓发展机遇,在全市率先启航城市硅巷建设,建立“制度化”的融合机制;赋能存量载体,打造“高品质”的创新空间;集聚头部企业,构建“高能级”的产业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凝聚“最活力”的创新力量,成为南京百万硅巷发源地、先行区。
晨光1865科技创新产业园是秦淮硅巷建设的典型。这个原本只是10栋低质低效的厂房,改造后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2栋建筑投入使用,金陵智造研究院和江苏普旭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其中,江苏普旭在仿真、动感平台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解决这个行业原来完全被加拿大和美国公司“卡脖子”的难题。
园区一期剩余3栋已完成招商,未来将实现智能制造产业孵化,转型升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成为高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具有航天特色的创新型智慧园区。
像这样的创新园区,如今在秦淮越来越多。通过完善功能布局,秦淮建设盘活科创载体54万平方米,区域科创产值超过250亿元,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南航、陆工大、55所等高校院所都积极参与进来,校地融合不断深化;引入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投基金、人才团队、科技服务机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回看两年实践,我们收获经验、提振信心。”秦淮区委书记林涛表示,“我们深刻感受到,大院大所大企是主城发展最可靠的盟友,创新人才是主城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创新生态是主城发展最强劲的磁场,坚守创新是主城突破发展瓶颈的唯一选择”。
秦淮的探索实践,成为南京硅巷建设的生动缩影,也是南京创新活力的精彩呈现。如今,秦淮趁势而上,在创新融合上“再突破”,在创新载体上“出精品”,在创新产业上“强规模”,在创新生态上“创品牌”,提出打造“硅巷”升级版——创新湾区。
2020年9月23日,南京秦淮区在全市率先与南航合作建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创新湾区,双方将共谋秦淮—南航创新发展新范式,以“南航秦淮创新湾区”作为切入点,立足资源聚合、主体整合以及功能复合,加速高校成果转化输出和高端价值溢出,全面赋能秦淮硅巷,辐射秦淮全域,最终实现创新资源浓度、创新主体热度、创新转化效度和创新服务的全面提升。
这是一种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模式,它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园,也区别于传统的孵化器,而是通过科研院所和地方的合作,打通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的通道,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通道,把大学融入到整个创新湾区中去,以無边界、无缝对接的新服务理念。
秦淮有南航、二十八所、五十五所等近20家高校和研究机构,是创新湾区建设的主体,其中南航担当先锋。
大学需要开放办学,更需要开放创新和开放合作,创新湾区的建设,是南航创新资源释放的内在需要,也是秦淮硅巷创新升级建设的重要需求。创新湾区更重要的还是鼓励源头创新,加速要素创新、要素流动,进而能够释放更多创新服务平台,积聚各类创新资源,加速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这也正是南航深耕“源头创新 赋能秦淮”的平台使命。
具体来说,南航将重点聚焦“一湾一区”。一湾,就是作为一个纽带,连接南航和秦淮,形成资源的集聚地,包括结合每一届大学生科技竞赛、互联网+竞赛等,以需求为导向,深度对接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
一区,区域是承载空间,创新湾区通过辐射秦淮全域,服务于南京市,服务于长三角的各个区市的发展,让创新湾区成为创新教育的加油站,创新发展避风港,进而能够提高创新资源的浓度,创新主体的业绩热度。
在建设创新湾区中,时任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提出了五项重点。
首先是明确顶层设计的“规划图”,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市区和相关高校负责同志组成工作专班,积极争取省级层面的协调指导。建立高效运行机制,校地共同组成理事会,同时成立建设管理办公室,有效履行“湾”的职能,统筹组织架构,授予下辖各“港”充分自主权,实现“一湾多港”、协同发展。
二是打造多区合一的“综合体”。创新湾区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开放融合,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无边界”融入城市,必须按照校区、城区、园区、社区“多区合一”的思路,完善科研、商业、休闲、文化等功能配套,加强金融、法律、技术中介等服务支持,以及高水平生活服务,打造既适合创新、又适宜生活的舒适空间。
三是建设高端资源的“集聚地”。创新湾区紧密结合生根出访、百校对接等工作,开展跨区域跨学科合作,实现技术、信息、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同时,注重人才驱动,把人才集聚和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探索构建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
四是构筑转型升级的“新支点”。创新湾区建设不能无的放矢、东奔西撞,必须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8条产业链强链补链目标,攻关薄弱领域和“卡脖子”环节,加快突破新技术、孵化新企业、培育新产业。
五是形成机制创新的“试验场”。聚焦市场化方向,加快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持续高质量产出。
南京的雄心是,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湾区打造成科技资源集聚的码头、高端产业融合的廊道和服务创新生态的港湾。
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新发展格局,秦淮率先建设创新湾区,成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新实践。
首先,创新湾区是南京深化校地融合的重要载体。南京“两落地一融合”的实践证明,创新名城要走深走实,必须不断推动创新载体提档升级,进一步丰富拓展校地融合的深度广度,更大力度激发高校院所的活力潜力,才能为创新名城建设提供强劲动能支撑。南京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高水平创新湾区,把优质的创新载体融入到城市高品质生活里,可以有效满足高层次创新人才对优质创新載体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创新资源的集聚度、提升创新生态的成熟度。
其次,建设创新湾区,能够顺应高校院所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秦淮是高校院所比较集中的区域,但这些高校院所大多数都已经到郊区建立新校区、新院区,老校区、老院区的土地空间和建筑资源亟待整合开发利用、提高产出效益。打造创新湾区,支持高校院所充分利用主城区的存量建筑、闲置载体,开展产业化的创新创业活动,有助于激发高校院所的科教资源活力,打造校地融合、产城一体的创新集聚区,也有助于带动周边区域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
再次,创新湾区是南京深化“政产学研金介”融合的重要渠道。南京计划到“十四五”末,全市高企超过2万家、八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自主率达90%以上。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紧紧依托创新湾区等载体功能。
最后,创新湾区是南京深化创新空间融合的重要方向。推动创新湾区建设,有助于盘活闲置载体、提升单位面积开发效率和经济产出,让南京城市空间与创新元素无缝衔接、深度融合,“创新载体创新建,不断催生新的载体形态”,使城市处处散发创新的气息、充满创新的味道。
未来,创新湾区将融入南京的肌理,成为南京的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