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胜
天下好事千千万,唯有读书最雅行。让我们带上一本书,去遇见,去收获,去远行……
阅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个爱读书、想读书的人在哪里都离不开阅读。记得我小时候,家贫,无书可读,每每看到别的有课外书的同学,都投去羡慕的目光。更忍不住凑过去,好说歹说把书借过来阅读,每每都像饿极了的孩子忽然吮吸到妈妈那甘甜的乳汁一样贪婪地读起来。上師范时,三年中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寒暑假别人都是背着好吃的、好玩的回家,而我却都是背着一大包从图书室借来的“假日干粮”——各种心仪的图书。工作后,我更是曾创造了把学校图书室所有的图书都读完了的纪录。近些年,我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订阅各类杂志、购买心仪的图书,虽然达不到“汗牛充栋”的地步,然而床头、案上、桌边随时都有一两本书在那儿“待岗”,任由我随手拿起翻阅。至于我的工作室里,那就更不用说了——到处都是书!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我经常外出学习、开会,就在自己的小手提包里塞一本书,等车的时候读几页,吃饭前的时间读几页,开会前的时间读几页,甚至是上厕所的时候也会趁机翻上几页……
读书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遇见。书中有大千世界,书中有美丑善恶;书中有酸甜苦辣,书中有聚散离愁;书中有赤胆忠肝,书中也有奸诈贪婪;书中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书中也有灿烂诱人的未知世界;书中还有前车之覆和后车之鉴,还有滴水穿石、金石可镂,有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书中还有成长的方向,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近《繁星·春水》让我们遇见冰心奶奶的无声大爱,走近《朝花夕拾》让我们遇见鲁迅的童年以及对旧礼制桎梏的反抗,走近《西游记》让我们遇见人应该怎样克服各种挫折和磨难,走近《窗边的小豆豆》可以遇见调皮而进取的小豆豆,遇见有爱心有耐心的小林校长……毛主席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也没忘掉读书著文;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做知青时最得意的事就是能有书读。书就像一个容器,知识就是容器中的水,你读什么书,你从书中汲取的知识,就是你所读的书的样子。
读书能让我们更好地收获。让自己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积淀,在阅读中收获。让读书随心,无拘无束地走进书的世界,阅读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穿越千年万年历史隧道发现厚重的过去,超越时空遇见未来难以描绘的明天。让读书随性,跟着自己的爱好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研读文字,以发展的眼光撷取书中人物的智慧,用动态的观点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用生长的姿态感受获得的快乐。让读书随思,掩卷长思,用智者的眼光分享书中积累的哲理,用思辨的力量获得新生。让读书随时随地发生,博览深思,学以致用,用书籍的力量指导自己言行……然后,让假、丑、恶原形毕露,无处躲藏,自觉避趋之。让真、善、美定格于胸,引领前进,成为自觉践行的准则。然后聆听自己成长拔节的声音,感受自己阅读收获的累累硕果。
读书能让我们更好地远行。有人说:生活中不光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觉得这句话改成“生活中不仅有苟且,而且有书和远方”更精准。是的,读书能让我们走得更远,读书能让我们探索更多的未知,收获更多的美好。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是的,一个人读书可能读很多,但一群人读书或许更有仪式感,更能激起大家“比、学、赶、超”的读书激情。一个人读书多少,代表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一群人读书多少,可以显现这个群体的文明涵养;一个国家全体人民读书的多少,则彰显这个国家整体的文明素养。一个人人读书的风尚必将在整个社会弘扬。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人把读书当做一种折磨去面对,也有的把读书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这样的态度,还谈什么“诗和远方”?
让我们带上一本书,去远行……
(作者系江苏省灌云县洋桥农场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