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风景油画中的叙事性语言研究

2021-04-12 14:46田维玉
美术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叙事性风景画油画

田维玉

【摘要】南方风景油画是一批画家立足于我国南部自然风光而进行的风景油画创作,不同于纯粹的风景写生,南方风景基于地域环境之下体现出了其独特的叙事性特征。传统风景画中体现出“神话”与“社会”的两种叙事形式,而“南方风景”中的叙事性语言在继承传统之上,则受到地域特性与现代文化经验的影响,画家们更加注重将地域性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进行融合创作。由此南方风景油画形成了“现实的叙事”与“心理的真实”两种叙事语言,前者关注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后者则更注重表达诗意的南国情怀。

【关键词】叙事性语言;地域特征;南方风景油画

批评家苏旅在“风景广西·2004漓江画派艺术展示月”油画展序言中,首次运用了“南方风景”这个词汇,用以概括这一批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风景油画作品。“南方风景”不是一个固定的流派,更像是某个概念,艺术家们团结在这个概念之下,以油画创作表现我国广西等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风景。近年来,在以张冬峰、黄菁、谢森等画家的努力下,“南方风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并且不断有新的力量加入这个团体。本文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之下,对南方风景油画中叙事性语言这一特征进行研究,结合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分析出南方风景油画中所呈现出的共性和个性的风景叙事特征,找出“南方风景”共同的精神诉求。

一、传统风景画中的叙事语言

在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中,风景概念的出现相对较晚。如果回顾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就会发现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即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的兴起,风景题材从依附于历史主题到独立成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绘画体系。风景油画自诞生以来就呈现出了叙事性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神话的叙事”与“社会的叙事”。“神话的叙事”在欧洲早期风景绘画中,不仅仅是背景装饰,而是服务于宗教、神话故事,以此增加画面的寓意性;再者,从18世纪以来,风景画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审美对象并被作为民族文化诉求的叙述方式,这便是“社会的叙事”特征的体现。

(一)神话的叙事

在以宗教、神话题材为主的传统绘画中,对风景的描绘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不仅丰富完善了绘画题材的单一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画面结构的完整性,对于教义的传播提供了宗教图本。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风景就已经被作为画面的背景出现,但当时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风景画概念,此时的风景大多情况下为人物画服务,风景与人物并没有太大的关联,直到以风景为背景的人物画出现了一些变化。根据马尔科姆·安德鲁斯的研究,他认为风景与人物在画面中是相关联的,这种关联性就体现在风景在画面中的叙事性。风景画形成初期至18世纪以来,大多都具有叙事性这一特征。因为传统绘画总是被作为描述宗教神话故事的媒介,和大多数宗教画一样,风景画向人们传递着某个故事,尽管此时风景在画面已经具有主导地位。如若阿基姆·帕蒂尼尔的作品《风景与逃亡埃及》,毫无疑问,这幅画讲述了圣经中圣母玛利亚带着小耶稣逃亡埃及的故事。虽然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但是画面中人物占据面积较小,大面积描绘风景,画中的岩石、苹果树、花草以及远处的海洋都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如圣母旁边苹果树象征圣经里的善恶之树,干枯的样子是原罪的结果,树上缠绕着葡萄藤是死亡和救赎的象征。风景题材象征性的叙事手法同样在安尼巴莱·卡拉奇的宗教主题作品《逃亡埃及路上休息的风景》中体现出来,作品也讲述了玛利亚带耶稣出逃埃及的场景,画面中宽阔的视野和微妙的光线在更加写实性手法的运用下被表现出来,体现出了画家对理想式、英雄式的风景的追求。这种对理想化、完美化的大自然的描绘同时又正好体现出了风景画与古希腊、古罗马田园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风景在宗教、神话题材为主的绘画中,叙事语言特征显得尤其突出。

(二)社会的叙事

社会叙事不同于19世纪以巴比松画派为代表的纯粹风景写生,主要以风景来表现历史、社会等事件,包含了对社会等事件的关注以及文化权力的诉求与隐喻。在风景画中,画家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超出了风景本身的审美特性,其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关照和自我情感表现的载体。如英国风景画家透纳的作品《议会大厦的大火》,该画描绘了1834年英国议会大厦火灾的情景。透纳挤在人群中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发生,以风景画的叙事手法表现了议会大厦失火现场的这一历史事件。画面中画家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夸张的技法表现了议会大厦的大火迅猛燃烧的场景,数以万计的人们正以看热闹的心态观赏这场灾难,随着大风刮过,火焰迅速扑向人群,刻画出了他们既紧张又兴奋的氛围。画家试图以这种极具戏剧性的手法去突破在历史、社会事件等主题的限制下风景表达的空间。其创作的《海难》《海上渔夫》等作品对海难、渔夫等真实发生或存在的对象进行叙事性表达的同时,不仅仅是单纯的风景刻画,更传达出了画家在创作时强烈的主观愿望和内心情感以及对真实事件的强烈共鸣。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语境中,风景画的叙事特征则更加注重本土性语言的表达。20世纪50、60年代以来,表现革命主题的“红色山水”开始出现,如石鲁、赵望云等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到80年代,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传入,中国当代艺术也开始回到中国本土的现实情境之中进行艺术创作,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当代艺术自身的话语体系建构。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中国当代风景绘画需要积极融入新的创作语境,继承传统风景绘画图式的同时结合当代社会现实情境,表现出具有现实性意义的绘画图式。如当代油画家刘晓东表现三峡移民主题的宏大叙事等,风景同样被作为是叙述事件的载体。风景创作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叙事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继承西方风景油画的形式语言与结合中国本土的社会现实语境,以及通过风景创作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和现实关照等多个方面。

二、地域特征之下的“南方风景”叙事

叙事语言在风景画中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无论是通过风景绘画来讲述故事还是记录事件,都值得观众去探寻在风景叙事的表象下人与自然更深层的关系。“南方风景”的画家们基于地域特征之下,在风景创作中探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叙事语言隐藏于画面之中。南方风景油画中的叙事语言与传统西方风景画中叙述圣经故事、神话故事不同,也与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强烈的现实社会叙事有细微差别。其不同之处体现在两点:首先,他们的艺术观念有所不同,本土画家们试图在风景油画中探索具有民族精神的绘画图式。20世纪80年代,时任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的风景油画家凃克先生就进行了大量的风景创作实践,他一直期望在风景画的创作中探寻出“油画民族化”的道路。广西当代本土画家们继承了老一辈画家的艺术精神,俨然将“油画民族化”作为自身的艺术追求,由此產生了以张冬峰、黄菁等为代表的画家,他们通过在风景油画中融合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进行创作,作品中形成了具有独特东方审美的意象风景。其次,在创作题材上,画家们的创作素材非常多元化。广西桂林、崇左一带以山地文化为主,古老的花山岩画记录着广西原始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刘绍昆、谢森、杨诚等画家将少数民族滋养出的文化信仰与广西山地文明相融合进行风景创作。与北方的雄浑、粗犷不同,广西气候温润、阳光充足,多丘陵田园小景,张冬峰、雷波、刘南一等为代表的画家在创作中多描绘如诗如歌的乡土情怀。海洋文明给人壮阔、神秘之感,黄菁、庞海燕、孟远烘等画家则主要关注广西北部湾海域所衍生出的人文风景。在“南方的风景”主题下,画家们以深厚的艺术涵养和无限的创作激情探索出了具有个人风格的风景图式,在继承传统风景绘画特征与地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滋生出南方风景油画中不同的风景叙事语言。

(一)现实的叙事

现实主义是西方美术史上重要的美学范畴,至今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其特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客观性,倡导冷静真实的观察、描绘生活,以当下普通人的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二是典型性,把某些典型事件结合起来,造成典型化形象,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一面加以批判,使之更具艺术真实感。“南方风景”呈现出现实的叙事语言是两种特征相结合,旨在叙述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迁。广西除自然环境优厚之外,还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地域风情给人一种充满野性和力量之感,画家们自然不会错过对这种生命力的表现。随经济社会的变迁,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人文景观在当下难免受到损害,画家们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自然、文化过度消费的批判态度。如画家杨诚关注受伤害的花山风景,描绘被人为开垦和破坏的山石,揭露当下因金钱诱利而破坏自然的行为。苏旅曾经谈到“杨诚的风景是叙事的风景,是一种清醒而坚硬的叙事,展示了南方野气、寂静、干涸、贫穷、酷热的另一面”,在追求真实的风景表现中,杨诚寻找到一种客观的语言来叙述社会现实。包括画家谢森、雷波、陈毅刚等,他们关注地域文化,在写生的基础上注重传播人文主义的乡土情怀,在广西这片土地之下,自然风景、城市街道、社会变迁都成为他们创作的主题。

(二)心理的真实

许多时候,人们选择置身于自然风景,欣赏它带给我们的视覺享受,它是宁静、舒适的,我们在这风景中冥想、沉思。一部分南方风景画家们也选择了这样的思考方式,他们将自我的沉思转到风景油画的创作中,呈现出追求自我内心真实的叙事语言。这种叙事不讲述具体事件,不记录客观现实,而是通过对风景的描绘主观地向观众传达画家自我的内心情感。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光照充足,植被繁多。画家张冬峰就偏爱表现田园风景,画面中没有宏大的主题,也拒绝戏剧性的冲突,只有南方随处可见的自然景色,灰绿色总是占据他画面的大半部分,又给人静谧、严肃之感。他笔下的南方风景平淡中充满诗意,这是他记忆之中的风景,更是他内心向往的那片风景,他所表现的是一种抒情的叙事语言。与张冬峰的平淡天真不同,画家黄菁善于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表现自身的激情,因此他也被称为“色彩魔术师”,他爱描绘透过门窗而看到的风景,画面趋向平面性,自然物象被简化为几何形体,粗放的笔触、夸张的色彩构成了画面的意象审美特质。无论是平淡的关照,还是激情的表达,他们都试图在风景中表达心理的真实,在自然与人之间,追寻生命的意义。2003年,南方风景的展览主题就名为“风景中的生命——南方的风景”,旨在诠释画家们通过风景传达情感,在作品中表达出对自然生命的讴歌,或许这也是“南方风景”能够温暖、打动人心的原因之一。

三、“南方风景”:个性化的叙事表现

风景中的叙事性语言表达,其目的在于艺术家们通过风景这一题材的创作来传达自身的艺术观念。对于中国的艺术家而言,作为视觉对象与艺术表达的“风景”更是彰显主体价值的重要途径,而“叙事性风景”的意义在于揭示中国的艺术家是如何认识自然、社会,如何通过“风景”来表达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以及个人价值诉求。“南方风景”的画家们在叙事性这一层面上呈现出个性化的叙事特征,主要体现在艺术家们基于广西地域环境之下或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风景创作,由此形成不同的创作视角和多元的艺术风格。他们致力在风景油画创作中呈现出广西整体的文化面貌和社会关怀,并且各自关注风景中的不同创作素材,一是人文风景,呈现文化记忆之中人们现实的生存状态;二是自然风景,表达画家们家乡故土的南国情怀。

(一)文化记忆之中的现代隐喻

对艺术家来说,现实的生存经验能够直接影响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一部分“南方风景”画家们关注本土文化信仰在当下的变迁。如前面提到的画家杨诚,他喜爱画山,用画笔记录了花山岩画古老而又神秘面貌,但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开采,导致花山严重受损,《受伤的家园》《剩山归途》(图1)等作品将被过度开发的山石以及挖掘机、石料传送带等采石设备入画,厚实的颜料堆积山形,刮刀塑造断壁残垣的肌理感,呈现出艺术家强烈的批判态度。画面有力而沉稳,使人置身其中,形成悲剧美的艺术效果,揭露了现实生活中为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的恶行,传达出艺术家高度自觉的现实主义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而画家孟远烘则将海边沙滩的人文景象作为个人图式,他的画面追求神秘主义的可读性,沙滩上模糊的人影是他画面的特点,如作品《沙滩上008》(图2),平面化、模糊化的造型是画家心灵塑造的方式,人物与沙滩的意象组合诠释出了现代人孤独、自我的生活状态。

现实情境与广西自然风景相结合形成了南方人文风景的艺术表达,如雷波的《海边独行》、陈毅刚的《灰烟》《斜坡》等都是通过风景的描画反映人的内心情境、城镇化进程中人与自然难以调和的矛盾。艺术家们通过风景绘画传达社会责任感,有态度、有记录、有乡情。从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们非常重视现代的形式表达,在这种现代社会语境中自我的态度,“风景”是表象,社会学叙事则永远隐藏其间,这也是中国现代风景与西方历史上纯粹对风景描绘的不同之处。

(二)地域环境之下的南国情怀

广西地域资源丰厚,给艺术家们无限的创作动力。南国情怀旨在画家表现南方田园诗歌般的自然风景,南方的山、水、绿树都成为他们笔下展现自然生命的对象,以传达画家以景寄情的乡土情怀。如张冬峰的绘画表现南方田园牧歌的场景,他在营造诗意化的田园景象时巧妙地运用了南方柔和、朦胧的光线。苏旅曾总结“南方风景”的画家们在画面中都注重表现“天空”和“光”。光的表现对于风景画家来说至关重要,西方印象派将光的变化用来丰富画面,中国南方的画家对光的表现又与北方不同,这基于艺术家对不同物象的选择。而张冬峰的光是一种在大气和水雾中游离不定的光,表现出南方人特有的温润、细腻和平和的观察力。比如他的代表作品《松之声》(图3),散点式的构图如照相机取景一般,将近处的草丛,远处的湖泊、丘陵处理在一片阳光充裕的绿色世界里。张冬峰擅画灰调,他笔下的景色不似现实中自然的翠绿,而是融入了他诗人般的怀旧特质,灰色调的南方田园景色也是他个人风格之一。他的画面中注重对各种植物的研究,尤其偏爱松树,因为松树有一种坚韧品格,有奉献精神,“在《冬峰油画》作品集中他曾谈起他对树的处理都是依靠本能,但将他的作品和原始真实的景色对比时,发现他对树木的处理与现实中树木枝叶走向一致,他与自然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可见,他对自然的观察已经内化到头脑中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创作,他对自然既敬畏又热爱,他的作品常常令人向往又感动。如《穿过竹林的歌声》系列,《平凡的歌声》系列,《桂平的早晨》等作品都表现出质朴、温暖的家乡情怀。

不同于张冬峰宁静的乡土之景,画家黄菁的风景更加热烈。黄菁酷爱逆光,他画面中的光线明亮辉煌,令人目不暇接。对光的认识直接影响他对色彩的运用,他的色彩鲜艳、丰富、有冲击力。人如其画,他曾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就像着魔,不断地实验,不停地验证以达到内心的目标,他对绘画的热情犹如画面中艳丽的色彩组合,蕴含无限生命力。他的风景代表作品《喀斯特田园》(图4)系列利用窗外景的构图方式,通过粗野夸张的线条提炼自然对象的客观外形,浓郁强烈的色彩构造出画面的意象审美,将广西少数民族热情、跳跃的性格都在自然风景中表达出来。南方风景以自然、田园诗歌般的画面意境表现乡土热情,画家谢森、刘南一、雷波、刘新、雷务武等将强烈的生命意识穿透于山水风景之中,在画面中透露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南方风景中追求着如诗人荷尔德林所向往的“詩意的栖居”,尽管现实生活中有劳苦、有艰辛,画家们俨然以艺术的方式将对美好的向往传达出来,这或许就是他们笔下的南国情怀。

在共同的地域文化中画家们寻找出自己的叙事语言。如张冬峰的绘画表现南方田园牧歌式的温暖,是平凡中的诗意,而杨诚的绘画中表现壮观的喀斯特地貌、岩石等,是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风景,刘绍昆将亚热带风景表现为女性的热烈浪漫,孟远烘笔下的海边沙滩神秘唯美,“南方风景”画家创作题材丰富多样,并且各自探索出自身艺术风格。每个成熟的画家都需要在自我风格的建设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论属于哪个流派或主义,都需要有自己的绘画意识。正如批评家苏旅所说:“有生命的风景画不能只是一张画得很美的风景图片,它应该是一个艺术家所有经历、知识、涵养、人格和生命以及这个时代的全部,同时也包括了艺术家在风格形式上的不懈努力。”

结语

地域特征的影响下,南方风景油画呈现出独特的叙事性语言特征,或许不仅限于上述归纳的“现实的叙事”与“心理的真实”两种叙事语言,叙事语言与画家们自身的艺术观念与绘画风格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正是由于南方风景画家们脱离了简单的写生训练,将风景作为表现自我的艺术形式,在风景中注入个人情感和社会关照,通过风景创作将人与自然、形象与世界联系在一起,才能够传达出南方风景油画中生命的意义。就“南方风景”这个艺术团体来说,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创作风格,都有更大的空间值得探索突破。而“南方风景”在当下也成为推动广西地域美术向前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值得深入挖掘其价值意义。

注释: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南方风景油画中的叙事性语言研究”(YCSW2020215)。

参考文献:

[1]苏旅.南方风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概念[J].艺术探索,2004(4).

[2]陈素君.早期欧洲风景画的叙事性及其哲学基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1).

[3]凃克.油画民族化的点滴体会[J].广西美术,1979(4).

[4]苏旅.清醒的风景——杨诚风景画品评[J].中国油画,2009(6).

[5]张冬峰.冬峰油画[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叙事性风景画油画
一代宗师华崇锋华派风景画作品选
油画去哪了
“十七年诗歌”的叙事性分析及其诗学价值
坚守四大立场,突破叙事类文本的解读瓶颈
油画《惊涛拍岸》
智力大冲浪
楚雨的油画
名画家的聊天室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
天空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