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大伟,崔耀琦,葛晓昱
(1.黑龙江大学 研究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0;3.吉林化工学院 外语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4.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
回指(anaphora)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在语言实际应用中广泛使用。语篇回指是从语篇的角度来观察回指现象,或者说是观察回指的语篇特性。可以说,对回指的理解,直接影响读者(听者)对语篇的理解。
回指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韩礼德(1976)在《Cohesion in English》中,将指称分为现场指示的“外指(exophora)”和篇章指示的“内指(endophora)”,并将“内指”进一步分为“回指(anaphora)”和“前指(cataphora)”[1]。Levison(1987)则认为,回指是某个缺少独立所指对象的语言成分,通过跟另一个语言成分的联系,能找到其所指对象[2]。Huang(1994)认为,回指指的是一种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对回指对象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先行词的解释[3]。潘文国(1997)认为,回指作为语篇衔接手段,也叫作替代、重复、省略[4]。佐久間まゆみ(1999)将回指称为「指示·反復·省略表現」[5]。徐赳赳(2003)将回指定义为:某个篇章中两个先后出现的、互指或语义关系紧密的成分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成分可能是名词、代词、零形式、动词等等[6]。本文以徐赳赳先生的 “回指”定义为基准,选取报刊媒体公开发表的叙事文作语料,探讨叙事文语篇中的人物回指问题。
回指是生成和理解叙事文语篇的中心要素。叙事文中,人物和段落的关系密切,人物往往能够起到将段落串联起来构建语篇;一个典型话题的次话题角色和相对独立性的性质,可以通过人物以不同的回指形式而体现出来。
叙事文语篇中的名词回指,一般可以分为同形回指、部分同形回指和异形回指三种形式。
1.同形回指
重复使用某一名词指称语,指代相同的对象,例如:
①张永福出生时,重七斤半,谁知越长越瘦弱……
张永福上学后,经常挨打……
张永福跟同学丢沙包时,是捡沙包的……
(语料引自2013.06.13南方周末,文章标题《张永福》,作者任晓雯)
2.部分同形回指
语篇中,如果选用的先行词形式较长,后文回指时常常删减部分词语。例如:
②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8月27日,在昆山一个路口,骑自行车的于海明和驾驶宝马车的刘海龙发生冲突,刘冲回车中拿出砍刀攻击于,结果刀被于反抢过来,刘被刺身亡。
(语料引自2018.9.3 “团结湖参考”微信公众号,文章标题《耍狠的“龙哥”,装睡的自如》,作者张静雯)
3.异形回指
根据表达的需要,回指词采用与先行词形式完全不同的词语来进行指代。异形回指常常使用表示职业、职务、职称、绰号以及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词进行回指[7]。有时会根据语篇需要,采取突出人物特征、凸显人物关系所使用的的比喻、借代等修辞方式。
③张永福出生时,重七斤半,谁知越长越瘦弱。家里订一份牛奶。丈夫去世后,吴丽妹又从工友那里争取一份。逼着儿子,早一瓶,晚一瓶。儿子不见长胖,身高也平常。
(语料引自2013.06.13南方周末,文章标题《张永福》,作者任晓雯)
④李少云在出租车上踩了3年油门,却发现还是冲不破生活的罩子。
3年前坐上出租车的时候,她刚抱着半岁大的女儿依依离开前夫。那天是妇女节,为了照顾女儿,这位没有太多能力的单亲妈妈只能把自己和孩子一股脑儿塞进车里,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兜兜转转。
(语料引自2018.03.07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文章标题《出租车上的家》,作者王嘉兴)
⑤蔡艳球红了,这是他生命中的意外事件。
他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文化,长得不帅,不善言辞。这个“85后”没有任何才艺,“唱歌不是一般难听”。
(语料引自2018.03.21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文章标题《为流浪者流浪》,作者胡宁)
叙事文语篇中,引入的话题人物后,再次提及时,经常使用同指的代词。徐赳赳(2003)认为,人称代词中只有第三人称代词才具有语篇衔接功能,才可以充当回指语。第三人称用于回指时,一般可以从上文找到先行词[8]。例如:
⑥一副墨镜、听着耳机……陈建斌i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潮”。问他i在听什么,他i说就是广播和新闻。
和他i的对话,不能抛出假大空的问题,任何一个没有细节的问题在他i面前说出来就像是个笑话。
(Ø代表零形式,英文字母代表加粗字体的词语,字母相同表示所指相同。以下同)
(语料引自2018.05.11新京报,标题《陈建斌 做演员得到的太多不能再贪得无厌了》,作者周慧晓婉、郭延冰)
但也有少数语篇出现“代词后指(代词前置)”现象。就是说,整个语篇中先出现代词,然后再出现充当先行词的名词。徐赳赳举过这样的例子:
⑦他i倒下了。不是倒在他i眷恋的祖国,而是倒在异国的土地上。
一年前的11月22日下午,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阴雨霏霏。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政务参赞李文祥i利用这个星期天赶写年终总结。
(语料转引自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这个语篇采用倒叙结构,可以推测出先出现的代词“他”,其指代对象是“李文祥”。这类语篇前指中,名词指称一般都在第一、第二段落中出现,以便进入正常叙述。这类语篇的代词前指,一般视作一种修辞方法,目的是给读者造成念,吸引读者看下去。
叙事文当中,语篇如果只围绕一个中心人物,话题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时,多采用零形回指。
⑧张永福i跟同学丢沙包时,(Øi)是捡沙包的;打乒乓时,(Øi)是捡球的;跳鞍马时,(Øi)是俯身作“鞍马”的。他很少玩,(Øi)放学回家,(Øi)看连环画,(Øi)或者对着窗外,(Øi)双眼定怏怏。
(语料引自2013.06.13南方周末,文章标题《张永福》,作者任晓雯)
⑨高家i收拾细软,搬到华龙路顾家弄,住进三层阁。逾数月,(Øi)被人找上门,讨欠债,讨工资。(语料引自2016.09.15南方周末,文章标题《高秋妹》,作者任晓雯)
⑩方平iは体重がわずか45キロほどの痩せた老人だが、(Øi)頭の回転はよく、定年後(Øi)は人と麻雀をしたりして楽しんでいた。/方平是一个体重才九十来斤的瘦弱老人,(Øi)脑子却十分好使,(Øi)退休后常和别人打点儿小麻将娱乐娱乐。
(语料引自2018.02.09人民中国,文章标题《圈套》,作者吴模定)
叙事文语篇中,如果出现人物较多,这些人物都有可能出现各自的回指形式。当人物反复出现时,话题转换截断了“话题/参与者的延续性”,回指的情况就显得更为复杂,不容易辨别。
(语料引自2018.03.06南方周末,文章标题《悼念红柯》,作者高建群)
这里先用“红柯”引出人物,后面再次提及该人物,依次使用名词回指“一个年轻人”、零形回指“Ø”和代词回指“他”。其后的出场人物“秦巴子”,则使用代词“他”进行了回指。
对于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的母语者来说,这个语篇的人物指称虽然复杂,但是并不存在理解问题。但是对于非母语者,理解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探讨语篇中的回指现象,明确先行词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参照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一门新的语言也具有重要意义。
徐赳赳在研究汉语代词回指时,指出人物回指的选择受人物、情节、时间、连词以及结构制约。这种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人物回指是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因而其说服力有些不足。相比之下,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论”似乎更具有说服力。斯波伯和威尔逊(1986)则把语言交际活动归属为认知活动,从语境效果与认知努力的角度,提出了关联论。关联论指出:“人类认知以追求关联最大化为取向,争取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9]”。语篇中的人物回指形式的选择正是取决于“关联性”。零形回指由于它没有任何实在的语言形式,语篇连贯性却是最强,使用时付出的认知努力最小。语篇中零形回指和代词回指的广泛使用,给作者和读者带来的是认知与理解上的便利。而多个人物交替出现的语篇中,由于人物变换频繁或情节复杂,倾向于使用一部分名词回指规避歧义,降低读者的认知努力,强化所指。
叙事文语篇中,人物回指常使用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三种形式。中心人物明确且话题延续性强时,多使用零形回指或代词回指,从而实现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认知效果;人物所指变换频繁时,则倾向于使用名词回指,规避歧义,降低认知努力。人物回指形式取决于“关联性”:认知需要付出的努力较小时,多使用零形回指和代词回指;认知时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时,倾向于采用名词回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