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聪 刘艳超 翁仕洋 李建川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8)
藏马鸡(Crossoptilon harmani)隶属于鸡形目雉科马鸡属,我国特有种,国家II 级重点保护动物,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东南部山地[1],如曲水、林周、墨竹工卡、工布江达、错那、加查、朗县以及门隅、珞瑜等地[2]。该物种已被列入2000年8月1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具有肉味鲜美、低脂肪、高蛋白等特点,是我国传统的药用动物之一,自古被誉为高级滋补品,该物种集肉用、药用、观赏价值于一身且有极高的利用价值[3-4]。
藏马鸡的人工驯养最早见于刘少初等(1994年)[5]的报道,其于1983 年就在林芝县见有群众饲养藏马鸡,与家鸡同食,但抗病力、生长速度明显比家鸡强。其后,云南(1990-1994 年[3]、1998 年[4]、2011年[6])、青海(2006 年)[7]、北京(2009 年)[8]、辽宁(2013年)[9]等地的专家学者对藏马鸡进行了引种、营养、繁殖、饲养管理、笼舍设计以及疾病防治等人工繁育方面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野外,成年藏马鸡的食物以植物[10]为主,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幼体的食物以昆虫为主,并随体重增长食物中昆虫所占比例逐渐减少[11]。格玛嘉措(1997 年)[3]于1990 年至1994 年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对藏马鸡的引种、驯化进行的试验研究,将藏马鸡雏鸡的生长发育分为3个阶段(0~20日龄、20~50日龄、50~90 日龄),并饲喂以4 种类型的饲料,即:动物型饲料、颗粒籽实型饲料、浆果块茎型饲料、绿叶芽型饲料。王民(2006 年)[7]所在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2001 年开始从野外引进和饲养藏马鸡,截至2006 年共繁殖成活雏鸡15 羽,使用的饲料有谷物(小麦、玉米)、青绿食物(麦芽、蔬菜)及颗粒饲料(兰州正大)3 大类。王霄宏等(2011 年)[6]将野外捕获得到的16 只藏马鸡成鸡和11 只雏鸡在云南香格里拉县进行人工驯养试验,设计出了雏鸡(4 周龄以前)、中雏(4~12 周龄)、大雏(12~18 周龄)、成鸡以及繁殖期5 个阶段的饲料配方,但并未指出这几个阶段饲料配方的使用效果。周同改等(2009 年)[8]根据NRC(2004)推荐的环颈雉饲养标准设计全价日粮饲喂藏马鸡,结果表明藏马鸡生长正常、体况良好,其体重和生长性能显著高于环颈雉,并得出了NRC(2004)环颈雉饲养标准对藏马鸡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前人研究发现,藏马鸡群体会随着配偶对的形成而逐渐解体,藏马鸡一般于3 月底4 月初开始进入繁殖期,至4 月中下旬所有繁殖个体的配偶关系完全确定[1,12]。据格玛江初等(1995 年)[13]观察,藏马鸡雏鸡满2周岁后的第3年就参与繁殖,且一雄配一雌,每年3 月初开始有发情行为,4 月中旬开始产卵,5 月份为产卵高峰期,2 天产一枚卵,每窝产卵为5~12 枚,产完最后一枚卵的第二天开始坐巢孵化。经22~28 天的抱窝后雏鸡开始出壳,6月份为出雏高峰期[3]。
据王民(2006 年)[7]3 年的观察,在工人饲养情况下,藏马鸡5月下旬开始产卵,在产足8枚卵后开始孵化,经雌鸡25~26 天的伏窝后出雏,雌性藏马鸡出生后第3 年可性成熟。王霄宏等(2011 年)[6]研究发现,人工驯养的藏马鸡在12~13 月龄可达性成熟并开始繁殖,雄鸡比雌鸡的性成熟早1个月左右,发情表现发面,雄性个体的眼睑色泽会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并有追逐雌鸡求偶的表现,而雌鸡会逐渐变得温顺接受交配,产蛋期间约有5%的雌鸡会有难产现象。在性成熟时间方面,王霄宏等(2011 年)[6]发现的12~13 月龄性成熟与格玛江初等(1995 年)[13]和王民(2006 年)[7]发现的3 年性成熟有明显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人工驯养条件下藏马鸡的性成熟时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对于藏马鸡人工孵化的研究首次见于杜芳芝等(2013 年)[9]的报道,辽宁鞍山育翔野生动物驯养基地于2007 年起陆续从北京动物园引进了3 对藏马鸡进行驯养,利用全自动电脑孵化技术,控制温度在37.5℃~37.8℃,湿度在60%~70%,翻蛋频率2 小时/次,经25d~26.5d的孵化期,成功繁殖6只健康雏鸡。
直接从野外捕捉的藏马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精神极度紧张,常扑网撞笼,绝食而死,即使饲养成活也因精神紊乱而影响正常繁殖[3]。基于这种情况,前人在进行藏马鸡人工驯养研究时,多采用在藏马鸡的繁殖期到野外搜集受精卵或捕获幼雉进行人工辅助孵化与饲养的方式,或利用家鸡代孵的方法以提高孵化率[3,4],且由家鸡孵化护理的雏鸡对人工驯养条件的适应更强,可有效加快藏马鸡的驯化进程[4]。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2001 年开始从野外引进和饲养藏马鸡,截至2006 年共繁殖成活雏鸡15羽[7]。据杜芳芝(2013 年)[9]报道,鞍山育翔野生动物驯养基地是2007 年陆续从北京动物园引进了3 对藏马鸡进行驯养研究并成功繁殖6 只健康雏鸡,而北京动物园是2002 年首次从西藏将藏马鸡引种到北京并成功繁殖出F1 代。除已知文献中提到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动物园、鞍山育翔野生动物驯养基地三处地点有繁殖成功案例外,目前以上三处的藏马鸡种群数量多少尚未见报道。
格玛嘉措(1998 年)[4]指出,藏马鸡笼舍宜选在依山傍水,地势较平的阳坡,并由较好的栖息条件隐蔽条件。笼舍设计成半散养式,四周建高2m 的围墙,其上续以高1m 规格为5cm×5cm 的铁丝网,并以同样规格的铁丝网或尼龙网作顶棚,以便通风和获得接近于自然状态下的阳光、降雨。笼舍面积按每只藏马鸡占地22m2计算,适当的活动面积可保证在繁殖季节不影响藏马鸡的求偶行为,并有利于笼舍内的防疫卫生、自净作用及食物供给等。笼舍内配备适于雏鸡和成鸡沙浴的沙箱,根据沙箱脏污程度,10~15天更换一次沙子,以减少鸡身上的寄生虫,换下来的沙子经消毒清洗后可再次使用。
青藏高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7]的藏马鸡鸡舍,外为土质地面的活动场所,内为铺有沙子地面的笼舍。活动场地面积40m2,笼舍面积20m2,笼舍与活动场地用砖混结构墙体相隔,舍内有木质栖架和人造巢体,四周设有玻璃窗,有良好的采光和保温性能。
王霄宏等(2011 年)[6]设计的笼舍建在向阳、干燥、通风的地方,舍内3.8m(长)2.5m(宽)2.5m(高),活动场地5.0m(长)2.5m(宽)2.5m(高)。舍内为水泥地面和砖墙,地面铺有细沙,设置了木制栖架供藏马鸡休息,并与活动场地相通。活动场地铺有1/4面积、厚度为25cm 的腐植土,其余为沙地。外墙下部1.5m 为砖墙,上部1m 与顶部为防飞网,场地设有活动栖杆,墙角处放置一产卵箱。
鞍山育翔野生动物驯养基地设计的笼舍[9],三面围墙、一面开放,开放地留有27m2的运动场,高2.5m,鸡舍9m2,地面平整有微坡,便于排水和清扫粪污,顶及四周为防飞网。舍内备食槽和饮水器,运动场内设沙地供藏马鸡沙浴。在此简陋笼舍条件下,藏马鸡的生长、发育、繁殖均未见异常,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
虽然不同的专家学者设计的藏马鸡笼舍面积不同,但其结构都大同小异,在笼舍的四周和顶棚均有铁丝网,以便于笼舍的采光和通风;舍内配有木制栖架,以便于藏马鸡休息;还都配备有沙箱、沙地或沙浴池,供藏马鸡进行沙浴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沙浴是鸡类的一种明显行为,它对于调整机体状态、防止疾病侵害具有重要意义[1]。给藏马鸡提供沙箱、沙地或沙浴池进行沙浴,是减少藏马鸡寄生虫[3,4]的有效方法。
王民(2006 年)[7]研究发现,藏马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易患的常见疾病有鸡羽虱、软骨病、法氏囊病等,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治方法。鸡羽虱常寄生在雏鸡的体表或绒毛中,引起雏鸡消瘦、羽毛折断,发生此病时,应在保持空气畅通的情况下,用1:500敌敌畏对雏鸡和母鸡进行全身擦洗。将出壳后的雏鸡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让雏鸡接受充足的光照,可有效防止发生软骨病。而法氏囊病多在出壳后20~40 天突然发病,因该病无治疗药物,应做好初期的特异性疫苗注射防疫工作。
杜芳芝等(2013 年)[9]研究发现,藏马鸡的常见病有慢性呼吸道病、马立克氏病、新城疫和白痢,尤其是1~15日龄雏鸡抗病能力弱,发病率高。因此要注意禁喂霉变饲料,保持笼舍的清洁卫生,适时消毒。
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作为一种保护野生动物的方法,具有深远意义,这既是对濒危野生动物的有效保护方式,也是对野生动物利用价值进行研究开发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现今的各种家畜家禽,都是从野生种群逐步繁育而来,这不仅减少了人类因食物需求而不断猎捕野生动物的数量,从一定层面保护了野生动物种群和多样性,还充分挖掘了动物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从刘少初等(1994 年)[5]1983 年在林芝县发现有群众将藏马鸡与家鸡混养以来,我国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对藏马鸡的人工繁育作了许多研究,涉及有藏马鸡的营养、繁殖、引种方法、笼舍设计和疾病防治等诸多方面。但在藏马鸡的营养标准、繁殖调控、疾病防治、药用营养价值等方面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对藏马鸡的遗传资源开发也未见显著成效。后续还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对藏马鸡人工繁育各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藏马鸡这一我国特有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