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

2021-04-12 09:13
智能城市 2021年13期
关键词:静力桩基础建筑施工

邹 康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电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1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概述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地基是项目的核心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建筑项目中,地基的优劣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是建筑施工的顺利稳步推进的根本保障,因此建筑企业应该重视地基质量,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建筑项目施工作业时,桩基础技术的运用能够合理改善土地质量与建筑物的关系,起到分担建筑压力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坚固性,增强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避免地基下沉、建筑倾斜的现象。

我国各地区的天气、地质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较为复杂,会对建筑地基的施工带来巨大影响[1]。在建筑工程开展的前期,需要对该建筑土地进行合理有效研究,展开调研,全面获取各类信息,根据实际调研情况选择相匹配的桩基础技术有效开展施工,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更好地体现桩基础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价值。

2 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的主要类型

2.1 振动沉桩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将振动器提前进行安装,通常需要安装在桩顶的位置,以便将桩的自重与振动紧密结合,对建筑地基施加足够的压力,起到沉桩的效果,提高地基土地的密实度。在具体操作时,需要对振动器安装的位置、振动器锤击的高度进行实际测量与调试,保证每一次振动位置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施工的效率和施工技术水平。该技术主要运用于沙土、黏土或软土中,不适合运用在土壤水分多或是土质过硬的环境。该类型技术的优点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时操作简单方便、工艺简单,施工人员能够快速掌握操作,且占地面积小,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效率高。振动沉桩技术的缺点主要为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2]。在施工过程中,噪声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工人的施工效果和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该类型技术的前期,施工单位应做好相应的噪声预防工作。

2.2 静力压桩技术

静力压桩技术主要是借助静力的作用将静力桩的框架和静力桩的自身重量进行科学有效配合,利用反作用力将预制桩深埋到土地中。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静力压桩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使用性能较好,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最大限度避免施工过程的不必要损失。静力压桩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震动压桩的强度较弱,不会产生较大的施工噪声,操作简便,适用于在城市建设工作。静力压桩技术主要用于土质较为松软的建筑环境中,针对土质较硬的建筑环境,使用该类型技术可能会对土地结构造成破坏性影响。预制桩受到巨大作用力深入土地,在压力的作用下影响周围的土质结构,作用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土地会发生塌陷,影响建筑施工效率。

2.3 人工挖孔桩技术

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多样,一些复杂的地形位置无法使用机械进行施工。人工挖孔桩技术是通过人工完成桩孔的定位和挖掘工作,再依靠人工进行混凝土浇筑。人工挖孔桩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施工单位的成本投入,还能减少施工对周围土地的破坏影响,保护环境,且人工技术施工易于控制,能够提高成桩的质量。人工挖孔桩技术的缺点是在实际施工作业时可能会遇到塌方等危险情况,对施工人员造成威胁伤害,且人工操作相较于机械作业,施工效率较低,工人的工作强度较大。此外,在实际应用该类型技术时,必须严格控制流水量,需要提前在透水层放入环形钢筋圈。

3 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3.1 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建筑施工的前期准备期间,应不断进行现场勘测工作,深入调研建筑施工的条件和周围环境,了解技术标准、施工难点、施工安全等问题。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天气环境、土质条件都存在一定差异,复杂的建筑环境会给建筑施工带来一定技术挑战。所以在施工前期,需要做好现场测量调研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保证项目施工的效率和建筑质量。

3.2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建筑目标,必须在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方面高标准、严要求,提高人员专业素养,严格审核施工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置施工人员,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不断跟进施工进度,与施工人员不断交流,优化改进施工方案,要求所有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有序开展施工工作。

3.3 合理控制荷载量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预制桩的荷载量和进入土层的深度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需要根据建筑物自身的荷载量来选择适合的桩基础技术[3]。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应对建筑工程当中的每个预制桩进行合理预估,在不超过荷载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使用寿命和建筑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

4 提升桩基础技术应用效果的策略

4.1 重视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各方面的不良因素都会对施工进度、作业质量等造成负面影响。项目开展前,需要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实地勘测工作,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手段对施工工地周围的环境、地质、水质情况进行研究,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勘测,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度,是建筑施工的顺利稳步推进的根本保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最终效果[4]。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推动工程进度,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施工方案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施工人员须积极了解建筑装修工程相应的技术标准、施工难点、施工安全等问题。

4.2 做好桩位测定和混凝土配制工作

一般情况下,建筑项目不同的施工地点和工程规模、施工要求都存在一定差异,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桩位测定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相关参数数据,确定相关桩位,确保施工的精确度,以保证桩基能够确实满足建筑项目的要求[5]。混凝土的配制严重影响桩基的质量,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进行科学配比。科学配制不仅够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还能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制造成本,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带来更多的可观收益,促进建筑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但在实际情况下,部分建筑工程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混凝土配制时增加硅灰的比例,破坏原本的内部结构,影响建筑项目的质量[6]。此外,还需要对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搅拌速度、温度进行严格把控。

4.3 选择适合的桩基础类型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选择适合的桩基础类型能够提升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建筑目标。在开展选择桩基础类型的工作时,应对施工工地的土壤情况、水质条件等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根据科学的手段选择最合适的桩基础类型。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合理预判,全面详细了解施工周围环境,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建筑工程能够顺利施工[7]。

4.4 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开展施工工作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严格遵循施工方案标准开展施工,合理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为工程项目的推进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8]。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和相关参数数据,通过科学手段制定,是建筑项目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根本保障。

4.5 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责任意识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桩基的技术水平与建筑质量的密不可分,为了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达到预期的建筑目标,必须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方面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把关,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置施工管理人员。建筑单位应在施工初期对施工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项目的整体技术水平[9]。

5 结语

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发展迅速,建筑物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物的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桩基础技术与建筑项目的质量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桩基础实际施工时,建筑单位的相关人员应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对施工工地进行实地勘测,开展数据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方案,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责任意识,推动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猜你喜欢
静力桩基础建筑施工
基于有限元仿真电机轴的静力及疲劳分析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带孔悬臂梁静力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ABAQUS的叉车转向桥静力分析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