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地基加固技术分析

2021-04-12 09:13梁秋芬
智能城市 2021年13期
关键词:管桩桩基市政道路

梁秋芬

(广西博贝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33)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在深入推进的同时,对市政道路施工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期间,软地基加固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施工效率,还能够增强路基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应合理运用软地基加固技术,以便工程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必要性研究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对其有较大影响,在施工的前期阶段,若不能对软地基进行科学处理、合理进行加固,会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造成影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安全事故等问题,所以必须强化对软土地基的加固[1]。

现阶段,在市政道路施工工作开展期间,对软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施工方法。在对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借助砂石进行换填,可以进一步对软地基部分的结构密实度进行增强,以便市政道路的坚固度整体提高。通过高效利用该技术,可以对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进行提升,还能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提升,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安全保障。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的同时,规模不断扩大,道路施工期间遇到的地质结构问题也越来越多。施工企业为了从整体的层面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占据绝对的主动权,加大对软地基加固技术的研究力度,促进市政道路运营维护水平的提高,为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市政道路软地基特点分析

在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软地基是常见的施工问题。施工人员在组织开展施工工作期间,必须高度重视针对软地基的处理,合理制定处理方案,促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和水平得以提升。

(1)软地基含水量较多,颗粒间的缝隙较大。

通常,道路承载力大小与软地基土质中所含水量、颗粒间缝隙大小具有直接联系。经分析,含水量较高且缝隙较大的土质,整体的承载力相对偏低,对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影响极大[2]。在软地基中,粉土等是常见的构成内容,其中包含的部分主要有带负电性质的颗粒。在此情况下,土质的水分吸收能力大幅度提升,缝隙也逐渐变大,导致地基中滞留大量水分。

(2)软地基的流动性强。

后期能对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但流动性依旧不能彻底根除,经过实践得知,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道路受损的概率。在长时间的应用下,市政道路的承载力逐渐降低,最终使得地基出现损坏的现象,干扰了道路地面平整度提高,不利于后期的使用,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埋下安全隐患[3]。此外,针对这些问题,若不能第一时间对软地基开展加固工作、高效进行处理,最后会因为流动性问题引发坍塌事故,对市政道路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3)软地基的压缩较高。

软地基自身的抗压能力较强,抗剪能力偏低,软地基的承载能力也会随之降低。通常情况下,地基本身的承载力降低,承受较大压力时就会出现地基塌落或下陷等问题,导致市政道路不能正常应用,不利于城市的稳定发展[4]。所以,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期间,应加大对软地基施工的重视程度,保障道路安全使用,使城市居民的出行更安全。此外,在对软地基加固技术进行选择和运用期间,应综合工程实际现状,保证满足绿色环保需求的同时,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3 市政道路施工中常用的软地基加固技术分析

(1)浅层加固处理技术。

在市政道路施工阶段,需要对软地基的深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质量能够满足建设标准和要求。通常,软地基的深度如果低于3 m,在处理期间可以对浅层加固处理技术加以运用,如换填垫层法等。对路基深挖要求不高的道路进行施工期间,借助浅层加固处理技术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如果施工位置的下挖土层超过2.8 m,应用浅层加固处理技术的效果欠佳。在实际的施工中,针对施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施工土地的地质情况作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

(2)预应力管桩技术。

在软地基处理过程中,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在实际的施工工作开展前期,应对软地基部分的组成进行勘察,结合施工现场的特点,合理地划分松散区域,保证施工后续不会出现遗漏的情况,以便市政道路的整体能够更完整。

明确需要进行软地基加固区域,并依照区域对打桩地点进行确认,安排专业的人员事先定位打桩点。在定位时,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进行确定,并综合市政道路施工具体要求,依托打桩检测的结果,合理对预应力管桩进行选择。施工工作全部完成以后,组织施工人员在已经打好桩的位置放警示牌,避免他人破坏。

利用预应力管桩技术,可以对已经松散的地基土质加以改良,有效避免和减少地基出现孔隙的情况,但预应力管桩技术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花费的施工周期较长,导致道路施工的整体工期被延后。运用预应力管桩技术时,通常会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大幅度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如果施工环节没有把控各个细节,施工操作存在错误,还会导致后期出现沉陷等问题。

(3)排水施工技术。

在具体的市政道路软地基处理过程中,排水施工技术也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将软地基中多余水分全部排除的方式实现加固。软地基中水分比较多,所以在组织开展加固工作候,可以从排水的角度考量、科学应用,借助排水固结法将排水井设置在软土层中,将软土层中的水分全部排除干净。在缝隙比较小的位置,可以对砂垫层进行合理设置,以此促进排水效果的提高。通过实践得知,借助此方式对软地基进行加固,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但该技术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在施工前期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技术的价值和作用。

4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地基加固技术的具体应用

(1)桩基检验。

在市政道路软地基处理以及加固过程中,为了有效促进地基稳定性的增强,应做好桩基检验工作。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路面坡面检测和路面坡面检测两种模式。

①路面坡面检测。

桩基建造工作全部结束半个月后,应对桩基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空隙和短桩间不存在问题,桩身混凝土的结构十分完整,检测数量至少为三根。

②路面坡面检测。

在对检测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对反射波法进行合理应用,对桩身的实际现状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同时检测的数量应为总体数量的25%。应用这种检测模式期间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利用其他检测手段加以辅助,以便检测的精准度可以整体提高,为后续施工工作的稳定进行奠定基础。

(2)市政道路软地基施工现场检测。

为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进行更顺利,从整体的角度上提升地基稳定性,在施工期间应做好施工现场的检测工作。

①检测桩基的位移情况。

通常情况下,在桩基施工期间,针对地面土质的密度,其会随着检测深度的下降而逐渐递减。在距离桩柱中心大约2 m的位置,如果桩基位移的情况出现在了地表,则表明检测结果正常。

②检测土层受压情况。

在组织开展市政道路软地基施工作业期间,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可以有效规避各类问题,应对地面受撞桩基的压力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在检测期间,针对压力检测装置,大多会埋设在桩芯2 m的中心位置。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及时且精准掌握到压力的变化情况,及时对地基沉降现象进行检查。在施工中,桩基每下沉2 m就要观测一次。

桩基施工作业完成以后,压力盒应埋设在2.8 m的位置,用以对附近土层受压力情况进行检查。开展检测工作期间,在距离中心点3.5 m的位置,在单桩沉陷的状态下,可以结合最终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沉桩挤土压力上部受力应控制在5.5 m内,且偏差不会过大,二桩基埋入地下的深度会对土层受到的压力产生影响,沉桩深度不断变化,下部土压力也逐渐升高。

5 结语

在市政道路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软地基处理是重要的环节,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应积极总结施工经验,强化对软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合理对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企业需要将相关的预算管理做到位,加大对成本的把控力度,以便市政道路的后续施工可以顺利进行。此外,在应用软地基加固技术时,还应结合不同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加强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使软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价值能够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管桩桩基市政道路
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措施
基于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实施有关思考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静压PHC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滨海软土地基预应力管桩的应用与问题处理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某水利工程的应用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桩土滑移对桩基临界荷载影响